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烟粉虱露地越冬寄主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1-06周国珍罗汉钢刘美刚张静华胡望清李兰秀刘可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虱的寄主植物烟粉

周国珍+罗汉钢+刘美刚+张静华+胡望清+李兰秀+刘可群

摘要:通过2007~2010年连续调查发现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在湖北省露地能安全越冬,并成为翌年春季虫源基数的一部分。主要越冬寄主有荔枝草(Saluia plebeia R. Br.)、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Cronq.]、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马蹄金(Dichondra micranrtha Urban)、金银花(Lonieera japonica Thunb.)等。越冬虫态主要是卵和伪蛹,冬后虫量与前一年烟粉虱的发生量相关。

关键词: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寄主;露地越冬;影响因素;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2-2808-04

Overwintering Host of Bemisia tabacie in Open Field and Its Impacting Factors

in Hubei Province

ZHOU Guo-zhen1,LUO Han-gang1,LIU Mei-gang2,ZHANG Jing-hua2,HU Wang-qing3,LI Lan-xiu3,LIU Ke-qun4

(1.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2.Plant Protection Bureau of Xiantao,Xiantao 433000,Hubei,China;

3.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f Hanchuan,Hanchuan 432300, Hubei, China; 4.Wuha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3-year continuous surveies from 2007 to 2009, B. tabaci was found to be the main source of insect pest in the following year and could overwinter on some weeds and flowers including AI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Conyza Canadensis,Erigeron annuus,Leonurus heterophyllus, Sonchus oleraceus,Dichondra micranrtha  and Lonieera japonica etc in open field in Hubei province. The overwintering amount of B.tabaci was related with the occurring quantity in winter.

Key words: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B. Tabaci; host; overwintering in open field; impacting factors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原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边缘地区,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B型烟粉虱起源于北非、中东一带,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昆虫。烟粉虱不耐低温,王勇等[1]通过室内模拟寒潮、越冬大棚内虫量观察,以及冬后田间调查等方法研究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状况,认为在江苏地区,烟粉虱只能在日光温室、双膜覆盖的大棚、单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蒋林忠等[2]认为,在江苏金坛市,冬季大棚内结冰,小棚内3 ℃时烟粉虱能够存活,14 ℃以上开始繁殖,平均气温低于10 ℃时,在露地植物上停止活动。董国堃等[3]认为烟粉虱在浙江台州(约北纬28°)以北地区不能露地越冬。

湖北省位于北纬29°05′-33°20′,相对浙江台州偏北,按上述研究结果推测,烟粉虱不能在湖北地区露地越冬。本研究于2007~2009年连续3年在湖北省烟粉虱发生的棉花和蔬菜产区大范围地开展了烟粉虱露地越冬情况调查,发现烟粉虱在湖北地区露地能安全越冬。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007年1月31日至2月2日,在湖北省仙桃市、孝感市、汉川市、蔡甸区、黄冈市、鄂州市、潜江市等地进行调查;2008年3月11~14日,在武汉市、汉川市、孝感市、曾都区、襄阳市(原襄樊市)、荆门市、枝江市、荆州市、天门市等地进行调查;2008~2010年继续在湖北省仙桃市调查。

1.2  调查方法

2007年在烟粉虱发生严重的棉花和蔬菜地广泛采集露地绿色作物和杂草,每种植物采集10~20株(叶),在华中农业大学昆虫学实验室镜检确定烟粉虱露地越冬寄主;2008~2010年采用随机取样方法采集已经确定的越冬寄主,每种寄主各采集10~20株(叶)样本,在华中农业大学昆虫学实验室观察烟粉虱越冬虫态和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粉虱越冬寄主的确定

2007年1月31日至2月2日,共采集到植物18科39种(亚种)进行室内镜检,发现部分植物上有烟粉虱卵、伪蛹,为寄主植物。寄主植物具体情况见表1。荔枝草、小飞蓬、一年蓬、苦苣菜、益母草、菊花和马蹄金等植物上有少量存活的烟粉虱卵和伪蛹,其中以荔枝草上最为多见。endprint

