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访古

2014-12-31佳俊

世界汽车 2014年12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晋祠壶口瀑布

佳俊

“‘各位朋友,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山西……’车台中导游一番厚重的开头语赶走了在舒适的后座上爬来爬去的瞌睡虫,揉眼望向窗外,远处稀松干枯植被下半丘半土半山半壑的风景和近处恒古不变的雨滴向我们诉说着这片土地数千年来的沧桑与文明,10多辆歌诗图组成的车队依然在有条不紊地前行,中原仿古在继续……”

2014年9月末,广汽本田歌诗图第三届跨界之旅的第二段路程启程。此次跨界之旅以“CrossChina”为主题,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跨界之旅的3条路线分别是西南探秘、中原访古、北纬穿越:而此次与我们同行的车辆也更换成了3,OL并带有四驱系统版本的最新款歌诗图。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我们与歌诗图共同走过了近1100km的旅程。与西南秘境之旅的绚烂风情和北纬穿越的宽广豪迈不同的是,此次中原访古之旅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智慧和历史气息。车队将从轩辕城郑州出发,先后途经“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艺术瑰宝龙门石窟、奔腾的壶口瀑布,浓缩了智慧与先见的张壁古堡,继而经过蜿蜓绵长、风光奇险的绵山,进入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在晋祠和山西会馆感受别具一格的晋商文化,最终到达九朝古都太原。期间共途经郑州、洛阳、壶口、介休、平遥,太原6个城市,跨越河南、山西两省,在穿行中感悟中原文明的博大精深。

少林寺与龙门石窟

河南人来到郑州,终归要顺道去一趟少林寺的:外省人来到河南,也是专门要去看一看少林寺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大体上同样是要去一趟少林寺才算完美。少林寺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与中国武术之间渊源,以及贯穿数个朝代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使得这座佛教寺院头上的民族光环被无限放大。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所以得名为少林寺。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因此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这便是少林功夫的由来。不过关于少林功夫,还有另一种说法。当年达摩带着修行的僧人们开山垦地,时常会受到山间飞禽走兽的困扰,为了赶走这些动物,僧人们便自创了一些防身的招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些防身的拳脚逐渐演化成系统的功夫体系,因为少林的功夫均是一些基本的硬招数,这也是产生“天下武功出少林”这一说法的原因。

唐朝初年,少林寺和尚惠场、昙宗、志坚等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少林寺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扶持,少林寺迅速发展壮大,并得到“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到了明朝,少林寺到达鼎盛时期,直至清朝开始衰落。1928年军阀混战时期,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寺院各主要建筑统统被毁之一炬,仅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建筑留存下来。少林寺的规模其实并不如想象中大,如今少林寺里也大约只有200名出家的僧人,但因为少林寺长久以来名闻遐迩,因此每天来到少林寺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离少林寺所在地登封仅有数小时的车程,在离开少林寺之后,我们便驱车来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因这段河谷被称为龙门峡谷,所以这里被称为“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 km,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规模相当宏伟。不过,关于龙门石窟有个并不十分和谐的现象,当地人称之为“十窟九空”,意思是大部分石窟里的佛像、佛头均已丢失。后来有人根据佛像断裂的痕迹推测,这很可能是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盗窃行为。据了解,在一些海外的博物馆中至今仍收藏着数万件来自龙门石窟的佛像。

壶口瀑布

与少林寺和龙门石窟的浓厚的宗教人文气息不同,我们第二天抵达的目的地——壶口瀑布呈现出的则完全是一副大自然原本的形态。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壶口瀑布的东面是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面则是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黄河流经这里也成了划分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分界线。有趣的是,因为壶口瀑布难以跨越,因此两岸的临汾市和延安市均对这一景点进行了旅游开发,并且与之有关的两个集镇均称为“壶口”。在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m,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m,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壶口瀑布的常年平均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m。在雨季的流量可达每秒2500m。以上。我们此次赶到壶口瀑布时,刚好是当地的雨季,并且前一天刚刚下过暴雨,因此上游水位非常大,平时能近距离观看壶口瀑布的看台也被翻滚的黄色浪头吞没,壶口瀑布的规模也比平时涨了几倍,壮观之程度无言以表。

张壁古堡与绵山

从壶口瀑布出发后不久,我们就进入了山西省境内,车窗外渐变的景象也让“黄土高原”的概念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进入山西之后,我们的第一站便来到位于介休市的张壁古堡。

张壁实际上是介休市龙凤县的张壁村,其规模与如今一个小型的村镇相当。之所以称之为“古堡”,是因为这里是一个具有完整军事防御能力的小城池。“壁”就是指军垒的意思。因此,张壁最初有可能就是功能单一的军事堡垒。张壁是中国惟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的城堡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于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张壁古堡的地势十分奇特,古堡北面有3条深沟向下延伸;南面是3条向外的通道:西面为峭壁陡坡:东面则有沟堑阻隔。完全称得上“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北堡门为砖砌,南堡门为石砌,中间是一条长300m的街道。这里所有的路口都是丁字口,没有十字路口,主次街道分明。过去,古堡内均为富商居住,后来晋商的活跃度降低之后,古堡逐渐衰落。如今,古堡内仍留有不少古老的房屋,不过住着的大部分是一些不愿意离开这片土地的老人。

与张壁古堡的局促与精致不同,绵山则完全是一副苍茫博大的景象,一眼看不到边的绵绵山脉,随处可见的百米悬崖,走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或许不会再怀疑武侠小说中那些藏在悬崖下方的宝藏和武功秘籍究竟是不是真的了。绵山是山西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最高海拔2571m。绵山上的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这里集成了道家、佛家、各种民间传说为一体人文文化,且各种传说完全相容,你在听到一个传说时,中间会穿插佛教与道教的故事,而一名成佛的高僧出家之前惩恶扬善、百屈不挠故事同样被广为传颂。在这里,信佛、信道、信传说都是合理的。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此次访古之旅的倒数第二站。站在平遥古城内,我们感受到的完全是晋商的恢弘气魄,以及古老的都市繁华。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围绕在平遥四周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除南门城墙倒塌外,其余大部分都保存完好,这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

晋祠

晋祠是访古之旅的最后一站。晋祠,原为晋王祠,为纪念晋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晋祠地点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约20km处,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

晋祠中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1023-1032年)。圣母传为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鱼沼飞梁”是晋祠中另一个非常著名建筑,这座桥梁建于宋代,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十字形桥梁。鱼沼飞梁也被当做中国立交桥的雏形。

难老泉是晋祠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关于这个泉水,还有个传说。当年有一名生性贤良的柳姓女子,嫁到晋祠为媳,但遭婆婆虐待,每日要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婆只喝前面一桶,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遇到一位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答应。柳女返回重新挑水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知她将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趁柳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而她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晋祠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大自然的壮美画卷
壶口瀑布
民居摄影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壶口瀑布
晋祠周柏
龙门石窟,雕雕凿凿400年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
晋祠亭台楼榭楹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