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

2015-01-07REPORTER作者王海燕WangHaiyan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3期
关键词:里海土库曼斯坦天然气

REPORTER/作者:王海燕 Wang Hai yan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

REPORTER/作者:王海燕 Wang Hai yan

自独立以来,土积极推行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这是土能源发展政策的最核心内容,并已成功修建了通往伊朗、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里海东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欧亚大陆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吸引了俄、美、欧、中、印、日等世界主要大国和经济体的关注,已然成为里海、中亚能源博弈的焦点。自独立以来,为摆脱天然气出口对俄罗斯的严重依赖,土积极推行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这是土能源发展政策的最核心内容,并已成功修建了通往伊朗、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但是,随着国家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为维护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国内投资、改善民生,土库曼斯坦亟待增加天然气出口收入。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土库曼斯坦开辟新的天然气市场、扩大天然气出口、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收入的愿望更加强烈。近年来,土积极开拓通往南亚的TAPI管道和通往欧洲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就是为实现这一愿望而进行的努力。本文将重点分析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现状及前景。

土库曼斯坦推行天然气出口多元化的动因

土库曼斯坦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是天然气储量巨大,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5年年中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底,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万亿立方,占世界总储量的9.4%,仅次于伊朗、俄罗斯、卡塔尔,为中国天然气储量(3.3万亿立方)的5.3倍。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国内天然气管道也主要位于其东部,由土天然气康采恩负责运营。目前建成有三个方向的出口管道:

1.北向俄罗斯,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该管线建于20世纪70年代,全长3178公里,起点位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经哈萨克、乌兹别克向俄供气,最大年输气能力500亿方。

2.南向伊朗,科别兹—科尔德库伊管线和多夫列塔巴德—谢拉赫斯管线。科别兹—科尔德库伊管线于1997年12月投产,全长135公里,是土库曼斯坦第一条不经过俄罗斯的跨国管线,主要为伊朗东北部的发电厂供气,年输气能力80亿立方米。在土俄天然气贸易中断的2009年,土急于扩大天然气出口,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提议,修建第二条通往伊朗的天然气管道。当年7月土伊达成修建多夫列塔巴德—谢拉赫斯管道的协议,该管道全长约30公里,年输送能力120亿立方左右,于2010年1月建成投运。目前土向伊出口天然气的总管输能力达到每年200亿立方。修建通往伊朗的天然气管道,是土库曼斯坦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3.东向中国、中亚的天然气管道A/B/C/D线。出于扩大天然气出口、提高能源出口经济效益的考虑,2006年4月,土库曼斯坦与中国商定,每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300亿立方。2008年8月,从土库曼斯坦通往中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过境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终点为新疆霍尔果斯,总长约1 830公里。2009年12月,管道A线建成通气;2010年10月管道B线投产。该管道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2012年9月,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开工建设,设计输气能力250亿立方/年(100亿立方/年天然气由土库曼斯坦供应,其他气源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于2014年5月底建成投运。2014年9月,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始建设,土库曼斯坦将向中国增供250亿立方/年的天然气。通过A/B/C/D四条线,未来土向中国出口的气量将达到650亿立方/年。

在苏联时期的20世纪60年代,土库曼斯坦开始大规模开发油气资源,1981—1990年期间天然气产量达到高峰,1990年产量为819亿立方。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国内经济困难、油气出口通道不畅,土油气资源开发遭遇很大挫折,天然气产量、出口量均大幅下降。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土采取多项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本国天然气工业,同时提出多元化出口战略。土独立后第一任总统尼亚佐夫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2007年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当选后延续了前任总统的政策,在推进多元化战略上更为积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动因:

