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的实现路径

2015-01-02杜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7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智库影响力

◎杜丹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的实现路径

◎杜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学起步晚,发展薄弱,多年来受到的重视不够,中国心理学家在很多重大问题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发挥心理学的作用,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独特的贡献是心理学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的体制与机制建设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和科研激励机制。一是心理学研究必须有社会价值。心理学家要积极关注当前我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通过深入研究,从心理学视角给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建议和咨询报告,彰显心理学科的实力。二是建立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以及心理学爱好者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对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个人、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建立研究成果评价和应用转化机制。一是引入独立于评价机构和被评价机构的第三方进行鉴定、评价研究成果,确保评价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形成健康的竞争机制和学术环境。二是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责任制度,对研究项目进行恰当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现代媒介的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载体的信息传播机制,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和载体,让心理学智库的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

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一是全国各高校的心理学院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及时了解国际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在国际权威的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系列论文,提出原创性的理念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大力开展中国本土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研究,积极邀请国际同行共同研究和交流,打通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联系,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高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的平台建设

成立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研究专业机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整合并类分各种心理学资源,形成研究合力,成立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研究的专业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组织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大规模的、协作性和长期的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咨询或建议报告,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出依据。

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一个全国性网络民智平台。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民智平台,定期开展主题讨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编发相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报告,为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提供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在建立网络民智平台的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对民间“专家”的选聘,要敞开大门,让“布衣参事”、“布衣谋士”能自由地融入到心理学的智库建设中。

定期组织“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要定期开展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的高层论坛,邀请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参会,介绍心理学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心理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的人才会聚与团队建设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推动人才有序流动。一是建起心理学智库人才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中国式“旋转门”,在知识与权力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鼓励智库与政府间、智库与智库间的人才流动。二是建起心理学基础研究人才与应用研究人才之间的“旋转门”,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也鼓励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才立足实践,将经验进一步提炼升华为理论。

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一是以绩效论人才,改变一切不利于人才创新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为人才开发和成长开辟“绿色通道”。二是要加大对精品成果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对进入政府决策链的成果要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三是给予研究人员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大力鼓励和倡导不同心理学智库间开展思想和观点的理性交锋,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坚持开门搞研究,加强与有关部门、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一要加强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解决不同的社会心理问题。二是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不定期地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专业考察,使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增强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的影响力

创办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刊物。一是组建高水准的编委会。编委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应是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借助编委们的名望,期刊进一步得到广泛的传播,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二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相关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合作,举办高层次、前沿性的国际论坛、专家讲座、大型报告会等活动,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三是加强网络化建设,参加数字出版平台。通过吸纳世界各地有影响力的专家的稿件,使刊物的研究水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的影响力。

推动心理学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有效对接。一要关注热点。围绕政府工作的中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推出服务高层决策的社会研究成果,为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出心理学应有的贡献。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心理需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注重时效。心理学智库的研究成果出得太早或太晚都难以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只有做到提前半拍出成果,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才有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舆论宣传。一是借助电视、广播、网络和电影等多种传播方式,就政府关注的问题和国内外重要事件发表评论,提出对策,提高公众的关注度。二是充分发挥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电视媒介等现代媒介和载体的作用,建立成果推介或发布的多渠道机制,如可以根据研究成果性质的不同,分别以学术报告、高端论坛、蓝皮书、决策参考、科普活动等形式对外传播,让心理学智库的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为政府决策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智库影响力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天才影响力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微智库
微智库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