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力于中兽医事业的女教授
——访西南大学中兽医药学教授刘娟博士

2015-01-03盛丹刘付国树夏文君唐晓玮马顺朱兆荣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兽医学中兽医刘老师

盛丹,刘付国树,夏文君,唐晓玮,马顺,朱兆荣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402460)

致力于中兽医事业的女教授
——访西南大学中兽医药学教授刘娟博士

盛丹,刘付国树,夏文君,唐晓玮,马顺,朱兆荣*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402460)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中华儿女,有义务传承、弘扬中兽医学,先祖留下的魁宝不能丢,为此,我们中兽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带着这种使命感,参与到实施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南区传统中兽医抢救与整理(项目编号:2013FY110600)工作,对西南区中兽医专家教授和基层老中兽医进行了采访,其中,2014年3月28日,采访了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主任、中兽医药专家刘娟教授。

1 神奇灵妙中兽医,执着求真探空白

采访组:刘老师,您是怎样认识中兽医呢?

刘老师:中兽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支脉,起源于原始社会,日积月累,形成了具有哲理的医学理论体系、严密的逻辑思维、疗法天然绿色环保、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中药针灸、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独具特色,经历代兽医工作者应用,解决了动物不少疾病,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采访组:怎么理解中西兽医的异同?

刘老师: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站在一方的理论角度去看对方,往往会导致误会、笑话、甚至矛盾、冲突;二者对医理认识的表述用词也不一样,很多医学名词“字同意不同”,如以“脾”而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好则食欲旺盛,身体健康,而西医则认为“脾是免疫器官”,同是一个“脾”字,初始字义各不相同,但转一大圈后最终殊途同归——“脾好,身体好”,没有此种意境的一些人就词论词往往会发出“中医简直是乱弹琴”的妄言!

采访组:您也认为中兽医神奇吗?还有哪些“神谜”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刘老师:中兽医有很多奇妙之处,不论是理论还是医疗实践。如“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大黄既治便秘又治腹泻,牙痛针内廷合谷,腹痛灸肚脐,晕死掐人中,一根银针治百病等!

中兽医可探的神谜之处多着呢,如穴位、经络究竟是什么?针灸、中药防病治病的机理、丹药炼制、点痛论等,皆是引人入胜的谜!再如,中药应用讲究配伍,如果组方不合理,有可能效果降低或产生副作用,故而有“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刘老师就是带着对中兽医药的探谜,一直执着坚守在这个领域。

2 百病之发皆有因,经典良方沉珂起

采访组:中兽医的辨证论治真的那么重要吗?

刘老师:重要。我曾治过一头多方医治无效,顽固性不吃的母水牛,起初,我也用现代兽医学诊断方法检查,发现牛体温、心跳、呼吸等几大指标基本正常,可牛就是不吃,原因在哪里呢?后用“望闻问切”查找病因,哦,原来该牛一月前产犊,犊生病而死,母牛因此不吃,病根在怄气伤肝,木郁乘土,治则应疏肝解郁,开胃健脾,处方使用逍遥散与平胃散加减治疗而愈。我认为这就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在治疗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百病皆由脾胃而生”的观点十分正确,不管什么病,一般要顾及脾胃,保护脾胃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治病先治脾”。

3 中药潜力无限好,更待来人转乾坤

采访组:近年瘦肉精、三鹿奶粉、药物残留食品事件频发,人们谈食色变?怎样的动物药品更安全?

刘老师:的确,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已严重威胁到对食品安全的可信性,这些问题多与动物疫病防治和药物使用不当有密切关系。尽快改变我国现有动物养殖中的疾病防治和用药策略,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中兽医药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讲究在没发病、未进一步病变之前,就进行早期保健,潜伏期预防,发病后根据传变规律对可能受影响者进行相应的提前预防与治疗,阻断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中药在预防方面非常有前景,而且大家对中兽医是很有期盼,特别是现在对食品追求绿色、环保、安全,现代集约化养殖场,已经有很多人在用中兽药添加剂或中兽药其他剂型预防疾病了。中兽医药对养殖场动物保健逐渐受到重视。中兽医虽然也存在一些客观局限性,但前途光明,中药潜力无限好,更待来人转乾坤,希望有更多后来者继承。

4 弘扬传承中兽医,培养人才不容缓

采访组:怎样才能弘扬传承好中兽医学?

