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钢和大伯彭德怀的挚爱亲情

2015-01-05王新同

侨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侄女彭德怀大伯

文 王新同

彭钢和大伯彭德怀的挚爱亲情

文 王新同

彭德怀1953年与侄女彭钢在中南海合影

2014年6月24日,被共和国元帅彭德怀视为亲生女儿的彭钢,在北京因病去世。很多人还不知道,她不仅是总政“第一位女将军部长”,还有着“军中女包公”的美誉,就连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提起她都“谈虎色变”。彭德怀一生没有子女,彭钢是和他生活时间最长,也是交流最多的晚辈。无论做人处事,她都深受彭总影响。

彭德怀视其为亲生女

1950年4月,12岁的彭钢第一次与她的大伯父——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到北京开会的彭德怀见面。“他派人把我们接到北京饭店。之前我们没坐过电梯,还傻乎乎地说,怎么一下子就上来了?当时大伯招待我们吃了顿西式早餐,说给我们开开‘洋荤’”。但从小就砍柴、打猪草、过惯了苦日子的彭钢,对这些并不习惯。

当晚,彭德怀留彭钢等侄子侄女住在北京饭店。为了节省开支,就在他的房间里打地铺。“除我之外,还有堂姐、堂哥等6人,在地上睡成一排。但早上起来,却发现自己睡在床上。我还很纳闷,怎么跑到床上来了?”

彭德怀对这个最小的侄女别有一番感情。1940年8月20日,他指挥“百团大战”,举国欢欣。然而,与国民党阎锡山部之间进行的反磨擦战役,却使彭家付出惨重代价。彭德怀仅有的两个弟弟——三弟彭荣华和二弟彭金华在家乡被国民党先后杀害。惊悉噩耗,彭德怀立即致电蒋介石要求严惩凶手,蒋却避而不答。彭钢便是彭荣华最小的女儿,当时不到两岁。

“从小,我妈就对我说,千万不能说自己姓彭。”或许为了弥补对亲人的愧疚,彭钢等5人在1949年即被彭德怀接到武汉,1950年初到北京上学。但从未见过面的彭钢,却对大伯充满陌生感。她说:“那次见面,并没有像见到父母的感觉,说实话,我觉得挺拘束的。”

不久,彭德怀将彭钢接进了中南海永福堂。戒备森严的中南海,与轻松活泼的学校相比,彭钢更喜欢后者。直到上初中,彭钢都一直住校,只有周末回来。

1953年7月,彭德怀在与美国签署停战协定后回到北京,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随后担任国防部长。彭钢在当年也进入师大女附中读书。因为彭德怀的爱人浦安修经常出差,家里没什么人,总是冷冷清清的。彭德怀就让彭钢走校,住在他身边:“还是走读吧,家里热闹些。”但倔强的小丫头却并不领情。“我不愿意,觉得和许多同学一起住校住惯了,一个人住到伯伯家挺别扭的”。

后来,彭德怀身边的人轮流做工作,说“你伯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就对伯伯说:“走校就走校吧,但有个条件。我每天上学,走路要四五十分钟,来回一两个小时,除非给我买自行车。”没想到,一向节省的彭德怀,真在西单给侄女买了一辆自行车。“这辆车是‘永久’牌的,非常好看”。彭钢视为珍宝。

平时,彭德怀总是担心侄女的安全,一到放学时间,就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不停地说:“这丫头怎么还不回来,不要出什么问题啊!”每次彭钢推开家门,警卫员便匆匆赶来:“快上去,你伯伯正着急呢!”

彭钢说那是她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永福堂里有两棵海棠树、两棵杏树。我看到海棠熟了,就爬上去摘果子。警卫员吓得大喊快下来!惊动了伯伯。他闻声冲出屋,示意警卫员不要喊。我在树上冲他作鬼脸,他在树下冲我笑。等我下了树,他变了脸,狠狠责备我:‘风吹树摆你也摆,吓不吓死人呀’!”

此后,彭钢和伯父的感情慢慢融洽起来。“我写作文,每次他都要看。有时老师的批语说有写作才能之类的话,他就挺反感,说小孩子有啥写作才能?”

