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平面交叉路口路段交通安全性分析

2015-01-01

江西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交叉路口标线国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平面交叉口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量。在交叉口路段,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在此路段汇集,由于行人与车辆之间互相干扰,行车速度会降低、阻滞交通、通行能力降低,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公路正确合理规划和设计交叉口,不但可以提高交叉口的车速和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避免交通阻塞,保障交叉口的畅通,而且也必须符合安全、经济、合理、舒适和美观的要求。

1 分析内容

1.1 符合性检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对此次分析的交叉路口的路面结构和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符合性检查和分析以及对正常运营等安全影响进行分析。

1.2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对收集到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等信息;本文主要分析对象为交叉路口现场调研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3年内分析路口的交通事故数据以及交叉路口事故数据。

2 现状分析

2.1 道路的基本情况

本文分析的交叉路口是某国道与省道线“T”字型交叉口,该交叉口国道成东西向,国道为双向两车道的“一块板”式道路,国道未进入平交口处的土路肩上均设置“Gr-A-4E”型护栏,国道路口东侧纵坡平缓,其西侧存在圆曲线且有超高路段。

交叉路口省道走向为南北向,省道线为双向两车道的“一块板”式道路,未进入平交口路段的土路肩上均设置“Gr-A-4E”型护栏,省道线基本路段为双向两车道,路面其纵坡平缓。交叉路口平面图如1:

图1 路口交安设施现状平面图

在分析路口处进口方向均设置了横向减速震动标线、导向箭头以及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经实地调查发现,该路口为无信号灯控制路口,国道上机动车行驶速度较快,交通流量较大,造成该交叉路口交通秩序混乱,易发生机动车追尾和侧向刮擦等交通事故,评估路段设计车速为70km/h,但国道交叉口进口道行车道宽度为4.5m,省道线交叉口进口道行车道宽度为5.3m,不满足现有相关规范规定【1】。

2.2 交通工程的基本情况

交通事故点交通安全设施的分析,将从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方面进行分析。

(1)交通标志。标志的问题是国道东进口禁止驶入标志和省道线右转减速让行标志为单立柱式支撑方式,国道西进口右转车道减速让行标志和省道线直行停车让行标志均附着在路灯上;在现场调研期间发现该评价路口存在较多的非标。

(2)交通标线。标线主要问题有评价路口处均设置了直行方向和直左方向的导向箭头以及停止线,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评价路口处各进口道处仅设置了两组导向箭头标线,评估路段设计车速为70km/h,根据标准[2]规定建议各入口车道增加1组车道导向箭头标线。

2.3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是通过对交通事故的统计报表对事故的总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目的是表明交通事故总体的现状,发现事故动向和各种影响因素对事故总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近3年此国道与省道与交叉路口交通事故数量表和交叉路口事故数据等统计资料,具体的事故统计分析如下:

(1)事故数量统计。交通事故资料记录从近3年时间内,国道与省道线交叉路口处共发生交通事故202起,其中发生死亡事故1起,共造成1人死亡,发生伤人事故62起,造成人员伤亡以及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后果和社会影响。

(2)事故车辆类型。通过统计分析当地交警部门提供的近3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可以清晰的发生的202起交通事故中,主要涉及的车型为小型客车、轿车和大型货车,此评价路口中小型客车、轿车和摩托车明显高于其他车型的事故率,且主要以侧面刮碰的事故为主。

(3)事故形态分析。事故形态分布主要从同向刮擦、对向刮擦、追尾碰撞、侧面碰撞等形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分析路口的现场调研和事故统计数据可知,由于该路口为停让控制的交叉口,且交通流量较大,使得路口交通秩序较为混乱,驾驶员素质不高,随意超车,使得侧面碰撞的事故率较明显高于其他事故类型。

(4)事故原因分析。交通事故原因可以从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和未减速让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当地交警部门提供的事故统计资料基础上,可以得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未按规定让行,各占整个交通事故中的70%,这亦是造成该评价路口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3 综合分析

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交叉口现状的评价分析,可以看出对该交叉口的改造和治理非常必要。

3.1 分析结果

(1)评估路段现状交叉口行车道宽度较宽,不满足现有规范规定,需进行压缩改造设计。

(2)根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中信号灯设置要求确定评价路口需增设信号灯管理控制,减少交通冲突点,改善该路口的交通秩序。

(3)分析交叉口路段设计车速为70km/h,但国道交叉口进口道行车道宽度为4.3m、4.6m,省道线交叉口进口道行车道宽度为5.3m,不满足现有相关规范规定,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车道宽度应符合标准规定,采用增设交叉口进口道的方式,压缩进口道车道的宽度。

(4)分析路口中存在部分非标,建议拆除无关的非标,增加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性,对于存在一定作用的指示标志,可将其移至路口上行方向,进行提示。

(5)分析路口中人行横道标线虽已设置,但未充分利用现有的导流岛对行人过街的安全保障,建议改造导流岛,在导流岛内新设人行道,使得行人能够通过导流岛安全的通过交叉路口。

(5)将分析路口中影响视距的灌木改为草坪,增加交叉口的通透性。

(6)分析路口中交叉口车流量大,未进行渠化和设置信号灯控制,同时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严重,加重了事故发生,需对交叉口重新渠化设计。

3.2 建议

(1)行人交通法制不强,尤其在交通安全意识方面尤其薄弱,需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

(2)拆除分析路口中存在的较多的非标,拆除前应与非标所有单位沟通确定拆除时间或移位位置,并根据渠化设计方案调整标志标线的设置。

4 结论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系统中的交通密集区,由于交叉口交通量大、冲突点多及视线盲区大,所以是交通冲突、交通事故最易发生的地区。在平面交叉口处,由于多个方向的交通流汇入,致使交通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各方向行驶的车辆存在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冲突点,在平面交叉口处,观察相交道路时视线因建筑物遮挡等原因而受到影响,形成视线盲区.。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加。

因此交叉口的设计不但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而且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对路口进行合理渠划,必要时设置信号灯控制;同时加强交通法制的宣传和管理,提高驾驶员以及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

猜你喜欢

交叉路口标线国道
插电混动车跑318国道到底什么感觉 魏牌摩卡DHT-PHEV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热熔标线施工必备『神器』
高PG等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交叉路口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改进Canny算法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及定位
上海市中环路标线调整研究
“三横两纵”古代城市路面标线的活化石
207国道黄集至伙牌段破损严重亟待维修
无人驾驶汽车在交叉路口的避障规划
基于农村主路交叉路口优先右转汽车的碰撞预警系统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