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培养与行业共进访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

2015-01-07孟庆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学研纺织大赛

本刊记者_孟庆杰

人才培养与行业共进访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

本刊记者_孟庆杰

倪阳生

新经济常态下,人才更加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14年的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充实而忙碌,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等众多工作都实现了创新发展。其间,教育学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更多会员单位的加入使学会的凝聚力得到持续增强。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表示,教育学会只是为会员搭建了一个平台,我们的任务是整合各种资源,做好组织,专业的事情请专家去做。我们的会员不多,但涵盖了继续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多个教育领域,我们需要将其联合起来,促进其更好地沟通、发展。

职业教育分量加重

2014年,国务院在时隔9年后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前指示,一定要在社会当中树立一种不唯学历、唯能力的社会风气!

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充满挑战,倪阳生表示,这需要社会共同解决,我们应该培养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倪阳生说:“职业教育的道路还很长,但都在重视,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当地经济的主要建设者。倪阳生强调:“职业教育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职业教育。”

倪阳生介绍,近两三年内,教育学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培训、标准制定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断向各级政府灌输“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思想。

同时,面对相当数量的企业安全事件,我们要提升法律保障劳动准入的严格性,让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技能真正过关,有更多发展岗位,以保障大众利益。

丰盛“赛宴”促人才成长

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共举办二十多项大赛,涉及到本科、高职 、中职等各个类型。教育学会与教育部、多个部委及各行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众多全国级大赛,选拔了行业优秀人才,更是传播了“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以赛促改”的理念。

职业技能大赛一直是练就行业人才的有效方法。倪阳生强调,职业技能大赛选择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就业岗位对接,与行业发展对接,主要考虑关键岗位、关键能力的项目。学校的支持与鼓励更进一步保障了大赛的圆满进行。

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得到了各方的鼓励。倪阳生说:“大赛是个平台,能让大家加强交流,这些工作都是为提高学生质量和学习兴趣而进行的。”大赛一般是上半年通知,下半年比赛,许多学生会在暑假时间留校训练,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其专业知识与产业联系更密切。

众多大赛是针对于毕业生举办,每年都有许多企业直接到学校揽人才,参赛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目标。院校人员也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福利,面对这些技高一筹的优秀人才,企业也乐于接受录用条件。

教学改革与时俱进

高校的教学研究成果一向价值很高,在行业和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2014年,教育学会公布的528种教材列入第四批纺织服装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完成了8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制订,还在高职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中承担纺织服装类的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众多工作的进行满足了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

此外,教育学会于2011年组织各纺织服装类高校开展的教改立项工作,在2014年底陆续进行结题验收。倪阳生说:“许多工作时间很长,直接的经济效益虽没有,但社会效益很明显,必须去做,我们还是鼓励教师拿出更多精力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

倪阳生强调,研发中团队合作很重要,若没有多学科作战,很难取得好成绩。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推动学校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例如,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希望能调动企业积极性,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

2014年,纺织类院校发展迅猛,“名校化”趋势明显。对此,倪阳生表示:“是否为名校关键是社会对学校的认可,院校还是要脚踏实地去工作,若想成为‘名校’,其培养的人才还要真正走入国内行业,对行业做出贡献。”

产学研两头冷热不均

2014年,教育学会在产学研工作上,更注重人才培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教育学会联合授牌,授予210家企业“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称号,这些企业与相关院校都有3年以上合作,而且效果显著。

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更多是希望企业能真正融入到教育计划制定和教育内容制定中去。倪阳生表示:“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培养,企业也要利用师生的智力资源,进行科研、开发运用等,相互要融合在一起。”

目前行业的产学研合作相对而言呈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企业的积极性不够。众多企业会抱怨毕业生的适应性不强,但并没思考自身原因。院校是学历教育,需要进行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并不是专业的培训基地。毕业生真正走入企业后需要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需要师傅的指导,而不是直接顶岗。这需要企业去认识与思考。

当然,产学研合作充满挑战但也不失亮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的产学研项目,荣获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双方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状态,其合作建立的“达利女装学院”成为了达利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倪阳生表示:“这是我们产学研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015年常规与创新并进

教育行业每年都会面对新一届的学生,但原则性的东西会保持。倪阳生表示,2014年持续举办的竞赛规则不需要很多变化,学生只要把握好现在的比赛,就是合格的技能学生。

在基础建设方面,教育学会继续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努力。本科教育中纺织工程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再启动教学改革,这些具体工作都已列入2015年的日程中。倪阳生说:“我们会把行业变化及诉求及时的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

倪阳生强调,教育学会依然会围绕行业的发展与重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不是今天的事,而是明天的事,希望其能做到引领作用。

2014年新疆纺织行业发展迅速,2015年,教育学会也会就推进“新疆百万人就业”项目做出探讨,推动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认可和重视。

此外,随着技术换代迅速及新生代学生思维的愈加个性,教学改革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现在,教育行业正在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方法,“微课”等新媒体教学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发展。2015年,教育学会会继续推进创新,希望学生更有兴趣、更加方便地学习,希望能让师生更有效地进行互动。

猜你喜欢

产学研纺织大赛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