住进中南海后,令彭钢印象最深的是住房紧张。“除了会议室、办公室外,我住东边那个小屋,旁边是厕所,工作人员上厕所都在那个地方,特别扭”。

看到这种情况,彭德怀只好向组织要求,为彭钢要套房子。“后来大伯经常说这个事,他说我一生没有因为个人困难跟组织开过口,因为你没有地方住,我总不能让你住马路吧,所以没有办法,我只能破一次例”。

彭钢知道大伯的生活非常节俭,对自己的亲属要求也很严格,但是对战友和烈士遗属,却大不相同。例如贺龙,只要外国友人送猎枪,他肯定会转送给贺龙。任弼时的家曾和他住得很近,任弼时的4个儿子经常来他家玩,王震的儿子后来说他特别嫉妒任远远(任远远是任弼时之子),要什么彭德怀就给什么。彭钢就对他说,任弼时去世早,你爸爸妈妈都活着,当然要照顾他,这有什么奇怪的。所以当时任弼时的4个孩子,彭德怀照顾得都很好。

与伯父患难与共

1955年9月,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那天他穿着蓝色的礼服回来后对侄女说:“你看,像不像女的穿的衣服啊。”彭钢逗趣说,你们自己定的,还说什么啊。那时的她对元帅没有什么概念。

彭钢那时就想当兵,但彭德怀不同意,彭钢还跟大伯吵架。有一次碰到周恩来,彭钢告状说大伯不让女孩子参军,这叫什么男女平等?周恩来笑着说,嗨,这个小闺女还挺厉害啊!

1958年,彭德怀到西安电讯工程学院视察,回来高兴地对侄女说:“这个学校招女学员,这下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彭钢说“我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不上。不会靠你”。伯父听了挺高兴。

1959年,高中毕业的彭钢如愿以偿考取了第一志愿——西安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10年没有回湖南老家的她,利用假期回家,并给伯伯带个南瓜回来。

1959年8月19日,彭德怀从庐山开会归来,彭钢兴冲冲赶到机场迎接伯伯。那天很奇怪,人们都低着头不吭声,没有人跟大伯打招呼,他也不跟人家打招呼。他一直拉着她的手,从下了飞机就没有放开。这期间他就问了一句,考得怎么样?彭钢平静地说,考上第一志愿了;妈妈在老家也挺好的,还给你带了个大南瓜。此后彭德怀再也没说话。

回到家,伯母浦安修把彭钢叫到卫生间,边说边哭:“你伯伯被打成‘反党集团’的首领。”伯母劝她换个专业,不要读军事院校。话音未落,彭德怀就说:“你跟她说什么呢,一个孩子家,改什么志愿。一人做事一人当,还能把她一个小孩子怎么样。”

之后的日子,彭钢每天看到伯伯坐在书桌前写信,写了撕,撕了又写。有时坐在那里不动,有时又在院子里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她就坐在屋檐下的藤椅上,默默陪着大伯。她也想不通,为什么一个正直的人,一夜间就成了反党人士。

就在彭钢即将入学的前一天,伯父走进她屋说:“我看你东西不多,把我出国时用的小皮箱给你吧,反正我也用不上了。”伯伯的一句话,让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扑扑地往下落。“收拾完行李,他突然说,晚饭把你带回来的南瓜吃了吧”。

那是一顿异常安静的晚餐,吃南瓜饭时,没有一个人说话。饭后,彭德怀把侄女叫进办公室:“你现在走向社会了,再也不是我身边的小孩子了。你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要为我的事操心。你还要争取入党,要好好学习。”这是他出事以后讲话最多的一次。

彭钢走后,在北京的彭德怀更为孤单和落寞。不久,被罢官的他举家从中南海迁出,搬往吴家花园。他在院子里种菜,过上了农民生活。

彭钢后来说,她青年时期最先明白的人生道理就是“沉默是金”。刚上大学,她还和一些同学有来往,后来常有指导员来打听彭钢都讲了些什么,她再也不说话了,别人叫干啥就干啥。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一下就变得非常老成。

1962年,迫于各方压力,彭钢无奈休学。她放不下伯伯,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陪陪他。

在吴家花园,彭钢对大伯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1962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7000人大会上,彭德怀又被扣上了里通外国的帽子,这让他更加痛苦。

彭钢清楚地记得,当时文件发下来,伯伯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她进去时,看到伯父的眼睛里含着泪水。他把7000人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的话给侄女看,意思是别人都能平反就是彭德怀不行,因为他在国内搞颠覆活动。她问大伯打算怎么办,他说要上诉。

