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外汇脱媒”现象

2015-01-02钟会根编辑丁小珊

中国外汇 2015年21期
关键词:换汇收款人老挝

文/钟会根 编辑/丁小珊

聚焦“外汇脱媒”现象

文/钟会根 编辑/丁小珊

目前,部分在老挝等境外创业的境内个人,通过境内境外分离的“平行支付”方式(指不跨境换汇、不经过地下钱庄等方式进行的外汇、人民币反方向同步支付),将在境外的经营利润或务工收入转回境内。因此,这些人对外汇服务需求意愿并不强烈,甚至无意愿。此类“外汇脱媒”(指不经过外汇管理部门或外汇指定银行而由涉汇主体自发进行的外汇活动)问题在部分地区比较普遍,值得关注。

情况介绍

据知情人介绍,目前在老挝创业的中国人有80多万,分布于各行各业。资产规模多者有上亿元人民币,少者也有几十万元人民币,务工人员的年纯收入也在人民币6万元左右。然而在老挝创业的中国人,绝大多数是通过境内、境外分离的“平行支付”方式,实现将其的境外经营利润或务工收入转回境内的。这种支付方式一般涉及四个关系人:一是将境外经营利润或务工收入带回境内的需求者,即境外付款人;二是有所在国货币或其他货币需求的个人,即境外收款人;三是境外付款人指定收取人民币确定款项的国内亲戚朋友,即境内收款人;四是境外收款人指定支付人民币确定款项的国内亲戚朋友,即境内付款人。

如果境内个人出现将境外经营利润或务工收入带回境内的需求,一般通过六个步骤完成款项支付。第一步,境外付款人联系境外收款人,确定币种及金额;第二步,境外付款人联系境内收款人,告知人民币收款金额,获取人民币收款账户信息;第三步,境外收款人联系境内付款人,告知人民币付款金额及人民币收款账户信息;第四步,境内付款人按照境外收款人指令完成支付,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境外收款人;第五步,境内收款人收取确定金额的人民币款项后,告知境外付款人;第六步,境外付款人将事先确定的币种及金额支付境外收款人。通过这六个步骤,在没有经过任何外汇管理部门或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的情况下,境内个人将其境外经营利润或务工收入转回境内,“外汇脱媒”由此而生。

原因分析

据调查,境内个人境外创业的“外汇脱媒”现象之所以比较普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外汇管理仍然存在比较强烈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据一知情人反映,2002年,他与合伙人筹措了160多万元人民币,准备前往老挝去从事水产养殖。在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换汇时遇阻,辗转到昆明才完成换汇,之后由多人分头携带,乘坐国际班车到达老挝。他在老挝创业获得成功后,先后有40多人跟随其来到老挝创业,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虽然如此,这些在老挝创业的境内个人对外汇管理始终存在比较强烈的畏惧心理,外汇管理的相关政策对于他们而言也颇具“神秘色彩”。

二是“平行支付”方式节省了换汇成本、规避了汇率风险。换汇成本和汇率风险是境内个人境外创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节省换汇成本,规避汇率风险,他们“创造”了这种境内境外分离的“平行支付”方式。对于有外汇需求的个人而言,使用所在国货币支付,不会产生任何的换汇成本,也无所谓汇率风险;即便使用外币换所在国货币,也是按照官方外汇牌价,没有任何的加成,纯粹的市场调剂行为。

三是对外汇管理政策的了解非常缺乏。由于这部分境内个人长期在境外创业,对境内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及时了解,对境内外汇管理便利化改革进展也知之甚少。因此,过去的经验使他们长期对正常的外汇渠道缺少认同感。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外汇脱媒”现象也日趋普遍。

合理监管

一是酌情为境外创业的境内个人提供更加便利化的外汇管理政策。建议在广泛征求境外创业的境内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其加快实施更具针对性、更加便利化的外汇管理政策。

二是引导采取合规结/售汇方式。监管部门可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态势,通过宣传、帮助,积极引导境外创业的境内个人回归正常外汇渠道。

三是加大对外汇管理政策知识的精准宣传。要利用境外创业的境内个人回家过春节的时机,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微信推送、上门宣讲等方式,针对境外创业境内个人的外汇管理政策知识需求,实施精准宣传。

作者单位:外汇局新余市中心支局

猜你喜欢

换汇收款人老挝
启事
启 事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粮油与饲料科技》期刊订单回执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换汇四妙招
换外汇
结算实务中汇票基本当事人的界定
露天换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