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项目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015-01-01焦作市宏程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焦作454000

江西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脚手架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张 立 ■焦作市宏程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0

1 工程案例

我公司承建的某工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使用PDCA循环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并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现以此工程为例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探讨。PDCA循环管理制度指的是利用策划、实施、检查和评估进行循环管理的制度,其中P指的是计划阶段,D指的是实施阶段,C指的是检查阶段,A指的是总结处置阶段。

2 P(计划)阶段

首先,从安全工作目标出发,成立安全检查小组,该小组由本项目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根据系统安全现状的分析编制安全措施执行计划。从施工单位所处的安全生产状况和生产形势进行现状分析,通过本施工单位和具有可比性的其他单位类似状态做比较,通常分为最坏阶段、一般阶段和最好阶段,最终可以把问题分为技术和管理两方面[1]。在之前的施工项目案例中,安全检查小组发现违章施工行为、有关安全技术措施文件或单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欠缺问题较多。如图1所示,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如:专项技术欠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教育等,这些原因所导致的结果使得施工人员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因此企业只有增加安全保护意识,从意识到能力各方面进行安全防范,才能保证企业施工的安全性。

安检小组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分析和调查,然后进行总结、论证得出影响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由此制定出施工单位每段时间内可量化的,具体的安全工作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曾经发生的事故通过因果图、关联图等工具进行详细的总结,然后通过汇总和统计的手段结合实际原因查找诱发安全事故的所有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评分法进行主要因素的判定,并且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确认。根据安检小组确定的影响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制定出企业总体的安全措施计划内容。再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将总体计划细分到具体的相对应的单位部门,然后将工程各部门以及各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具体的划分,确保各项目施工人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施工任务,进而制作出目标管理图。

图1 第一次PDCA循环P(计划)阶段问题清点鱼刺图

3 D(实施)阶段

由于该项目的任务风险性比较高,所以我公司各级领导对此项目都非常重视。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任务之前成立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施工项目的具体安全管理以及排查各类施工安全隐患,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施工人员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如进行施工预操作考核时,应选取身体健康、经验丰富和之前表现优良的人员,技术水平未达标的施工人员坚决不得上岗。还可采取奖罚制度,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对安全的警惕意识。除此之外要加强对项目施工每个环节的监督,完善施工安全水平的评定考核制度,使项目管理的各项责任与每个人利益联系起来,保证人尽其职、人负其责。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施工操作人员在具体施工之前对相应的专业技术操作有相当规范的了解和掌握,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有相对应的应急措施,务必做到施工过程万无一失。除此之外,安检小组还需要对详细的安全措施进行规划,保证将其落实到位。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以及具体的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工作方法的安排和协调,保证可以实施新的PDCA循环即可。然后根据一段时间的施工,安检小组可以将实际施工状况进行具体的总结和分析,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根据具体的落实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检查,最终确定之后阶段的具体施工计划。根据这种循环方式最终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任务安排。

4 C(检查)阶段

施工单位的各单位各部门在计划进展了一段时间,达到制定的施工安全目标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管理检查,对其中相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具体的整改,比如:加大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将之前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各种图文、视频等手段进行展示,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任何侥幸心理;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文件内容或者单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尤其是关系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施工方案,都要将其进行详细的交底;对每个人员进行作业时使用的工具、安全后备措施及施工区域要严格检查,避免因物品工具的不足或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例如施工脚手架是否牢固,施工场地物品的拜访是否合理等[2]。通过以上的整改措施,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施工单位仍需在整改生产过程中对最终的整体效果进行最终的检查以及确认,整个校验的过程被称为成果巩固期,在此之后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对具体的施工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分析,对结果进行了评估,最后安全检查小组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安全检查小组按照具体的工程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最终发现脚手架安全稳定性欠缺,技术文件编制不周全,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深入仅流于形式,缺乏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管理机制得不到有效运转等安全隐患。其中手脚架的相关施工问题相十分严重,根据具体的施工规定:脚手架在进行使用时,为了保证升降的安全性,其每一个主框架的附着支持数量必须不少于二个,然而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脚手架确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查,从而使有安全隐患的手脚架进入施工现场,并且参与施工,这样的违规操作是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2)技术方面中的违规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违规的技术操作问题,如手脚架的操作,工程所施工的手脚架结构属于侧向支撑,其承载的重量通过斜拉杆、主框架以及附墙架等过度到墙体或者其他建筑结构,如果需要进行位置的变化,那么施工人员应先拆除一棍主框架拉杆,然后把附墙支架进行移动,待达到位置后进行固定,最后在进行主框架的拆除以及固定。然而该项目作业人员却同时对数塌主框架附墙进行拆除,导致脚手架支撑不稳,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手脚架的坍塌。工程所使用的手脚架由于经过改造,其吊环和附墙支架明显较长,且焊缝也不够结实,根本不符合施工的标准,这类脚手架一经使用,会造成很严重的安全事故。

5 A(总结处置)阶段

在整个PDCA循环中,总结处置阶段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工程安全的基石。具体施工措施是:在各个部门以及负责人对工程情况检查评估(C阶段)后,全面系统地对实施过程进行探讨和汇总,对其中具有明显效果的措施进行记录,然后通过相应的程序将其归纳总结到今后企业的相关施工管理规范当中。经过多方的研究和探讨发现:对于脚手架的使用、焊接、以及支撑点的安排等问题,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果出现问题易发生安全事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一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未定型,其设计、制造到使用和管理仍存在缺陷,导致该施工技术也存在尚待改进的地方。除此之外,各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上容易出现混乱,会造成某些施工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施工管理工作。二是一些施工产品的供应企业,为了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对施工所用的产品又进行部分变更,导致供给施工单位的产品和鉴定产品不符,同时监督单位对具体设计和制作要求了解不够深入,只是宏观把握要求,从而未能及时发现和终止存在的隐患[3]。经过探讨分析和总结归纳,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保障了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6 结论

整个项目所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PDCA循环管理,其作用和功能较为显著,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姜芳禄.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01):77-79.

[2]马清华.谈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J].中州建设,2005,(10):33-34.

猜你喜欢

脚手架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