刘老师:这是一个关系民生的大事。要弘扬传承好中兽医学,必须解决中兽医药人才匮乏、后继既乏人又乏术的严重问题。

采访组:国家招生目录中只有“动物医学专业”,请问刘老师,我校为什么有“动物医学专业—中兽医方向”?

刘老师:“动物医学专业—中兽医方向”是我校沿革学校特色中兽医专业。为什么要从“动物医学专业”分流出一个“动物医学专业—中兽医方向”呢?第一,“中兽医学”是中华文化之魁宝。我国在唐神龙年间就开设中兽医教育;唐贞元时,日本兽医平仲国等到中国留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兽医再一次受到重视,国家领导人、政府及主管机关大力提倡。此外,美籍华人谢慧胜教授1999年在美国成立了美国“气中医学院”,普及中兽医药学知识,每年世界各地的学员竟多达2 000人。仅在美国35所兽医学院中,就有17所开设有中兽医相关课程。而我国却取消了此专业,痛心啊!第二,我校具有办中兽医专业的特色、师资团队。我校1979年开始创办“中兽医专业”本科教育(全国最早),培养了不少中兽医人才,如国际知名人士谢慧胜(79级),中国首届十大杰出兽医尹华江(94级)等,可以说中兽医教育底蕴深厚;第三,社会迫切需求使用中兽医药。随着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关注和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中兽医药在畜禽绿色健康养殖中显露出不断增长的广泛应用前景。尽管越来越多的兽药生产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渴求配备具有中兽医药学系统专业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的应用人才,但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培养中兽医药专门人才的、独立设置的本科专业或学院尚少,中高级人才更是紧缺。

采访组:面对此局面,中兽医确实需要人学习、继承、发扬光大,怎么办?

刘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动物医学专业基础上“分流”,分流出一个“动物医学专业—中兽医方向”,如开设中兽医基础理论、中兽医诊断学、中兽医药物学、中兽医针灸学、中兽医方剂学、中兽医内科学与产科学、中兽医外科学等中兽医专业骨干课程进行系统培养,对中兽医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与储备,传承中兽医文化、知识和技能。

5 后记

刘老师希望我们学中兽医的人能够把我们的知识、理论、技能多多运用,能够进行宣传,将其发扬下去,相信大家对中兽医的发展都有一个推动作用。而且今年广东人民代表大会受全国中兽医委托,给全国人大提出一个提案,要求恢复中兽医专业的招生,这个对今后的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大家都在积极努力让兽医或者中兽医能够发扬光大,刘老师也希望我们学中兽医方向的学生,能够理解和明白我们的使命,几千年的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这需要大家的努力,让我们每人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我们的中兽医能够蓬勃发展。█ (编辑:李雨慈)

简介:刘娟,女(1961-),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兽医药与药理毒理研究。1999年成为农业部新兽药审评专家(中药组),先后成为教育部高校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分会理事、亚洲传统医学会理事、第二届《抗感染药学》编委会委员等。主持了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方苦芩防治病毒病及其机理研究”、科技部基础专项子课题“西南区传统中兽医抢救与整理”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主编、参编《药用动物养殖》《饲料药物学》《中兽医应用技术》《兽医中药学》《中兽医学》等书籍。授权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5项专利。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2.030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600-03)。

盛丹(1994-),女,贵州开阳人,在读中兽医本科生,从事中兽医学学习与研究,E-mail:2276357837@qq.com;

*通讯作者:朱兆荣,男,副教授,从事中兽医药与针灸研究与教学,E-mail:zzr58@126.com。

猜你喜欢

兽医学中兽医刘老师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