此时的彭德怀,已经把小侄女视为知己。年龄不过23岁的彭钢,成了他唯一的倾诉对象。考虑几天后,大伯告诉彭钢,他要用事实说话。不表功,只说事实。所以他给中央和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就是人们说的《八万言书》。后来毛泽东认为这是翻案书,其实他写的都是实情。他在信中有很多地方还做了自我检讨。

写完《八万言书》,彭德怀坚持要求侄女认真阅读,他将彭钢带进卧室反锁着门,非常谨慎。彭钢看了一下午,直到六七点钟,把吃饭都耽误了。他再三问侄女,记住了没有?彭钢奇怪地说:“这些事情我又没有经历过,又不像小说那样吸引人,我记不住。”之后,彭德怀总是有意识地反复在侄女面前讲述其中的内容。

彭钢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也无法排解他的苦闷。于是,她就陪伴伯伯一起读书。

彭钢和伯伯之间的感情既似父女,又似朋友,更似知己。比如彭钢喜欢游泳,但家里没有热水洗澡,彭德怀总是把一盆盆水拿到院子里晒热,等她游泳回来用。其实即使父母也很难做到这样。

彭钢工作后,因为工作地点很远,下班回来总是疲惫不堪。大伯就帮她洗衣服,说反正我闲着也没事,她听后特别心酸,再也不敢留下脏衣服。每天上班,伯父总是一早就把奶粉调好,再把鸡蛋打进去,才敲侄女的门;吃完早饭,他会送她到公车站;晚上下班,彭德怀已经站在站台上接她了……后来每每提起这些往事,彭钢都难掩泪水。

不负大伯期望成为女将军部长

1965年,彭德怀被派往成都任三线建设第三副总指挥,两人由此告别。谁也没想到,再见面时,他已重病缠身。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在巨大的痛苦中生活了15年。1967年他被红卫兵揪斗打断肋骨,接着又被专案监禁,直到1973年4月发现癌症晚期入院,彭钢才被允许去看他。1974年10月,彭德怀半身瘫痪,他用唯一能动的手紧紧拉着侄女说:“我想死后和你们的父亲埋在一起,但是他们是光荣的烈士,我却被打成反革命,我怕玷污他们……”说着眼泪流了下来。11月29日,自称“我仅是一个幸存者”的彭德怀辞世,他的骨灰被化名“王川”寄存在成都的一座公墓里。

1978年,当彭钢看到很多曾经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的同志陆续得到平反时,她决定向党中央写信,为伯伯澄清冤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答应帮助她。彭钢从此一头埋进回忆中,写作的过程非常艰辛。

在王震的帮助下,彭钢的信终于送到了邓小平手中。不久,党中央为彭德怀平反。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

不久,彭钢也重返部队,又穿上了久违的军装。1999年,彭德怀的侄子侄女们,实现了彭德怀的遗愿——将骨灰送回湖南湘潭老家,葬在两个弟弟身边。彭钢心中百感交集:“不管怎么样,伯伯终于回家了。”

也许是长期生活在伯伯身边的缘故,彭钢的身上潜移默化融入了彭老总的一身正气。1990年,总政治部正式设立纪律检查部,彭钢先后被任命为副部长、部长和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1991年6月27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授予彭钢少将军衔,她成为建国后人民解放军第九位女将军,同时以“第一位女将军部长”的纪录,载入总政治部的历史。

做官越久,彭钢越能体会到伯伯的不易和勇气。很多上级领导不好处理的事情,最后就派彭钢去“排雷”。有些本来查好的案子,由于一些原因,上级领导犹豫不决,就让彭钢重写报告,甚至吃饭时也有领导劝她:“彭部长你手抬一抬就过去了。”彭钢并不据理力争,她只是坚定地说:“首长,这不是抬不抬手的问题。”

2006年,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免职。审判时,他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但只有一项死不承认。他曾给某军事学院批了几千万元,检察官判断,凭他一贯的贪婪不可能分文不取。王守业被问急了,无奈地喊道:“我敢吗?那个‘铁姑奶奶’的侄子在那里工作,我不是往枪口上撞嘛!”这个令王守业胆寒的“铁姑奶奶”就是彭钢,可见她的威慑力。

2014年6月24日,这位令王守业闻风丧胆的“军中女包公”,在北京因癌症去世。消息传出,亿万网友为之流泪! 侨园

猜你喜欢

侄女彭德怀大伯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闻侄女考取清华大学
会省钱了
意大利人交际理念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感觉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