一是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考量。对于能源出口国而言,能源安全包括保障国家对能源的主权、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能源并保证出口通道的顺畅。土库曼斯坦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天然气产业是土库曼斯坦的核心产业,是土“能源富国战略”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土库曼斯坦主要出口商品(天然气、成品油、原油、纺织品)中,2014年天然气出口收入占整个商品出口额的60%以上,占土政府全年财政预算收入的30%以上。在土国内,天然气消费量有限、天然气加工工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土需要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扩大天然气出口,以保障财政收入,维持国内民生项目的投资和国内生产的增长。但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长期以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通道、出口市场被俄罗斯绝对控制,俄对土拥有一种“能源权力”,土在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方面没有话语权,遭俄“卡脖子”的情况屡有发生(下文将作详细阐述)。在天然气出口创汇无法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情况下,土的经济发展几乎陷入停滞,土能源出口难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因此,土一直试图摆脱俄对土形成的“能源权力”。出于保障出口通道顺畅、保障能源安全的考虑,土迫切需要实现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

二是为了维护国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政权稳定。得益于近些年天然气出口收入的增加,土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表现在:(1)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断增加。2014年1至11月,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4.6%。近年来,土政府加大了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大项目建设,以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2)社会消费能力迅速提高。土政府将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工资水平及退休金、奖学金和其他社会福利提高了10%。但自2014年以来,在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土政府逐步采取了一系列“节流”措施:(1)取消居民使用天然气完全免费的政策,实行定量免费配额制,超过配额需支付费用(给居民安装气表);(2)取消每半年750升免费汽油的政策;(3)2015年初将汽柴油价格提高60%、电价提高1倍;将国家货币马纳特贬值20%。同时,为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以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的情况下,土迫切需要扩大天然气出口以实现“开源”。天然气出口系土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与土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如天然气出口不畅,不但会妨碍经济增长,导致土政府削减财政支出,还可能引发民众的不满和社会危机。因此,天然气出口问题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土执政稳定性的高级政治问题。

三是土的地理位置所迫。土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缘位置重要。但土没有出海口(里海是内陆湖),天然气外输较为困难;土国土与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不直接相连,需过境其他国家,且这些过境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也是天然气出口国,该因素增加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的难度。出于底线思维、保障能源出口通畅的考虑,土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开辟多个天然气出口通道。

四是天然气产量、出口量与资源储量严重不匹配。苏联解体前,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曾在1990年达到819亿立方,出口量高达721亿立方。2014年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只有693亿立方,出口量416亿立方,下降4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在境内发现了新的气田和对现有气田进行补充勘探,与苏联解体时相比,土的天然气储量大幅增加至17.5万亿方,是原来2.3万亿方的7.6倍。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采比高达250以上,产量与资源量严重不匹配,天然气产量、出口量潜力巨大,因此土迫切希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扩大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

在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时,土出售天然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天然气出口在土国边境交气,所有跨国输气管道的投资、过境、政治风险均由进口国承担,因为土认为自己无法掌控这些风险。二是出口价格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扣除管输费等费用后确定(净回值),可销售给“任何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商”。

俄土天然气合作:从对土天然气出口的绝对控制到战略调整

长期以来,通过苏联时期建成的北向俄罗斯的“中亚—中央”管道是土天然气出口的唯一通道,这直接导致土在出口天然气的数量、价格上完全受制于俄,俄对土拥有“能源权力”。在苏联解体前,土库曼斯坦就是全苏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1990年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量曾高达721亿立方米。苏联解体后到1996年,土通过俄对外出口天然气也进展顺利,双方的合作模式是:俄分配给土天然气出口配额,土向俄支付过境管道运输费用,将天然气出口至其他国家。

但是自1996年起,由于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迅速发展,对欧洲市场出口天然气可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俄希望更多出口自产的天然气,因此通过提高过境管输费、降低过境出口配额的方式压低土的天然气出口量,双方因此不断发生摩擦与冲突。1997年,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量锐减至148亿方;而1998年俄彻底中断了土经俄的天然气过境出口,土库曼斯坦当年仅向伊朗出口天然气21亿立方。

2000年初,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重新将中亚置于外交中最优先的方向,同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改善与土的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解冻,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得以完全恢复。笔者认为可以将自21世纪初普京执政后的俄土天然气合作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恢复与快速发展期,俄试图继续垄断土的天然气出口。2000年5月,普京当选总统后即出访土库曼斯坦,这是自1993年12月叶利钦访土7年后俄总统首次访土,两国元首就改善两国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商定将签署天然气领域的长期合作协议。

