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例谈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12-30杨文娣

教师·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例题初中数学教学

杨文娣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于例题的讲解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思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枢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例题讲解,能够加强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对该类型习题的解题能力。由此看来,例题教学对于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例题教学环节,有效结合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以下两点常见问题:第一,反复进行例题学习与习题巩固,却不见学生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第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引入例题讲解与练习,学生仍然不能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久而久之,教师感到教学进入恶性循环无法突破,学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成绩得不到提升。虽然造成以上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例题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例题是学生熟悉教材知识并且学会应用的第一步。通常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只注重例题的数量和涉及的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是否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方法、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导致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例题解题阶段。因此,在日常的例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使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一、例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结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的教育目标,具体可分为四个部分:①充分了解数学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大胆的创新意识;②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吸取经验教训熟练应用与解题之中;③培养学生总结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技能;④熟练掌握数学教材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基础技能。可见,例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作详细分析。

1.例题在数学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例题教学的示范性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该题的题型特征,清楚认知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在反复的题型练习中有效掌握解题步骤和解题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加强数学能力。并且,对于例题的格式正确演示,能够规范学生在解题时的格式书写,使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在例题的解答演示过程中,可以清楚地引导学生在之后的习题解答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免学生“钻牛角尖”,从而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和向导。

2.例题教学可以塑造学生理性的思维模式

例题教学作为日常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1)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数学、欣赏数学之美。例如,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一节《生活数学》一课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将教材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几何图形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生活化,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2)培养学生树立理性的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数学的学习,更加强了学生处理其他难题的综合能力。经过对数学例题的反复解答和练习,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首先采取冷静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并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最后有条理地逐步解决问题。在整个解题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例题教学

1.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精选教学例题

一般在教材中都配有例题,但由于教学安排、课堂时间、地方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材上的例题有可能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又或者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例题,合理删减教材例题或者模仿教材例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有理数的乘法》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上课前播放一系列反映水位下降和上升的短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教师将水位下降设计为负,水位上升设计为正,以此将有理数的乘法概念带入到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设计一系列乘法问题:

(1)以每小时水位下降2米的速度将游泳池中的水排出,请问2小时后水位能够下降多少米?

(-2)×2=-4(米)

(2)以每小时水位上涨2米的速度往游泳池中放水,请问2小时后水位能够上涨多少米?

2×2=4(米)

在学生对此类生活化的例题进行反复的锻炼过程中,逐渐掌握解题规律,并且能够将该规律灵活运用在其他题目的解题过程中。

2.针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例题

教师在选择例题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例题选择的因素,有效实施例题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换位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例题,才能有效避免将自己的理念和主观意识强加于学生,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使教学陷入劳而无功的困境中。另外,教师在选择例题前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寻求有效解决差异化的措施,使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譬如,在学习几何知识之前,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程度,安排学生所能理解并可以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

将正方体的8个顶点截去,形成一个多面几何体,试问这个多面几何体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多少个面?

求棱12+3×8=36;

求顶点8+8×2=24;

求面6+8=14。

3.增强例题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例题的示范中,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例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例题教学的作用。譬如在对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几何的学习中,可以适当改变或者延伸教材中的例题:

(如图)打台球时,球撞击台桌的入射角总是等于反射角。请思考一下,利用反弹力使图中的球进入4号袋。并且利用连线的方式将球的运行轨迹在图中画出来,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你的想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课堂教学的精髓是例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例题讲解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备课工作,从各个方面考虑和选择例题,要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所选择的例题难度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该题型解题方式的掌握,是否吻合教材知识点,从而真正实现例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素丽.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4):22.

[2]邹卫华.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看法[J].神州,2013(05):203.

[3]杨 颖.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2(02):171—172.endprint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于例题的讲解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思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枢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例题讲解,能够加强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对该类型习题的解题能力。由此看来,例题教学对于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例题教学环节,有效结合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以下两点常见问题:第一,反复进行例题学习与习题巩固,却不见学生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第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引入例题讲解与练习,学生仍然不能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久而久之,教师感到教学进入恶性循环无法突破,学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成绩得不到提升。虽然造成以上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例题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例题是学生熟悉教材知识并且学会应用的第一步。通常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只注重例题的数量和涉及的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是否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方法、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导致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例题解题阶段。因此,在日常的例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使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一、例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结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的教育目标,具体可分为四个部分:①充分了解数学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大胆的创新意识;②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吸取经验教训熟练应用与解题之中;③培养学生总结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技能;④熟练掌握数学教材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基础技能。可见,例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作详细分析。

1.例题在数学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例题教学的示范性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该题的题型特征,清楚认知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在反复的题型练习中有效掌握解题步骤和解题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加强数学能力。并且,对于例题的格式正确演示,能够规范学生在解题时的格式书写,使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在例题的解答演示过程中,可以清楚地引导学生在之后的习题解答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免学生“钻牛角尖”,从而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和向导。

2.例题教学可以塑造学生理性的思维模式

例题教学作为日常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1)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数学、欣赏数学之美。例如,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一节《生活数学》一课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将教材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几何图形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生活化,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2)培养学生树立理性的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数学的学习,更加强了学生处理其他难题的综合能力。经过对数学例题的反复解答和练习,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首先采取冷静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并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最后有条理地逐步解决问题。在整个解题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例题教学

1.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精选教学例题

一般在教材中都配有例题,但由于教学安排、课堂时间、地方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材上的例题有可能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又或者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例题,合理删减教材例题或者模仿教材例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有理数的乘法》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上课前播放一系列反映水位下降和上升的短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教师将水位下降设计为负,水位上升设计为正,以此将有理数的乘法概念带入到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设计一系列乘法问题:

(1)以每小时水位下降2米的速度将游泳池中的水排出,请问2小时后水位能够下降多少米?