仙桃市植物保护站于2007年3月上旬进行了露地烟粉虱越冬寄主普查,在杂草小飞蓬上发现一定量的烟粉虱若虫,在绿化带的马蹄金上发现百叶虫量为18头。

2.2  烟粉虱在几种主要寄主植物上的越冬虫态和数量

2008年烟粉虱露地越冬调查情况见表2。2008年3月11~14日,在荔枝草、小飞蓬、苦苣菜、一年蓬、益母草、野生金银花等植物上见到烟粉虱卵和若虫,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上。3月17日在武汉市洪山区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院内采荔枝草叶5片,发现有伪蛹24头,带回室内置于培养皿,至3月19日全部羽化。3月23~25日又在2007年发生较重的武穴市、黄州区、鄂州市采集金银花镜检,均有烟粉虱卵和伪蛹存活。

仙桃市植物保护站于2008年2月20~27日在该市袁市镇杂巴村、彭场镇杨岗村、彭场镇许湾村、长倘口镇三垸村、龙华山镇纱帽村、张沟镇红光村、张沟镇张场村7个村的旱地棉区、水田棉区、蔬菜种植区、水稻田埂、国道旁5种小生境类型调查荔枝草、小飞蓬、一年蓬、苦苣菜、益母草5种杂草上烟粉虱卵量和虫量(表3),发现越冬卵量远远高于虫量,其中荔枝草的虫、卵量均较高,其次是小飞蓬和益母草,苦苣菜在3个调查点均有生长,但只在杨岗村查到有虫和卵。

2009年和2010年2月中下旬在仙桃市分别进行了调查,2009年荔枝草上单株虫量1.5头、卵量2.0粒,一年蓬和小飞蓬上有少量的卵,2010年荔枝草上单株虫量1.2头,有虫量株率为50%。2010年2月中旬在仙桃市调查,荔枝草最高单株虫量10头,最高单株卵量213粒。

可见,烟粉虱露地越冬的虫态是卵和伪蛹;越冬主要寄主有荔枝草、小飞蓬、一年蓬、益母草、金银花,以荔枝草上的虫、卵量较高。

2.3  影响因素分析

2.3.1  越冬寄主分析  寄主植物是指为昆虫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的植物;越冬寄主是特指在冬季给昆虫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使其能安全越冬的植物。目前全世界已记录到烟粉虱寄主植物600多种,主要为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锦葵科的植物[3-6]。

荔枝草、小飞蓬、一年蓬、益母草、苦苣菜5种杂草分布广泛,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7]。荔枝草在荒地、河边、路旁、田埂常见;小飞蓬和一年蓬是小麦、棉花、果树、蔬菜田的重要杂草;益母草常见于田边、路旁,这5种杂草在湖北为越年生杂草。马蹄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金银花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各地在开展烟粉虱寄主植物种类研究时,往往选择在其发生高峰期进行调查,对其越冬状况和其宿主情况研究不够深入。烟粉虱能在广州地区益母草和小飞蓬上露地越冬[8];在福州、漳州地区小飞蓬上越冬[9];不能露地越冬的北京地区[10],山西省[11],郑州地区[12],西安地区[13]未见有越冬烟粉虱与荔枝草、小飞蓬、一年蓬、益母草、苦苣菜的相关报道;与湖北相邻的江苏省[14];浙江南部地区[15]也未见报道烟粉虱越冬寄主。

出现这种情况与开展寄主调查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在可能露地越冬的地区,越冬寄主的调查应在冬季至早春进行。王勇等[1]报道的越冬虫源田间调查是以有越冬虫源的大棚为圆心,由近及远向四周进行调查寄主作物上烟粉虱的虫量,寄主植物为大豆、番茄、茄子、黄瓜,没有考虑冬季生长的杂草。而所调查的植物均是冬后种植的蔬菜作物,即使在这些寄主植物上见到烟粉虱存在,也不能证明是经过冬季后存活下来的越冬烟粉虱。

