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014-12-30许秀容

教师·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活

许秀容

摘 要:“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下所蕴含的新理念,幼儿园课程回归幼儿的生活是当前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应从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关键词:贴近;生活;主题教育活动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和《指南》精神下所蕴含的新理念,幼儿园课程回归幼儿的生活是当前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那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些核心,更好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呢?

一、内容的选择

1.发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点

幼儿是具有年龄特点的,各年龄段的幼儿的兴趣点和知识经验是不同的,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以大班幼儿为例,以在“春天”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关注的往往不再只是柳树发芽、燕子回归这些普遍现象。在农村,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大班幼儿更感兴趣的是花生、大豆从播种、发芽、钻出地面生长的过程。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并做观察记录,还可以请教家长种植经验。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提升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加强了家园联系,一举多得。

2.发现问题,引导发展

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再根据这些情况来确定主题活动内容,解决幼儿生活实际问题,并引导幼儿积累经验,健康发展。如:在“蔬菜”主题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先讨论西红柿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有的幼儿说是水果,还说西红柿蘸着糖最好吃。有的幼儿说是蔬菜,妈妈有做过西红柿炒蛋。接着笔者再让幼儿讨论:哪种吃法更营养?幼儿的结论更不一样。最后,通过笔者的小结,确定西红柿是蔬菜,而且通过和油的作用后,更营养和美味。并把事先做的西红柿蛋花汤让小朋友尝了尝,小朋友可高兴了,都说回家让妈妈也这么做。经过这次活动后,解决了小朋友不爱吃蔬菜的问题,还积累了一些蔬菜的知识,家长也对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加支持。

二、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1.利用社区、自然资源

笔者所处幼儿园在农村,身边的自然资源丰富且随手可得,同时还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如“秋天”的主题活动,我们就可以带幼儿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从明显的季节特征告诉幼儿秋天已经来到,看着田野丰收的景象,鼓励幼儿帮帮农民捡稻穗、豆荚,说说自己吃过的烤红薯、煮花生的味道,还有看看哪家的哪种水果熟了等,从而在幼儿眼睛里、手心上、话语中发现秋天的美和乐。

2.利用家长资源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家长的职业就可以作为我们的主题活动内容,通过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现身说法,让幼儿来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职业等,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不再觉得医生、警察等是很神秘的职业,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树立了幼儿对各种不同职业的尊重、感恩之情。

三、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教师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教育资源的挖掘来开展活动,那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活动呢?如何让这些活动真正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呢?

1.提供给幼儿各种体验的机会

如:“蔬菜”主题活动的“刨萝卜丝”活动,在家中,家长通常不会让幼儿来干这种活,幼儿一碰刨刀,家长就觉得危险,甚至用带恐吓性的语言来让幼儿远离这些物品,让幼儿既想尝试又害怕,缺乏这类活动的经验。其实这是不对的,通过正确的引导,幼儿是可以掌握正确的刨萝卜丝的方法的,教师通过强调注意事项和亲自示范,让幼儿亲身体验,幼儿都会小心地操作,看着一丝丝的萝卜丝从刨刀里掉出来,幼儿都兴奋起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放学后,还向父母证明自己长大了,可以做力所能及之事了。

2.结合多种形式进行自主活动

教师可通过游戏、区域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给幼儿多一些自主性,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需要和兴趣,进行主题探究活动,从而使主题活动紧密联系幼儿主体,使幼儿获得情感、态度、认知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总之,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也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我们身边的资源优势,为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使我们的主题教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猜你喜欢

生活
漫生活
爱生活,爱思考
创意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