2002年4月,普京总统到访土库曼斯坦,参加在阿什哈巴德举行的里海国家峰会。其间,土俄两国签署了新的《友好合作条约》。条约第12条规定:双方将扩大燃料能源综合体领域合作,包括油气资源的加工、运输和销售,建设和改造油气装置和基础设施,合理使用并扩容已有的管道系统,同时实施新的出口管道项目。

在双方高层频繁互访的推动下,土俄天然气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维护对土天然气对外销售的垄断,2003年4月,在时任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问莫斯科期间,俄与土签署了关于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协议,合同有效期为25年(至2028年12月31日)。根据该协议第2条规定,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与土天然气康采恩签署企业间长期天然气购销合同,具体合同供应量为:2004年50~60亿立方,2006年提高至100亿立方,2007年达到600~700亿立方,2009年至2028年期间稳定在700~800亿立方/年。在此之前,土库曼斯坦采取过境俄罗斯(向Gazprom支付管输费)的方式将天然气卖给乌克兰,每年约360亿立方左右,合同期至2006年。签署这一“世纪合同”后,从2007年起,土库曼斯坦不再直接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俄将几乎“买断”土的所有出口天然气,用于向乌克兰转销售和保障俄南部地区的天然气供应。

2007年5月初,普京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第三次到访),展开了一场“能源之旅”。5月12日,俄哈土三国总统在土库曼斯坦巴什市举行了会晤,并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一起发表《关于修建沿里海天然气管道的联合声明》,宣布将对现有的自中亚通往俄罗斯的“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并铺设新的沿里海天然气管道。未来沿里海天然气输送系统的年输气能力将达到300亿立方/年。

普京中亚之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能源之旅”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关于修建沿里海天然气管道的共识被认为是普京访问中亚“最大的收获”,“加强了对中亚能源的控制,对跨里海管道项目是有力的冲击”。普京本人也指出,沿里海管道项目将对欧洲乃至世界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12月20日,俄哈土三国政府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于建设沿里海天然气管道的协议》,约定将修建从土库曼斯坦别列克压气站至俄亚历山大洛夫·盖计量站的管道,包括对现有的中亚—中央管道系统进行必要改造。如果俄土长期供气协议、修建沿里海管道计划得以实现,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产量将主要流向俄罗斯方向,俄可维持在土天然气出口中已有的垄断地位。长期以来,俄凭借对土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地位,在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并没有完全顾及(有时甚至伤害)土方利益。

二是停滞与低潮期,俄调整自土库曼斯坦(中亚)采购天然气的战略。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以及来自北非、中东天然气的增长,导致欧洲进口俄的天然气量价齐降,俄也因此大幅降低了从中亚国家包括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采购量。2009年俄罗斯向欧出售天然气1 528亿立方,比2008年的1 676亿立方下降了8.8%,价格则下降了8.4%。在2009年4月,中亚—中央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土向俄供气中断。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相互指责,土方认为因俄方急剧减少天然气进口量而导致管道爆炸。当年12月,俄土企业签署长期供气协议的补充协议。双方商定,俄从土采购的天然气量将降低至每年90~110亿立方。2009年也因此成为土俄天然气合作的分水岭,双方合作伙伴关系急速降温。2010年1月,土恢复向俄供气。在这场天然气纠纷中,由于2009年底通往中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投产运营,北向俄的“中亚—中央”管道不再是土天然气外输的唯一通道,俄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2015年,土俄天然气合作降至“冰点”。先是2月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宣布2015年从土库曼斯坦购买的天然气量将降至40亿立方。接着在2015年7月初,土库曼斯坦官方正式公告指出,由于世界经济危机以及西方对俄制裁,俄天然气工业公司“无力偿还债务”,因为自2015年年初以来未向土天然气康采恩支付已供气款。在此之后,俄媒体在7月报道说,俄天然气工业公司证实,该公司因天然气价格复议问题,已于6月8日向斯德哥尔摩仲裁法院起诉土天然气康采恩。土俄双方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进入低潮期。