2.3.2  冬季低温对烟粉虱露地越冬的影响  烟粉虱能否露地越冬,与冬季最低温度以及低温持续时间关系密切。2008年1月12日至2月3日,湖北省出现低温雨雪灾害天气,据全省10个气象观测点观测结果(表4、表5),2008年1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0.4~-5.1 ℃,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5~-0.3 ℃,如按王勇等[1]、蒋林忠等[2]的研究结果推测,在这种大范围的低温冰雪灾害天气影响下,烟粉虱在大棚里难以存活,露地存活更无可能。

事实并非如此。2008年3月17日,将在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院内采到的烟粉虱伪蛹带回室内放在培养皿内,至3月19日全部羽化出成虫。当年武汉市1月平均最低气温只有-0.8 ℃,极端最低温度为-5.2 ℃。鄂北地区的枣阳市[16],2008年棉花烟粉虱大发生, 2008年5月10日在棉田始见烟粉虱,比2007年早25 d。当年,棉花烟粉虱在各乡镇普遍发生,7月18日在该市兴隆镇刘畈村调查到烟粉虱为害引起的煤污、萎蔫棉株,单叶最高若虫量为605头,单叶最高成虫量为183头。当年8月,城区低空就出现大量的烟粉虱成虫飞舞。浙江省海门市[17]2007年底出现了连续冰雪严寒气候,2008年烟粉虱仍在海门市普遍发生,发生量大于2007年,只是露地始发生期较2007年滞后2周左右。

崔洪莹等[18]室内耐寒性测定显示,在4 ℃烟粉虱的致死中时为13.86 h,但在浙江金华、江西南昌、湖北仙桃,1月份平均温度均低于4 ℃,烟粉虱仍可以安全越冬,说明烟粉虱在田间实际的越冬耐寒能力远远大于室内测定值。而且,田间调查到的越冬虫态为伪蛹和卵,这与本研究一致。本研究在大范围见到烟粉虱的卵和伪蛹在露地杂草和绿色植物上存活,2007~2010年在湖北仙桃市均查到露地杂草上有存活的卵和伪蛹,表明烟粉虱在这些地区露地可以安全越冬。造成烟粉虱在露地越冬存活温度远低于室内试验的原因可能是实际自然环境条件下微环境的温湿度条件远比人工气候复杂。

2.3.3  露地越冬烟粉虱生物型分析  湖北省1949年就有烟粉虱分布记载[19],当时烟粉虱的生物型应该是A型或称土著型;徐静等[20]2000~2001年对湖北转Bt基因棉田间烟粉虱种群动态调查也未确定烟粉虱生物型;2007~2008年湖北省烟粉虱主要分布的是入侵的B和Q生物型[21,22]。褚栋等[23]认为Q型烟粉虱在多种杂草上比B型烟粉虱具有更强的生存优势,在3种杂草[Malva parviflora L.,Capsella bursapastoris L.,Brassica kaber(DC)]上Q型烟粉虱雌虫产卵量、化蛹数、成虫羽化率等明显高于B型烟粉虱。饶琼等[21]于2007年在湖北采集的烟粉虱经检测主要是Q型和B型,本研究在2007~2010年均调查到露地荔枝草上有伪蛹和卵,据此推断湖北越冬虫源的生物型可能为B型或Q型,或两种生物型兼有。endprint

3   讨论

3.1  温度对烟粉虱露地越冬影响

研究温度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大多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人工气候箱是人为地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在影响烟粉虱存活的同时,湿度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温度、湿度都是变化的,要受到风等因素的影响,小环境条件下还有一些遮挡物,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小生境的气候。所以,以实验室得出的-4 ℃的环境温度下6 h后烟粉虱所有虫态均全部死亡[18]的结论来推断露地条件下烟粉虱不能越冬,是不可取的。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3.2  寄主植物含水量对越冬烟粉虱存活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发现,在深秋时节成虫产卵于多种秋季萌发和生长的寄主上,如十字花科蔬菜、莴苣以及多种杂草上,十字花科蔬菜和莴苣等生长较快,叶片含水量高,遇到严寒则带有烟粉虱卵的叶片较快受冻坏死、腐烂,烟粉虱卵和2龄以上若虫固定在寄主上不移动,就会随着寄主一起死亡。如果寄主含水量低,在严寒的冬季不易受冻,则有利于烟粉虱的存活;且持续的冬季低温使烟粉虱停止生长发育,有利于越冬。这个推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3.3  湖北省露地越冬烟粉虱生物型情况

