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矿信息量法在化探异常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木里~盐源地区地球化学1∶5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

2014-12-31梁世全沈位元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含矿化探信息量

梁世全,问 娣,沈位元,潘 寅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五大队,四川 彭山 620860)

化探异常评价中,涉及的地质、化探异常因素众多。各因素在异常评价中的作用大小有别,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界定和区分各因素的权重比例。如何在化探异常评价中合理有效的确定找矿评价指标,找矿信息量法就是其中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它是以地质、化探、矿产分布等找矿信息为基础,通过统计各找矿标志在异常区的分布情况,计算出各找矿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量,定量地评价各找矿标志对指示找矿作用的大小,定量评价和预测异常的找矿意义。本次运用此方法在四川木里~盐源地区1∶5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位于横断山脉北段的沙鲁里山脉东麓,属扬子板块,松潘-甘孜陆缘活动带,甘孜木里次生扩张带(甘孜—理塘裂谷带)南段(木里段),主要横跨两个地层区,即义敦-中甸分区、盐源丽江分区(图1)。

全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西部巴颜喀拉-秦岭地层区之义敦-中甸分区木里小区三叠系地层由曲嘎寺组和图姆沟组的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及碎屑岩组成,约占西部全区面积的 80%;其次是奥陶系人公组的石英岩类和二叠系冈达概组的基性火山岩,以及零星出露的震旦系灯影组的碳酸岩类。东南部丽江盐源小区主要出露三叠系白山组、盐塘组及青天堡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砂岩、粉砂岩等,约占东部全区面积的 80%;其次是出露二叠系的峨眉山玄武岩和砂岩、以及零星出露的石炭系马坪组的泥质灰岩。

工作区横跨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以锦屏山大断裂为界,西部属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东部属扬子地台。西部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二级构造单元义敦稻城褶皱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东部扬子地台主要的二级地质构造单元为盐源丽江台缘拗陷。工作区大部分位于义敦稻城褶皱带上(西部和中部),主要的构造形迹表现为一系列的北西、北北西向的构造组,松潘甘孜褶皱带仅在工作区中北部有小部分涉及,盐源丽江台缘拗陷在工作区东南部涉及。

工作区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岩石类型自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岩均有发育,尤以华力西期和印支期的基性火山岩最为发育,其次是印支期的中酸性火山岩较为发育。

工作区内金属矿产目前已知矿产有铁、锰、金、铜、银、钴、铅锌、钼等矿种70余处,其中岩金矿(化)点11个,铜矿(化)点11个,铅锌矿(化)点6个,铁矿(化)点15个,砂金矿(化)点20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 找矿信息量法原理简介

表1 矿区金铜铅锌找矿评价指标信息量计算结果

找矿标志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是用信息量的大小来评价地质因素、标志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某种标志的找矿信息量用条件概率计算,即:

式中,I A ( B)为A标志有B矿的信息量,P( A / B)为已知有B矿存在条件下出现标志A的概率,P( A )为在研究区内出现标志A的概率。

由于总体概率估计上的困难,具体运算时,用样本频率值来估计总体概率值。此时:

式中,Nj为研究区内具有标志A的含矿单元数;N为研究区内的含矿单元总数;Sj为研究区内具有标志A的单元数;S为研究区内的单元总数。

若IA ( B)=0,表示标志A不提供任何找矿信息,即标志A存在与否对找矿无影响;若IA ( B)为负值,表示在标志A存在条件下对找矿更为不利;若IA ( B)为正值,表示标志A能提供找矿信息,且越大提供找矿信息越多。

3 找矿预测

3.1 预测依据

找矿预测的依据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区域内已知矿(化)点或矿床的地质、异常特征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已知矿化单元的地质、异常概念模型,以指导该区的Au、Pb,Zn,Cu找矿预测工作;二是预测工作主要是以地质、异常理论、矿床统计预测理论为指导,以矿床地质、异常和多种成矿信息为依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2 基本单元的划分

本区基本单元的划分以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的综合异常为基础,在异常范围内再根据具体的水系流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异常流域,以划定的异常流域作为基本预测单元。本区最终确定的单元为754个基本单元,在754个基本单元中,已知含岩金矿化单元11个,含铜矿化单元11个,含铅锌矿单元6个。