观察当前的土俄天然气合作,可以看出,俄已逐渐失去了其在土天然气出口和过境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天然气购销方面,俄不再是土天然气的最大买家,甚至购销合同规定的90-110亿立方/年的供气量也得不到执行;在管道输送方面,由于俄采购土国气量下降,2007年12月签署的建设沿里海管道的政府间协议也成了一纸空文,该管道原计划于2012年投产通气,但2011年10月,土俄正式宣布暂停该管道项目。可以看出,由于购买土库曼斯坦(中亚)天然气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且因欧洲实施天然气多元化进口战略,未来从俄进口天然气量至多维持在目前水平,俄自身有能力满足欧洲天然气需求,因此俄相应调整了对土天然气合作的立场。这在俄能源发展战略中也有所体现——与2003年5月批准的《2020年能源发展战略》不同,2009年11月公布的《2030年能源发展战略》中关于中亚地区天然气地位的最新表述是:“从中亚地区进口天然气的数量将取决于外部国际天然气市场的经济行情和俄罗斯燃料能源平衡状况”。由上述可见,普京推行的中亚天然气合作战略很可能已处于难以实现的尴尬境地(自2007年最后一次访问土库曼斯坦后至今,普京未再到访该国),而离开中亚国家的参与,俄建立“天然气联盟”或“天然气欧佩克”的设想也只能是一种梦想。对于土库曼斯坦而言,如果俄能按照“净回值”(国际市场价格扣除管输费等费用)原则购买土天然气,土愿意按照合同约定每年向俄销售700~800亿立方天然气。毕竟除天然气领域等经济合作外,在边境地区安全保障、反恐等方面,土还需要俄的支持。

对于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的实施,俄罗斯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可以说,俄土已逐渐从天然气合作的伙伴变为竞争对手,竞争的市场包括中国和欧洲。2009年12月至2014年5月,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相继建成通气,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仅在2014年5月签署购销合同,开始于2006年3月的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谈判至今未达成一致,可以说,在俄土对于中国市场(通过中国西部引进天然气)的竞争中,俄已失去先机。对于欧洲,因其是俄天然气出口的传统市场,涉及俄的重大利益,尽管俄不再拥有对土天然气出口方面的控制力,但俄会尽一切可能阻碍土任何绕开俄向欧洲市场出口天然气的做法,以避免土对其构成竞争威胁,俄甚至提出不排除动用军事力量解决里海能源争夺问题,土则宣称将通过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关于这一方面,下文将作进一步分析。

中土天然气合作:多元化战略的初步实现

由于俄罗斯对土天然气出口通道的控制,土的天然气出口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土自独立以来一直试图摆脱这种被垄断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土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的初衷是“去俄化”。

1997年建成的通往伊朗的输气管道并未从本质上改变土天然气出口严重依赖俄的状况。即便在2010年通往伊朗的第二条天然气管道建成后,由于土每年向伊朗出口天然气的数量有限(2014年仅为65亿立方),且伊朗由于被制裁,在气款支付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向伊朗出口天然气对平衡对俄天然气出口的作用有限。中土天然气合作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史上真正的“转折点”。在土俄天然气合作遭遇危机之时,2009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建成通气。自此,中国取代俄成为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的最大市场,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多元化的战略得以初步实现。

20世纪90年代末,受俄中断土天然气出口的影响,土被迫加大开辟新的出口路线的力度以冲破俄的控制,在1998年提出修建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的合作倡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2006年4月,在时任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华期间,中土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实施中土天然气管道项目和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售天然气的总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在未来30年内,土将通过规划建设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2007年7月,双方企业在北京签署了中土天然气购销协议。2009年6月,中土两国企业签署增供100亿立方/年的天然气购销合同。为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400亿立方/年天然气(以及来自哈乌的150~200亿立方天然气),需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于2007年7月动工,2009年12月14日,管道A线建成投产,在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近1 830公里的距离后到达中国新疆霍尔果斯,与中国境内的西气东输二线连接,成为我国第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土哈乌四国元首出席管道通气仪式,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开始供应中国,成为土推行多元化出口战略的标志性事件和天然气出口的“转折点”。2010年10月、2014年5月,通往中国的管道B线、C线相继建成通气。