在湖北省露地越冬的烟粉虱是否属于B型、Q型或是兼而有之,可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

参考文献:

[1] 王  勇,周福才,鞠瑞亭,等.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88-89.

[2] 蒋林忠,孙国俊,李粉华,等.江苏金坛地区烟粉虱的发生扩散及寄主适合性分析[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1):40-44.

[3] 董国堃,林凌伟,叶建人,等.外来入侵种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浙江农业科技,2005(1):54-56.

[4] MOUND L A, HALSEY S H.Whitefly of the Would[M].London:John Wilem & Sons Inc,1978.

[5] SEEKER A E,BEFORD I A,MARKHAM P G,et a1.Squash,a reliable field in dicatior for the presence of bemisia biotype of tabaci whilefly,Bemisia  tabaci[A].Brighton Crop Protection Conference-Pest and Diseases[C].London: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1998.

[6] BROWN J K.Current status of Bemisia tabaci as a plant pest and virus vector in  agroecosystems worldwide[J]. FAO Plant Prot Bull,1994,42(2):1-32.

[7] 王枝荣.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8] 邱宝利,任顺祥,孙同兴,等.广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43-47.

[9]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J].华东昆虫学报,2003,12(2):16-20.

[10] 罗  晨,张君明,石保才,等.北京地区烟粉虱调查初报[J].北京农业科学,2000(增刊):42-47.

[11] 张丽萍,张文吉,张贵云,等.山西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被害程度调查[J].植物保护,2005,31(1):24-27.

[12] 蒋金炜,高素霞,王强雨,等.郑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种类及发生动态[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3):258-260.

[13] 张世泽,李建军,许向利,等.西安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程度调查[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31-234.

[14] 周福才,杜予州,孙  伟,等.江苏省烟粉虱寄主调查及其危害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1):71-74

[15] 张纯胄,吴永汉,董国坤.浙南地区烟粉虱发生新动态及其防治对策[J].温州农业科技,2006(1):1-3.

[16] 檀银忠,张广照,赵一琴.2008年枣阳市棉花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J].湖北植保,2008(2):36-37.

[17] 江志新,赵永根.烟粉虱扩散行为受风影响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2):117-118.

[18] 崔洪莹,郭慧娟,戈  峰. 烟粉虱的耐寒能力与自然越冬北界分析[J].植物保护,2011,37(1):65-69.

[19] 周  尧.中国粉虱名录[J].中国昆虫学杂志,1949,3(4):1-18.

[20] 徐  静,张青文,邓曙东,等.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J].植物保护,2003,29(3):38-40.

[21] 饶  琼,罗汉钢,汪细桥,等.武汉地区烟粉虱的危害及其生物型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9(5):105-106.

[22] RAO Q,LUO C,ZHANG H,et 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oics of Bemisia tabaci invasive biotypes in Central China[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11,101(1):98-100.

