APP下载

天津市窄路密网的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研究

2015-01-08郑雨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7期
关键词:合流制合流排水管

郑雨佳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191)

1 研究背景

天津市和平区位于天津市区中部,是天津政治、商贸、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根据《和平区志》记载,境内74%以上的土地曾为英、法、美、日四国租界地。曾经的历史风貌建筑给区域内带来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此同时,老城区排水管网修建的年代久远,现存排水管道基本还是租界时期形成的雨污合流体系,已不能满足目前雨水排放需求,遇大雨时积水严重,雨污不分也加重了污水处理负担,因此,迫切需要系统地进行排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

本文以多伦道、南门外大街、南京路、营口道、大沽北路及兴安路围成的和平核心区为主要研究区域(见图1),针对该区域内现状排水体系、管网运行情况及区域内主要存在的排水问题,依托现状窄路密网的道路格局,提出排水管网改造方法和建议。

图1 本文研究区域图

2 区域路网及保护建筑概况

2.1 路网概况

研究区域内共有现状道路31条,其中东西方向道路17条,南北方向道路14条。区域内现状道路宽度5~20 m不等,路网密度大,路口间距为50~250 m不等,除部分路段外,其余均未实现规划。区域内属于典型的窄路密网道路格局,结合道路的实际可实施断面情况,管网改造尽量做到因势利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2.2 保护建筑概况

区域内在租界时期修建的建筑众多,其中特殊保护建筑5处、重点保护建筑约20处、一般保护建筑约50处。保护建筑主要存在于鞍山道、滨江道、和平路、赤峰道、新华路、营口道、河北路、承德道、花园路等道路沿线。管网改造中要对上述道路沿线保护建筑进行避让,或采取安全有效的施工保护措施。

3 合流制排水现状

天津市和平区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排水管道基本上还是租界时期形成的雨污合流体系,虽然历史不同时期曾对合流制管道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造,包括实施截流措施,但只解决了上述地区非汛期对河道的污染,限于当时投资及地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雨、污分流工程没有形成系统,汛期排水污染河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本次研究区域曾为法、日租界地范围。营口道至锦州道之间为法租界修建的雨污合流管,其干管多为700 mm×1 100 mm至1 500 mm×1 000 mm不等的矩形混凝土方涵;锦州道以北为日租界修建的雨污合流管,其干管多为直径500~800 mm不等的圆形混凝土管道[4]。非汛期,日常生活污水经上述管道向南汇至南京路现状合流方涵,经泵站提升后排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汛期,初期雨水或小雨随同污水排放,大雨径流入上述管道且达到一定水位后逆坡向北排入雨水泵站,经提升排入海河。

4 合流制管网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设计标准偏低。

租界时期修建的排水管道各自为政,并无统一规划,排水体制绝大部分为合流制,沟管型式,既有干管,也有里巷支管和入户支管。由于管道修建年代较早,原设计标准较低,无法满足现有服务范围、人口数量、排水量等需求。

(2)排水设施老化,缺少维护管理。

由于区域内排水设施多为1921~1941年修建,其建设年代久远,腐蚀老化问题严重,经常有塌管险情出现,同时由于排水管网维修、养护经费不足,造成排水设施缺少维护和管理,使得部分管道淤积严重,影响了管渠过水能力。

(3)管道流向与受纳水体相悖,不利雨水排放。

由于区域内纵断道路大部分排水管道均自北向南布置,而受纳水体海河及雨水泵站均位于区域北部,主干管道流向与受纳水体相悖,管道达到一定水位后方能逆坡向北排入雨水泵站,经提升排入海河,不利汛期雨水排放。由于雨污合流,水务部门对海河水生态环境有保护要求,海河排水口门严格控制开启,对雨季合流管道排水形成一定的阻力,大到暴雨时片区容易形成大面积积水。

(4)分流制改造滞后,下游雨水泵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现区域北部临近海河位置,已于2006年按规划修建完成一座大沽北路雨水泵站,收水面积约330 hm2,泵站规模为12 m3/s,泵站出水直排入海河。本次研究区域占有一半收水面积,但由于分流改造滞后,区域内现仍为合流制,这样一方面污水处理负担重,另一方面新建雨水泵站的收纳水量达不到设计规模,雨水泵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区域内虽然修建有较大规模雨水泵站,但大到暴雨时还是容易出现淹泡问题。

5 管网改造的原则

窄路密网的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存在场地狭窄,地面交通量大,地上保护建筑多,地下各类管线交叉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尽量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改造方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结合城市排水规划,以完善老城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为目的。

(2)结合现状地形及道路格局,采用新思路、新技术和新产品,突破固有模式,实现合流制管网的逐步改造。

(3)在充分调查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尽量使设计贴近实际,避免对保护建筑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便控制投资,保证施工可行性[1]。