土库曼斯坦认为中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天然气市场,是稳定的合作伙伴,这缘于:首先,近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从1994年至2014年,中国每年GDP增长率保持在7.4%~13.08%之间。尽管目前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中国仍将是全球GD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次,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3.9%(2014年增长率首次低于10%,仅为7.4%),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4%提高到了2014年的5.5%,而且天然气消费量仍有增长的空间。再者,中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足够的资金、技术能力和管道施工力量可以修建跨国天然气管道。

2014年土库曼斯坦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416亿立方,其中255亿方输往中国,占出口总量的61.3%,向俄罗斯出口90亿立方,占21.6%;向伊朗出口65亿方,占15.6%,另有少量出口哈萨克斯坦。自2011年起,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土天然气最大的买家。对于中国而言,2014年进口天然气584亿立方,其中43.7%来自土库曼斯坦。根据上述数据及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理论分析,土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依赖程度大于中国对土天然气的依赖程度。

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土开辟了新的出口通道并获得了可靠稳定的收益。由于一方面2009年后土向俄出口天然气锐减,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土双方均有意增加天然气贸易量。2013年9月,双方企业签署了250亿立方/年的天然气购销合同,并将规划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2014年9月,D线管道塔吉克境内段开工建设。综上所述,根据已签署的协议,未来中国自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将达到650亿立方/年。在笔者参加的“土库曼斯坦油气路演2015”会议上,土天然气康采恩代表提出,根据土库曼斯坦2030年前油气工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土库曼斯坦计划出口天然气1 500亿立方、至2030年出口天然气1 800亿立方左右。这是一个宏伟远大的规划。根据近年来土向俄罗斯、中国、伊朗出口情况分析,如果没有新的购销合同签署或新的管道建成,2020年比较现实的情形是,土能实现出口天然气820~860亿立方左右,其中向俄出口90~110亿立方,向伊朗出口80~100亿立方,向中国出口650亿立方(占总出口量的76.5%~79.3%)。对于中国而言,未来由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新的LNG接收站等设施的相继建成,天然气市场将逐渐形成进口多元化的格局,对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依赖度将逐步下降。

持续不懈的努力: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前景

从实际情况看,通过与中国、伊朗的天然气合作,土库曼斯坦实施多元化战略削弱了俄对土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地位,摆脱了俄的“能源权力”控制。在理念上,土所追寻的目标是出口通道多元化,而非“一家独大”。

1.修建TAPI管道:土积极开拓南亚市场的举措。2010年12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时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时任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和印度石油天然气部长迪欧拉在阿什哈巴德签署了TAPI项目实施的政府间协议。签字仪式邀请了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根据协议,四方规划建设一条起自土库曼斯坦东部气田,途径阿富汗坎大哈和巴基斯坦木尔坦市到达巴印边境法兹拉卡的天然气管道。管道全长1 800公里,投资约110亿美元,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200公里、阿富汗境内774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26公里;管道设计规模为年输送天然气330亿立方,其中阿将获得50亿立方/年,印巴各购买140亿立方/年,管道计划在2017-2018年建成。2012年5月、2013年6月,土库曼斯坦相继与巴基斯坦、印度公司签署了天然气购销合同。上述政府间协议和天然气购销合同的签署,标志着该管道项目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实际上,TAPI管道并不是一个新的合作项目,其实施过程一波三折。早在1995年,土库曼斯坦时任总统尼亚佐夫即提议修建一条通向巴印两国的天然气管道,并启动了经济技术论证,但由于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遭到搁置。从前期进展看,土俄天然气合作成为影响TAPI管道推进的重要因素,土将TAPI管道建设作为对俄谈判的一张牌。2006年在提出提高对俄出口气价遭拒后,土继续寻求俄以外新的天然气买家,推动印度同意参与此条管线项目;2009年4月土俄发生天然气纠纷,俄几乎停止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重新提议修建TAPI管道。

