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4-12-30李明媚

教师·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

作者简介:李明媚(1974—),女,江苏如皋人,江苏省如皋中学生物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现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趣味性,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学习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生物;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呢?

1.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创造有效的学习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空洞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营造一个富有情趣、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洋溢、思维流畅,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

例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酶产品,让学生了解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探索酶的作用和本质。在介绍酶的作用时,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酶的作用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总之,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整个过程都应该贯穿情境教学,这需要教师用心去创造,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2.设计互动游戏,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做些小游戏会给枯燥的课堂增添很多乐趣,它不仅可以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可以适当地添加游戏因素进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讲述,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互动游戏来代替。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讨论、分工、扮演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并说明各自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哪种组成成分,可以组成哪些食物链以及所处的营养级。这样的游戏互动,既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都融入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中。

3.合理运用直观教具,培养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既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又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生物学直观教具,既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生物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例如:对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许多同学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态的视频,呈现细胞分裂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与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述相比,学生的兴趣会更浓,热情会更高,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增强学生的感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动手做实验。正是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课上学生过量取材,添加试剂过量或顺序颠倒等错误操作屡见不鲜。怎样抓好生物实验课的纪律,规范实验操作成了教师棘手的问题。教师不妨抓住时机,在实验课时仔细巡查,寻找典型错误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找出错误原因。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学生在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时,错误时有发生。许多同学在鉴定蛋白质时,加入了过多的硫酸铜溶液,导致溶液呈蓝色而不是紫色。教师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分析原因。

5.联系实践应用,培养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生物学也不例外。所以,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运用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分析腌制糖醋蒜头时,为什么糖能够进入细胞内部?这就需要运用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当学生一一解答出这类问题,感悟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学有所用时,必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马玉惠.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2(07).

[2]薛冬云.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