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5-01-02马宇蔚

北方经贸 2015年7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

马宇蔚

(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010021)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马宇蔚

(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010021)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煤炭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能源。煤矿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传统的开采方式使得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不到位,产生大量的浪费,产业结构混乱没有科学的一体化规划,许多法律法规政策无法贯彻落实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制约着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所以用现代经济管理思维帮助煤炭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措施如下: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实行大集团战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经济管理;煤炭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甚至部分国家部分产业出现衰退的迹象。在此大环境下,中国的煤炭产业也“难逃其难”,煤炭价格一跌再跌,利润空间大幅缩水,整体的煤炭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现象,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加之国家对于能源方面的监控力度不断地加强,煤炭产业的生存压力陡然升高。雪上加霜的是,长期的粗放式开采,造成的煤炭资源浪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不善、生态环境破坏等一些问题,在低额利润面前逐渐爆发出来。中国煤炭的改革,迫在眉睫,但是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以来,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内蒙古作为煤炭的主要产地之一,有必要对此进行调研,发现煤炭产业的限制因素并且提出合理的意见,制定相应的举措,使内蒙古地区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煤炭资源概况

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的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根据国家年鉴统计,目前区内已经勘探到的煤炭面积大约有12万平方公里,几乎占自治区总体面积的百分之十,所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第二,按照国标对煤炭的分类,内蒙古自治区优质的褐煤和低变质的烟煤为主要产品。第三,由于内蒙古地势平坦,水文地质简单,从而导致地质层级相对稳定,煤层埋藏比较浅,煤层较厚,容易开采。第四,除了煤炭资源,其共生、伴生矿产资源丰富,在开采煤炭的同时,可以综合开发其他的矿产资源。

(二)开发利用的现状

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今,煤炭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多种规模煤炭企业相互结合并存的局面。其以生产煤炭初级产品为主,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煤炭产业体系。规模而言,全区大大小小煤矿共有1300处,国家级的重点煤矿有67处。逐步形成乌达、海勃湾、包头、平庄、大雁、扎赉诺尔、霍林河、伊敏、准格尔、神东等1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矿区以及胜利、白音花、宝日希勒、万利等4个国家重点建设矿区。

三、制约内蒙古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方面因素的制约

1.采煤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产业链短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塞北、交通不便、发展滞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有所改善,但是基础工业薄弱,科技不够发达,煤矿采掘方法落后。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回采率低,目前的回采率与国际的先进水平相比不足一半。除此之外,煤炭的就地转换率很低,外销现象十分严重。虽然,这些年来内蒙古不断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使得回采率和就地转换率有所提高,但是这些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不足,煤炭的利用率比较低,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如果不改变低价销售原煤的现状,不仅会减少收益增加运输成本,而且给交通系统带来压力,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

2.各个煤矿发展水平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统一规划,使得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煤炭企业出现多种规模并存的局面。全区有大大小小煤矿一千多处,但是规模前五家的煤矿占市场份额百分之五十以上。小煤矿数量众多,产量少,成本高,污染严重,对资源的浪费严重,不易管理。而高产量、高现代化、高机械化的现代大型煤矿数量少。如此不经济的产业布局,必然会导致严重浪费。

(二)社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国有企业因其特殊身份,承担着消化社会就业等社会功能责任,使得其人员的包袱过重,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众多,机构层级多相对臃肿,人员的利用率低,整体成本高。二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报废煤矿、资源枯竭煤矿转产安置任务重。三是企业改革不彻底,造成企业机制不灵活,管理粗放。四是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时容易被原有的低素质管理者排斥,造成企业不断退步。五是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够明确,无法贯彻落实,使得许多地区任意开采,只开采易开采的煤矿,从而导致煤炭资源大量的浪费。

(三)环境方面因素的制约

煤炭的过度开采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矿区周边地表塌陷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种植业、畜牧业,甚至对居民点住房和其他兼职造成了损害,矿区的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由于内蒙古地区特殊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使得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当地的植被和土壤非常容易受到破坏,并且破坏之后难以恢复,草原森林退化、土壤沙漠化等现象严重。

四、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由于直接出坑的煤炭是最原始的初级产品,所以原煤的价格很低、利润空间非常低。为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延长煤炭企业的产业链,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改变产业结构。不能只依靠原煤外销谋利,之前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回,想要发展,必然要调整产业结构。

(二)深化企业改革,实行大集团战略

将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以市场作用为主,发展大战略集团;提高煤炭的转换率,延伸产业链发展多位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形成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对一些规模状况优良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资源整合、人员整合,扩大生产规模或者由大企业并购,帮助实现现代化、机械化,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对于规模小,安全条件差,资源回收率低的小煤矿坚决予以关闭。

(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行现在企业制度

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国企改革的政策要求,努力贯彻国家对于国有煤矿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各个单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多元化,不断完善法人机制,完成好从老国企到科学的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渡。

(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的投入产出衡量标准和判定标准,要对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每一个关卡,要以环境管理为主要任务,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资源型的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五、结语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缺陷,但是随着国家对煤炭产业的经济管理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但是当前煤炭产业与煤炭市场的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煤炭企业在内蒙古地区的生存压力依旧很大。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进一步具体化、程序化,政府各部门也要努力制定适合内蒙古具体情况的可持续发展举措,引领煤炭企业走向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煤炭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1] 于青桢.对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时代金融,2013(10).

[2]刘丽霞.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欧新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5(7).

[4]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6).

[5] 王金南,等.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6] 马 林.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 伟]

F427

A

1005-913X(2015)07-0115-01

2015-06-02

马宇蔚(1993-),女,内蒙古包头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贸促系统举办展会计划
七十为作家集体祝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问题及发展前景探讨
山西:3年内暂停出让煤炭矿业权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