TAPI管道的建设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在笔者参加的2012年3月举行的“土库曼斯坦与欧洲——未来合作前景”会议上,美国国务院欧亚能源事务特使高级顾问斯泰因指出,美国支持欧亚国家建设避开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管线,包括TAPI管道,因为这符合美在欧亚地区的能源利益。美国力推该项目的目的在于,一是管道过境将能推动阿富汗经济、社会重建进程,为阿带来管输收入(估计为每年10亿美元)、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约1.2万个就业岗位),促进阿经济发展和战后重建;二是该管道将成为伊朗出口天然气(建设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管道)的有效替代,遏制伊朗能源向外部市场出口,同时满足印巴对能源的需求;三是分化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气源,客观上提高土与俄、中天然气合作的谈判地位。美国承诺在2016年底完全撤军之前为管道在阿境内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近年来,在土库曼斯坦政府的坚定推动下,TAPI管道取得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进展:一是成立了管道建设财团并选取了财团的牵头人。2014年11月,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阿富汗天然气集团公司、巴基斯坦Inter State Gas公司和印度GAIL公司联合创立了TAPI管道建设和运营的财团(TAPI Pipeline Company Ltd);2015年8月,该财团选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作为牵头人。二是确定了上游气田开发的承包商。TAPI管道的设计输量为330亿立方/年,为此,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与日本三菱公司为首的财团商定,开展复兴气田(三期)330亿立方/年产能建设的合作。根据双方约定,日本财团将负责在复兴气田进行钻井、天然气处理厂建设,并负责筹集项目建设所需的外部融资(初步估算投资在100亿美元以上)。

尽管TAPI管道进入了实施阶段,土天然气康采恩也宣布将在2015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土境内段管道,但整个管道的建设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首先,管道建设的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没有保障。土、阿、巴、印四国国有公司成立管道建设财团,原计划选取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国际石油公司作为管道建设和运营的牵头人。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埃克森、雪佛龙、ENI等国际公司曾表示出参与管道建设的意愿,但同时提出希望土库曼斯坦政府提供陆上油气区块开采权,以未来上游投资获取的利益作为TAPI管道建设和运营风险的补偿。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土方的拒绝,理由是土的陆上区块不再以产品分成的方式开对外展合作,外资企业仅可以技术服务合同的形式进行陆上油气开采,同时收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服务费用。在最终没有国际石油公司参与的情况下,土、阿、巴、印四国管道建设财团最终选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作为该管道建设的牵头人,尽管这也违背了土国此前坚持的仅在其国家边境交气的合作政策(日本公司以服务合同方式参与复兴气田三期产能建设)。但土天然气康采恩既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建设这一跨国管道,也没有组织建设和运营跨国管道的经验。亚洲开发银行一直对该管道项目建设持积极支持态度,同意成为管道建设财团的顾问,但面对诸多风险其是否会提供管道建设的贷款仍存在疑问,当然提供贷款的前提是管道投资主体提供充足可靠的偿债担保。二是阿富汗安全局势动荡不安。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正式撤出阿富汗,阿的安全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塔利班对政府军的攻击正在增加,尤其是2015年6月底7月初塔利班武装攻击议会大厦和阿富汗情报部大楼,暴露出阿境内安全的脆弱性,阿政府和塔利班的和谈前景变得非常黯淡。拟建的TAPI管道在阿境内长735公里,途径坎大哈等多处塔利班控制的地区,面临被袭击的现实风险,这是TAPI管道建设和运营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三是TAPI管道建设面临伊朗—巴基斯坦—印度(IPI)管道的有力竞争。伊朗和印度提出的IPI管道,计划起自伊朗南部的帕斯天然气气田(世界第一大气田),经巴基斯坦后抵达印度,全长2 600公里。长期以来,该项目由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和坚决反对处于停滞状态。在美伊关系缓和、伊朗制裁将逐渐被取消的背景下,伊朗对外出口天然气的步伐将会加快。IPI管道的建设距离更短、无须经过高风险的阿富汗,相比TAPI管道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另外,阿、巴、印对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复杂的印巴关系等都是管道建设的不确定因素。