(4)在确保水体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同时,充分利用现状管渠,实现排水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6 老城区合流制改造方法及问题对策

6.1 管网分流改造方法

在充分调查现状排水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道路断面、地势走向,保护建筑分布情况,经综合分析研究,本区域不具备将原合流管道全部废除,新建雨、污水管道的施工条件,故提出采用将原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道,纵向道路新建雨水管道,横向道路由新型一体式线性排水沟取代雨水管道的改造方法。具体改造方法如下。

(1)锦州道以北片区

锦州道以北区域内现状多为直径500~800 mm的合流管道,汛期雨污合流排水能力不足,亟待建设单独的雨、污分流管道。由于原合流管道走向均自北向南布置,顺应污水规划走向,且现状管道管径能满足规划要求,故考虑将原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道,另在纵向道路新建雨水管道。由于区域内纵向道路间距仅100 m左右,可利用窄路密网这一特点,横向道路不再新设雨水管道,而采用新型一体式线性排水沟,收纳路面及街坊汇流雨水,下游接入纵向道路新建雨水干管,进而留出地下空间布设其它专业管线。

(2)锦州道以南片区

锦州道以南(含锦州道)区域内现状多为700 mm×1 100 mm至1 500 mm×1 000 mm不等的方涵。由于原合流方涵很大,在不能全面改造时仍能排除部分雨水,同时现状路较窄,每条道路均改造为一雨一污双排管道的施工难度很大,且像滨江道商业街这样的繁华道路,更不具备分流制改造的施工条件,因此可选择几条纵向道路为分流制改造的主干管,如长春道、哈尔滨道及赤峰道,在保留这3条道路的合流方涵为污水管的基础上,自南向北分别再新建一排雨水干管,收纳两侧地块及横向道路的汇流雨水。考虑横向道路的原合流方涵与纵向道路新建雨水干管存在交叉冲突,故需将横向道路的原合流方涵改造为管径较小的圆形污水管,横向道路不再新设雨水管道,同样采用新型一体式线性排水沟,收纳路面及街坊汇流雨水,下游接入纵向道路新建雨水干管,可留出更多空间布置其他专业管线。

上述改造方法优点如下:第一,可避免在现状道路全线开挖,最大程度减少对保护建筑及交通状况的影响;第二,尽量缩短改造管道的停止使用时间,在雨水管道施工完成前原有合流管道仍可继续使用[1];第三,较新建双排管道的方法,施工工期明显缩短,工程投资更节省。改造后区域内汛期更多的雨水通过雨水干管向北排入海河,作为对海河水的补充。区域内原合流量明显较小,巷内积水减少,减小了污水泵站的排水量,泵站运行管理费用也相应有所下降[2]。

6.2 存在问题对策

(1)分流改造方案遵循排水规划系统,新建雨水管道设计标准需与泵站系统协调统一,并将改造方案报批规划部门确认。

(2)原合流管道建设年代久远,管道质量难以保证,利用为污水管道,需对其进行内衬修复,通过非开挖加固修复技术即可完成。

(3)为避免过大的合流方涵作为污水管道会因为流速的降低而造成淤积,改造时可将个别检查井改造为卧泥井,方便养管单位清掏沉积淤泥,减少管道的遇阻。

(4)在分流改造中,当管道距离建筑物较近时,在设计初期,应针对不同距离、地质、埋深等情况,精确计算,制定好管道沟槽支护方式,并报请专家论证,施工时严密监测对周围建造物的影响,防止因管道改造而对周围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5)由于区域内涉及的合流管道改造范围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单独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对政府来说无可观的经济效益,改造工作难以推进,故建议“以路带水”,在道路改造时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使分流改造逐渐由“线连成面”,彻底实现区域内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6)关于管理单位养护经费不足,导致排水设施缺少维护和管理的问题,除财政拨款外,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融资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对排水设施自觉维护的意识,使排水设施得到有效保护[3]。

7 结语

窄路密网的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涉及的专业和相关部门较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会给工程建设、工程效益、环境保护带来影响。针对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城市排水规划及道路改扩建断面情况,制定合适的排水管网改造方案。同时,需要老城区建筑内加快实施分流改造,以逐步实现合流制地区真正意义的分流制改造,使人民居住环境更加改善,海河水更加清澈。

[1]刘海斌,林程磐.关于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的几点体会[J].广东建材,2008(2):104-107.

[2]王军.浅谈天津市合流制地区排水改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3-6.

[3]吴婧.浅谈天津市排水管网现状及对策[J].现代水务,2011(6):50-54.

猜你喜欢

合流制合流排水管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管材应用分析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路径分析
高速公路合流区信号灯限流策略优化与仿真——以虎门大桥为例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调蓄池在合流制污水系统中的应用
欧美经济“合流”的动力与阻力
关于城市排水体制的探讨
浅析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