(-2)×2=-4(米)

(2)以每小时水位上涨2米的速度往游泳池中放水,请问2小时后水位能够上涨多少米?

2×2=4(米)

在学生对此类生活化的例题进行反复的锻炼过程中,逐渐掌握解题规律,并且能够将该规律灵活运用在其他题目的解题过程中。

2.针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例题

教师在选择例题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例题选择的因素,有效实施例题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换位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例题,才能有效避免将自己的理念和主观意识强加于学生,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使教学陷入劳而无功的困境中。另外,教师在选择例题前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寻求有效解决差异化的措施,使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譬如,在学习几何知识之前,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程度,安排学生所能理解并可以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

将正方体的8个顶点截去,形成一个多面几何体,试问这个多面几何体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多少个面?

求棱12+3×8=36;

求顶点8+8×2=24;

求面6+8=14。

3.增强例题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例题的示范中,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例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例题教学的作用。譬如在对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几何的学习中,可以适当改变或者延伸教材中的例题:

(如图)打台球时,球撞击台桌的入射角总是等于反射角。请思考一下,利用反弹力使图中的球进入4号袋。并且利用连线的方式将球的运行轨迹在图中画出来,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你的想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课堂教学的精髓是例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例题讲解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备课工作,从各个方面考虑和选择例题,要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所选择的例题难度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该题型解题方式的掌握,是否吻合教材知识点,从而真正实现例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素丽.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4):22.

[2]邹卫华.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看法[J].神州,2013(05):203.

[3]杨 颖.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2(02):171—172.endprint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于例题的讲解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思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枢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例题讲解,能够加强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对该类型习题的解题能力。由此看来,例题教学对于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例题教学环节,有效结合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以下两点常见问题:第一,反复进行例题学习与习题巩固,却不见学生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第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引入例题讲解与练习,学生仍然不能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久而久之,教师感到教学进入恶性循环无法突破,学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成绩得不到提升。虽然造成以上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例题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例题是学生熟悉教材知识并且学会应用的第一步。通常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只注重例题的数量和涉及的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是否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方法、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导致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例题解题阶段。因此,在日常的例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使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一、例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结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的教育目标,具体可分为四个部分:①充分了解数学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大胆的创新意识;②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吸取经验教训熟练应用与解题之中;③培养学生总结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技能;④熟练掌握数学教材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基础技能。可见,例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作详细分析。

1.例题在数学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例题教学的示范性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该题的题型特征,清楚认知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在反复的题型练习中有效掌握解题步骤和解题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加强数学能力。并且,对于例题的格式正确演示,能够规范学生在解题时的格式书写,使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在例题的解答演示过程中,可以清楚地引导学生在之后的习题解答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免学生“钻牛角尖”,从而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和向导。

2.例题教学可以塑造学生理性的思维模式

例题教学作为日常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1)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数学、欣赏数学之美。例如,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一节《生活数学》一课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将教材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几何图形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生活化,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2)培养学生树立理性的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数学的学习,更加强了学生处理其他难题的综合能力。经过对数学例题的反复解答和练习,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首先采取冷静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并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最后有条理地逐步解决问题。在整个解题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例题教学

1.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精选教学例题

一般在教材中都配有例题,但由于教学安排、课堂时间、地方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材上的例题有可能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又或者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例题,合理删减教材例题或者模仿教材例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有理数的乘法》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上课前播放一系列反映水位下降和上升的短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教师将水位下降设计为负,水位上升设计为正,以此将有理数的乘法概念带入到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设计一系列乘法问题:

(1)以每小时水位下降2米的速度将游泳池中的水排出,请问2小时后水位能够下降多少米?

(-2)×2=-4(米)

(2)以每小时水位上涨2米的速度往游泳池中放水,请问2小时后水位能够上涨多少米?

2×2=4(米)

在学生对此类生活化的例题进行反复的锻炼过程中,逐渐掌握解题规律,并且能够将该规律灵活运用在其他题目的解题过程中。

2.针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例题

教师在选择例题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例题选择的因素,有效实施例题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换位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例题,才能有效避免将自己的理念和主观意识强加于学生,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使教学陷入劳而无功的困境中。另外,教师在选择例题前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寻求有效解决差异化的措施,使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譬如,在学习几何知识之前,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程度,安排学生所能理解并可以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

将正方体的8个顶点截去,形成一个多面几何体,试问这个多面几何体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多少个面?

求棱12+3×8=36;

求顶点8+8×2=24;

求面6+8=14。

3.增强例题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例题的示范中,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例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例题教学的作用。譬如在对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几何的学习中,可以适当改变或者延伸教材中的例题:

(如图)打台球时,球撞击台桌的入射角总是等于反射角。请思考一下,利用反弹力使图中的球进入4号袋。并且利用连线的方式将球的运行轨迹在图中画出来,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你的想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课堂教学的精髓是例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例题讲解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备课工作,从各个方面考虑和选择例题,要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所选择的例题难度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该题型解题方式的掌握,是否吻合教材知识点,从而真正实现例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素丽.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4):22.

[2]邹卫华.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看法[J].神州,2013(05):203.

[3]杨 颖.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2(02):171—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例题初中数学教学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