在“土库曼斯坦油气路演2015”会议上,土油气署署长卡卡耶夫表示,土方对TAPI管道的建设充满信心,认为阿境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部落等各方势力会从管道项目中获益,并为管道建设和运营提供保障,塔利班不会对管道形成威胁。但笔者认为,这只是土、阿政府的美好愿景,加上上文陈述的其他原因,TAPI管道的前途未卜,充满变数,中短期内建成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土方积极推动面向南亚市场的天然气出口,除了在油价低迷的情况下试图增加天然气出口外,意图之一是希望增加对俄、对中国天然气谈判的筹码,并在天然气市场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2.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土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可能路径。自土库曼斯坦独立以来,为维护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欧盟就提出希望与土库曼斯坦开展天然气合作。欧盟2007年出台的《欧盟与中亚:新伙伴关系战略》、2008年通过的《欧盟能源安全和合作行动计划》以及2010年出台的《能源2020战略》等文件,从战略层面提出应开展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尤其是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断气”危机后,欧盟开始加快推进能源进口通道、来源多元化,并极力游说土库曼斯坦修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土也一直表示有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坚定意愿。进口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有助于欧盟摆脱对俄罗斯的过度依赖、实现天然气进口来源的多元化。2009年4月23~24日,在土库曼斯坦召开了题为《可靠和稳定的能源过境运输及其在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能源会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我们需要把土库曼斯坦通过高加索与欧洲市场连接起来。欧盟将实现欧洲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在2012年3月举行的“土库曼斯坦与欧洲——未来合作前景”会议上,欧盟能源委员会执行经理维诺伊斯提出,“欧盟希望建设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将里海沿岸地区主要是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运送至欧洲,这对于欧盟非常重要。欧洲市场稳定可靠,价格高于其他出口方向,土库曼斯坦可获得最大收益。欧洲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可投资修建跨里海管道,并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上述欧盟代表的发言对土库曼斯坦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积极性是一个鼓励,即欧盟有高价市场、修建管道的资金和技术能力,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欧盟具有和俄罗斯谈判的实力。

绕开俄罗斯将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运送至欧洲有两条路径:一是修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运送至阿塞拜疆;二是通过伊朗将天然气运送至土耳其。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都将成为欧盟主导的“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重要气源。2015年4月底,在阿什哈巴德举行的四方会议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三国的能源部长与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副主席讨论了进出口能源多元化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欧盟方面表示,将于2019年开始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从该报道看,欧盟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似乎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但笔者认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建设面临以下几个障碍:

第一,里海法律地位仍未最终确定。对于里海的法律地位,目前沿岸五国(俄、哈、土、阿塞拜疆、伊朗)尚未达成一致,里海是“海”还是“湖”的认定,直接影响划分方法。在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问题上,俄伊表示反对,提出因管道铺设涉及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获得所有沿岸国的同意,为此必须首先完成里海法律地位的协商。对于欧盟与阿、土关于建设跨里海天然气管道所作的努力,美国表示积极支持。在2012年3月的“土库曼斯坦与欧洲——未来合作前景”会议上,美国国务院欧亚能源事务特使高级顾问Daniel D.Stein表示,美国支持欧盟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里海国家开辟新的天然气出口路线。他说,“土库曼斯坦有权自己决定如何处置自己的资源,如果土库曼斯坦与阿塞拜疆就修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达成一致,则不需要里海其他国家的同意”。面对美欧对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觊觎,俄伊(尤其是俄)极力反对,其实质理由是不希望土成为自己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竞争者。从战略上考虑,俄可能会较长期维持里海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

第二,阿塞拜疆并没有修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真正意愿。2012年6月,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两国政府就建设跨安纳托利亚(TANAP)管道签署协议。这条管道将把阿塞拜疆沙赫德尼兹气田二期生产的天然气输送至土耳其与希腊边境,再通过TAP管道输送至意大利南部及西欧国家。这是欧盟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TANAP管道已于2014年启动建设,正在进行管道建设的承包商招投标工作,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为160亿立方米,一期工程计划2018年中完工,实现向土耳其供气60亿立方米/年,二期工程预计2019年底建成,将另外1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输往欧洲市场;TAP管线设计输送能力为100亿立方米/年,计划于2016年开工建设,2019年竣工。可以看出,计划在2019年建成的TANAP/TAP管道将完全用于输送阿塞拜疆的天然气。按照管道建设方的计划,至2026年前,TANAP/TAP管道的输量将提升至310亿立方/年,给外界产生的印象是未来可用于输送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但届时阿塞拜疆向土耳其和欧洲市场出口天然气的能力也将增至260亿立方/年。理论上分析,未来扩容的TANAP/TAP管道留给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输送量只有50亿立方/年,而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计划输送量是100~300亿立方/年,过低的输送量将会导致管道建设无经济效益可言。最为关键的是,阿塞拜疆并不希望土库曼斯坦成为其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的竞争者。另外,由于俄罗斯、伊朗强烈反对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在此问题上,阿塞拜疆不会为协助土库曼斯坦实现天然气向欧洲出口的目的而影响自身与俄、伊的关系,尽管也许在经济上可获得土天然气出口的过境管输费。另外,土阿就里海相邻地区几个油气区块的所属权存在争议,两国间达成修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绝非易事。