3.3 找矿标志及信息量

根据本区已知矿化单元地质、异常概念模型,选择与矿化有关的地质、化探异常标志共35个(地质16个、化探异常19个),作为金、铜、铅锌矿的统计分析变量。统计计算时分别将11个岩金矿化流域单元、11个铜多金属矿化流域单元、6个铅锌多金属矿化流域单元作为有矿单元,分别计算选定的16个地质、19个化探异常找矿评价指标的找矿信息量(各变量状态按“0,1”二态取值,即各标志在单元中存在取“1”,不存在取“0”)。各标志信息量计算结果见表1。

3.4 确定有利找矿评价指标

将所有找矿评价指标信息量按由大到小排序,按下式计算,有用信息量的累计临界值,即:

表2 四川木里~盐源地区金铜铅锌找矿评价指标选取结果

式中K为给定有用信息水平,经验取值一般为0.75,Ij为每个指标的信息量,n为正值的信息数,计算有用信息指标的累计临界值。将各指标信息量由大到小进行累加,累加到X值时,则累计的若干指标即为有利找矿评价指标。

经计算,选取的有利找矿评价指标为:金矿11个,铜多金属矿10个,铅锌多金属矿6个(表2)。

3.5 含矿远景单元的确定

利用各找矿评价指标的信息量计算全区754个有样控制的异常流域单元中每个流域单元的找矿信息量总和。根据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各有矿单元信息量大小,采取主观概率法确定预测单元的找矿评价信息量临界值分别为:金矿1.3 697,铜矿1.7 185,铅锌矿3.1 084。将大于上述临界值的单元初步选定为具找矿前景的单元,小于临界值的单元暂定为无找矿前景单元。据此,对全区754个有样控制的异常流域单元进行判断,初步确定有找矿前景单元:金矿 157个(其中包括已知有矿单元 8个),铜矿82个(其中包括已知有矿单元9个),铅锌矿28个(其中包括已知有矿单元5个)。

3.6 预测单元找矿远景评价

针对全区有找矿前景的异常流域单元:金矿157个、铜矿82个、铅锌矿28个,依据各单元找矿信息量大小、地质特征、异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后分类确定具金铜铅锌找矿前景的异常共113个。

3.7 效果检验

金矿157个预测具找矿前景的单元中,含8个已知矿化单元,全区有11个已知含矿单元,则11个单元中有8/11×100%=72.7%与已知含矿单元重合,即在157个预测单元中,找到岩金矿的概率为72.7%。

铜矿82个预测具找矿前景的单元中,含9个已知矿化单元,全区有11个已知含矿单元,则11个单元中有9/11×100%=81.8%与已知含矿单元重合,即在82个预测单元中,找到铜矿的概率为81.8%。

铅锌矿28个预测具找矿前景的单元中,含5个已知矿化单元,全区有6个已知含矿单元,则6个单元中有5/6×100%=83.3%与已知含矿单元重合,即在28个预测单元中,找到铅锌矿的概率为83.3%。

金矿157个预测具找矿远景单元中,有97个单元经综合分析确定为具找金矿前景的乙类异常单元,其有效率为97/157×100%=61.7%。

铜矿82个预测具找矿远景单元中,有45个单元经综合分析确定为具找铜矿前景的乙类异常单元,其有效率为48/82×100%=58.5%。

铅锌矿28个预测具找矿远景单元中,有23个单元经综合分析确定为具找铅锌矿前景的乙类异常单元,其有效率为23/28×100%=82.1%。

4 小结

统计计算异常流域单元的找矿信息量,以此评价化探异常找矿前景的方法,基本上能客观反映出异常区的找矿前景大小和选定找矿指标的权重大小,信息量的大小与预测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所反映的找矿前景大小基本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预测结果对于指导该区开展进一步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赵鹏大、胡旺亮、李紫金. 矿场统计预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3

[2] 王勇、陈帮国. 找矿信息量法在铜山铜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2002, 38(3)

[3] 游远航、杨建中、胡明、杨斌. 找矿信息量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 地质找矿论丛,2006, 21(1)

猜你喜欢

含矿化探信息量
西藏热昌金矿地质及物探化探特征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四川峨眉山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含矿岩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简析
河北省非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含矿建造划分
盲源分离技术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