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足球将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5-01-06袁贵仁

校园足球 2015年1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师资足球

教育部:足球将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家足球发展水平的基础工程。教育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校园足球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学校体育发展和综合改革的创新示范。

统筹推进,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1.广泛开展足球教学。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把足球活动纳入阳光体育运动,掀起全国亿万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热潮。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爱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学习足球。

2.重点扶持特色学校。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各地涌现出的足球特色学校,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

3.鼓励建设试点区县。整体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到2017年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精心组织,建立稳定的联赛机制

1.科学开展课余训练。健全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制度和代表队建设制度,指导学校广泛开展足球课余训练工作。学校要制定科学训练计划,积极组建足球代表队,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提供训练机会,妥善处理好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2.开展丰富的赛事活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园足球竞赛,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以及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

3.组织开展四级联赛。按照全国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原则上县级组织小学、初中预选赛和选拔赛;市级组织小学总决赛、初中选拔赛和高中预选赛;省级组织初中总决赛、高中选拔赛、大学预选赛;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高中和大学的分区赛与总决赛。

多措并举,提升校园足球保障水平

一是多渠道配备师资。鼓励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上足球课。鼓励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和经过培训的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以及有足球专长的志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校园足球师资队伍。二是多方式培训师资。把足球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从2015年起,实施特色学校足球师资国家培训项目,对校园足球骨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示范培训,各地也要相应开展培训。2015年全国初步计划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三是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各地在实施“全面改薄”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加强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整合场地资源,特别是积极探索学校与当地社会公共体育场所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足球场地。

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

一是构建上升通道。探索激励学生长期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的机制。充分考虑片区内中小学对口直升问题,积极探索高中学校招收足球优秀学生的办法,扩大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二是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级学校招生参考。三是建立校园足球督导工作机制。把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和检查评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存在问题的要督促改进。

教育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刘延东副总理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遵循足球发展规律,注重体现学校特色,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努力开创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会后将印发2015年全国校园足球重点工作计划,主要对特色学校遴选、竞赛方案和师资培训等做出具体安排,各地要按照要求,抓紧开展工作,确保青少年校园足球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为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而不懈努力。

重庆巴蜀中学足球特色活动展示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师资足球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基于GIS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与提升暨普通高中体育课标培训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