[23] 褚  栋,张友军,毕玉平,等.警惕 Q型烟粉虱在我国进一步扩散[J]. 植物检疫,2005,19(3):171-172.endprint

3   讨论

3.1  温度对烟粉虱露地越冬影响

研究温度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大多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人工气候箱是人为地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在影响烟粉虱存活的同时,湿度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温度、湿度都是变化的,要受到风等因素的影响,小环境条件下还有一些遮挡物,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小生境的气候。所以,以实验室得出的-4 ℃的环境温度下6 h后烟粉虱所有虫态均全部死亡[18]的结论来推断露地条件下烟粉虱不能越冬,是不可取的。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3.2  寄主植物含水量对越冬烟粉虱存活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发现,在深秋时节成虫产卵于多种秋季萌发和生长的寄主上,如十字花科蔬菜、莴苣以及多种杂草上,十字花科蔬菜和莴苣等生长较快,叶片含水量高,遇到严寒则带有烟粉虱卵的叶片较快受冻坏死、腐烂,烟粉虱卵和2龄以上若虫固定在寄主上不移动,就会随着寄主一起死亡。如果寄主含水量低,在严寒的冬季不易受冻,则有利于烟粉虱的存活;且持续的冬季低温使烟粉虱停止生长发育,有利于越冬。这个推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3.3  湖北省露地越冬烟粉虱生物型情况

在湖北省露地越冬的烟粉虱是否属于B型、Q型或是兼而有之,可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

参考文献:

[1] 王  勇,周福才,鞠瑞亭,等.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88-89.

[2] 蒋林忠,孙国俊,李粉华,等.江苏金坛地区烟粉虱的发生扩散及寄主适合性分析[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1):40-44.

[3] 董国堃,林凌伟,叶建人,等.外来入侵种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浙江农业科技,2005(1):54-56.

[4] MOUND L A, HALSEY S H.Whitefly of the Would[M].London:John Wilem & Sons Inc,1978.

[5] SEEKER A E,BEFORD I A,MARKHAM P G,et a1.Squash,a reliable field in dicatior for the presence of bemisia biotype of tabaci whilefly,Bemisia  tabaci[A].Brighton Crop Protection Conference-Pest and Diseases[C].London: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1998.

[6] BROWN J K.Current status of Bemisia tabaci as a plant pest and virus vector in  agroecosystems worldwide[J]. FAO Plant Prot Bull,1994,42(2):1-32.

[7] 王枝荣.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8] 邱宝利,任顺祥,孙同兴,等.广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43-47.

[9]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J].华东昆虫学报,2003,12(2):16-20.

[10] 罗  晨,张君明,石保才,等.北京地区烟粉虱调查初报[J].北京农业科学,2000(增刊):42-47.

[11] 张丽萍,张文吉,张贵云,等.山西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被害程度调查[J].植物保护,2005,31(1):24-27.

[12] 蒋金炜,高素霞,王强雨,等.郑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种类及发生动态[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3):258-260.

[13] 张世泽,李建军,许向利,等.西安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程度调查[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31-234.

[14] 周福才,杜予州,孙  伟,等.江苏省烟粉虱寄主调查及其危害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1):71-74

[15] 张纯胄,吴永汉,董国坤.浙南地区烟粉虱发生新动态及其防治对策[J].温州农业科技,2006(1):1-3.

[16] 檀银忠,张广照,赵一琴.2008年枣阳市棉花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J].湖北植保,2008(2):36-37.

[17] 江志新,赵永根.烟粉虱扩散行为受风影响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2):117-118.

[18] 崔洪莹,郭慧娟,戈  峰. 烟粉虱的耐寒能力与自然越冬北界分析[J].植物保护,2011,37(1):65-69.

[19] 周  尧.中国粉虱名录[J].中国昆虫学杂志,1949,3(4):1-18.

[20] 徐  静,张青文,邓曙东,等.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J].植物保护,2003,29(3):38-40.

[21] 饶  琼,罗汉钢,汪细桥,等.武汉地区烟粉虱的危害及其生物型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9(5):105-106.

[22] RAO Q,LUO C,ZHANG H,et 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oics of Bemisia tabaci invasive biotypes in Central China[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11,101(1):98-100.