第三,欧盟与土库曼斯坦在天然气出口合作模式上存在分歧。在“土库曼斯坦油气路演2015”会议上,土油气署署长卡卡耶夫承认,“目前土库曼斯坦一直奉行的天然气出口原则是在本国的边境交气。在向欧出口天然气问题上,土坚持边境交气原则,即仅负责将天然气从本国东部气田沿‘东气西输’管道输送至里海沿岸,但不承担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任务。而欧盟则希望土库曼斯坦将天然气输送至欧盟边境交货,即需土方组织协调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后续将天然气通过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输送至土耳其与希腊边境的工作。就此合作模式问题,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截至目前也未有跨国油气公司表示出修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意愿。

笔者认为,土库曼斯坦通过过境伊朗或与伊朗进行串换的方式向欧洲供气也并不可行。伊朗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据BP世界能源2015年年中统计数据,截止到2014年底,伊朗拥有天然气储量34万亿立方,占世界总储量的18.2%,排名世界第一。2014年伊朗天然气产量为1 726亿立方,本国消费1 702亿立方,通过管道向土耳其出口89亿立方,从土库曼斯坦进口65亿立方(全年净出口24亿方)。在制裁被解除的情况下,伊朗天然气出口欧洲将成为可能,意大利、希腊、瑞士等国均表示过购买伊朗天然气的意向,伊朗也有加入纳布科管道的意向。早在2008年底,伊朗和土耳其曾就修建从伊南部波斯湾地区气田到土的管道(长约1 850公里)、每年向欧洲出口350亿立方天然气达成合作意向。但由于美欧制裁,目前仅修建有从伊通往土耳其100亿立方/年输送能力的管道。欧盟致力实施的纳布科管道也将伊朗作为潜在的气源地之一,在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方面,伊朗和土库曼斯坦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伊朗不会同意土过境本国领土向欧洲出口天然气。

自独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坚定努力,土库曼斯坦推行的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成果显着,多元化出口格局初步形成。土库曼斯坦是中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资源国之一,在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需关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管道的规划和天然气出口的动向。

摆脱俄的“能源权力”是土独立后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的动因之一。从微观层面来看,摆脱俄“能源权力”的成功实现,直接原因是缘于俄对土天然气的需求减少。但若放在全球视阈下,则与作为俄天然气传统消费大户的欧洲减少对俄天然气的需求有关,也与中国成为主要能源消费市场的变化有关。

围绕土库曼斯坦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各方或争夺、或遏制,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尤其是在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上,美欧与俄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从内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利益出发,土库曼斯坦仍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土选择合作伙伴的首要考量是经济利益,即稳定的市场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净回值原则)。但在可预见的中短期内,土开拓南亚、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努力仍面临诸多障碍,笔者判断,除按部就班实施与中国已签署的供气协议外,其扩大天然气出口的可能途径是利用现有的管道设施往北向俄或过境俄向欧洲销售天然气,当然这取决于土俄双方伙伴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也有不少俄罗斯专家认为,土库曼斯坦扩大天然气出口唯一现实可行的办法是向中国市场出口)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猜你喜欢

里海土库曼斯坦天然气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这才是搁置争议的正确打开方式
里海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答读者问)
土库曼斯坦:客车出口的玫瑰蛋糕
Volkswagen公司新型3缸压缩天然气发动机
土库曼斯坦输气管道爆炸
里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