[23] 褚  栋,张友军,毕玉平,等.警惕 Q型烟粉虱在我国进一步扩散[J]. 植物检疫,2005,19(3):171-172.endprint

3   讨论

3.1  温度对烟粉虱露地越冬影响

研究温度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大多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人工气候箱是人为地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在影响烟粉虱存活的同时,湿度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温度、湿度都是变化的,要受到风等因素的影响,小环境条件下还有一些遮挡物,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小生境的气候。所以,以实验室得出的-4 ℃的环境温度下6 h后烟粉虱所有虫态均全部死亡[18]的结论来推断露地条件下烟粉虱不能越冬,是不可取的。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3.2  寄主植物含水量对越冬烟粉虱存活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发现,在深秋时节成虫产卵于多种秋季萌发和生长的寄主上,如十字花科蔬菜、莴苣以及多种杂草上,十字花科蔬菜和莴苣等生长较快,叶片含水量高,遇到严寒则带有烟粉虱卵的叶片较快受冻坏死、腐烂,烟粉虱卵和2龄以上若虫固定在寄主上不移动,就会随着寄主一起死亡。如果寄主含水量低,在严寒的冬季不易受冻,则有利于烟粉虱的存活;且持续的冬季低温使烟粉虱停止生长发育,有利于越冬。这个推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3.3  湖北省露地越冬烟粉虱生物型情况

在湖北省露地越冬的烟粉虱是否属于B型、Q型或是兼而有之,可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

参考文献:

[1] 王  勇,周福才,鞠瑞亭,等.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88-89.

[2] 蒋林忠,孙国俊,李粉华,等.江苏金坛地区烟粉虱的发生扩散及寄主适合性分析[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1):40-44.

[3] 董国堃,林凌伟,叶建人,等.外来入侵种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浙江农业科技,2005(1):54-56.

[4] MOUND L A, HALSEY S H.Whitefly of the Would[M].London:John Wilem & Sons Inc,1978.

[5] SEEKER A E,BEFORD I A,MARKHAM P G,et a1.Squash,a reliable field in dicatior for the presence of bemisia biotype of tabaci whilefly,Bemisia  tabaci[A].Brighton Crop Protection Conference-Pest and Diseases[C].London: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1998.

[6] BROWN J K.Current status of Bemisia tabaci as a plant pest and virus vector in  agroecosystems worldwide[J]. FAO Plant Prot Bull,1994,42(2):1-32.

[7] 王枝荣.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8] 邱宝利,任顺祥,孙同兴,等.广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43-47.

[9]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J].华东昆虫学报,2003,12(2):16-20.

[10] 罗  晨,张君明,石保才,等.北京地区烟粉虱调查初报[J].北京农业科学,2000(增刊):42-47.

[11] 张丽萍,张文吉,张贵云,等.山西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被害程度调查[J].植物保护,2005,31(1):24-27.

[12] 蒋金炜,高素霞,王强雨,等.郑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种类及发生动态[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3):258-260.

[13] 张世泽,李建军,许向利,等.西安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程度调查[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31-234.

[14] 周福才,杜予州,孙  伟,等.江苏省烟粉虱寄主调查及其危害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1):71-74

[15] 张纯胄,吴永汉,董国坤.浙南地区烟粉虱发生新动态及其防治对策[J].温州农业科技,2006(1):1-3.

[16] 檀银忠,张广照,赵一琴.2008年枣阳市棉花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J].湖北植保,2008(2):36-37.

[17] 江志新,赵永根.烟粉虱扩散行为受风影响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2):117-118.

[18] 崔洪莹,郭慧娟,戈  峰. 烟粉虱的耐寒能力与自然越冬北界分析[J].植物保护,2011,37(1):65-69.

[19] 周  尧.中国粉虱名录[J].中国昆虫学杂志,1949,3(4):1-18.

[20] 徐  静,张青文,邓曙东,等.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J].植物保护,2003,29(3):38-40.

[21] 饶  琼,罗汉钢,汪细桥,等.武汉地区烟粉虱的危害及其生物型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9(5):105-106.

[22] RAO Q,LUO C,ZHANG H,et 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oics of Bemisia tabaci invasive biotypes in Central China[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11,101(1):98-100.

[23] 褚  栋,张友军,毕玉平,等.警惕 Q型烟粉虱在我国进一步扩散[J]. 植物检疫,2005,19(3):171-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虱的寄主植物烟粉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8种药剂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大棚青椒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湘西产筒鞘蛇菰生态环境及寄主植物初探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
烟粉虱救援行为机制研究设想及其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