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赛事现状分析

2014-12-25李先桂况明亮

关键词:新疆地区教练员竞赛

王 辉,李先桂,况明亮

(1.新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4;2.湘潭技师学院,湖南 湘潭411100)

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兴运动,它已由为其它赛事的呐喊助威活动演变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竞赛项目以及竞技赛事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满足了社会、学校及市场背景下多种角色的需求。[1]啦啦操经营、赛事、管理已成为啦啦操运动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体,从2009年起国际啦啦操联合会(ICU)每年举行世界啦啦操锦标赛,标志着啦啦操运动正式成为世界性竞技运动项目。[2]新疆在啦啦操项目上起步较晚,所有啦啦操竞赛训练工作都是在学校中进行,各级学校的训练内容差异较大,对现阶段新疆啦啦操运动的研究甚少。而啦啦操运动不仅仅属于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教育手段,还充当着体育文化的载体,它是集舞蹈、音乐、娱乐为一体的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新兴运动项目,也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3]为此,分析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赛事现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项目在新疆地区的竞赛训练与推广情况,为制定啦啦操运动推广方案提供指导。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有关啦啦操运动的论文、专著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研习,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与目的,设计2份调查问卷,调查了参加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的教练员、运动员,发放教练员问卷15份,回收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5份,问卷有效率100%;发放运动员问卷90份,回收问卷87份,问卷回收率96.7%,有效问卷85份,问卷有效率97.7%。

3.观察法。通过现场观看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比赛,直观了解参赛队伍的水平。

4.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问卷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从而获得有效数据并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二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竞赛现状分析

1.竞赛队伍人数现状。对于举办赛事而言,竞赛队伍人数多少与竞赛水平高低无疑是直接反映该项目发展程度的。由表一分析可知,参加俱乐部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比赛队伍数量分别为1个、4个、4个、5个、2个,参加人数分别为8人、54人、41人、55人、30人。从数量上分析得出,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的参赛队伍数为16个、参赛总人数为188人,相对其它赛区而言偏少。在与专家交流和问卷调查中发现新疆地区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不理想,没有哪一所高校真正将它作为一门公共课或者必修课开设,这也许是导致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师资匮乏与新疆高校啦啦操运动参赛队伍人数严重偏少的一个原因。这也间接反映了啦啦操运动在新疆地区的推广不是很理想,如果项目需要得到发展,必须要解决普及与师资问题。

表一 竞赛队伍人数现状一览表

2.竞赛项目现状。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的项目设组为以下5个:俱乐部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项目设置比较齐全,也间接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在新疆地区各学校的开展。结合表二分析知,在参赛项目方面,选择花球、街舞舞蹈啦啦操规定动作的参赛现状明显好于爵士舞蹈、技巧啦啦操规定动作以及所有的自选动作;从每一类项目的参赛单位来看,大学、俱乐部参与啦啦操运动现状与小学、初中、高中参与啦啦操运动现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说明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新疆地区推广不均衡,而从数据分析各个啦啦操项目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队伍选择的是规定套路,自选套路比较少,这样新疆地区多元文化与啦啦操成套创新性就没有能很好体现,这些也是今后发展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需要考虑的问题。

表二 竞赛项目现状一览表

3.竞赛队伍地区分布现状。从参赛队伍的分布来看(见表三),有参赛队伍的地区主要是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集中于北疆经济发达地区,南疆或其他偏远地区没有队伍参加,这说明城乡差距大、推广范围小。分析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1)经济条件差、学校不愿意支出经费参加啦啦操比赛;(2)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高校缺乏推广的基础,缺少师资;(3)啦啦操教练员的培训机会少、教学水平欠缺;(4)新疆地区崇尚民族传统、接受新鲜事物积极性不高。参赛队伍中以乌鲁木齐与附近的昌吉开展情况较好。新疆作为一个面积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地区,这样的开展现状是不够理想。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今后的开展还需要联合政府、学校、企业的力量,从政治、文化、经济上改变这样的现状,真正做到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全疆体操、健美操、啦啦操项目水平的逐步提高。

表三 竞赛队伍地区分布一览表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

(二)参赛教练员现状分析

1.教练员性别、年龄、学历结构现状。教练员性别、年龄、学历结构层次,代表整个教练员团队的整体素质,以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潜动力。由表四分析知,在啦啦操教练员队伍中男教练占33.33%、女教练占66.67%的比例会不利于强调技巧动作、力量素质的啦啦操项目发展,从而影响项目均衡发展;所有的教练员都偏年轻,30岁以内占73.33%、30-40岁占26.67%,大部分教练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专科生、大学生、研究生,从这一点看这是一支相当年轻的队伍,一定是今后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发展的生力军,在积聚能量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队伍经验不足的劣势;在学历方面,专科占13.33%、本科占60%、研究生占26.67%,而本科和研究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学历结构为今后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训练、教学、科研带来帮助,但是前提是要有切合实际的指导,快速建立啦啦操运动团队;正因为这支队伍比较年轻,所以在啦啦操运动发展方面还会遇到问题。从啦啦操竞赛过程可以看出,新疆地区高校啦啦操推广不理想,竞赛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表四 教练员性别、年龄、学历结构一览表

2.教练员执教年限及原始专业现状。教练员的执教年限直接与带队经验、资历成正比,因为执教的过程也是教练员学习与总结经验的过程,结合表五可知20%、53.33%、26.67%的教练员分别执教1年、1-3年、3-5年,新疆地区新兴项目啦啦操运动赛事开展比内地差不多晚了2-3年,结合数据分析可知我们教练员的执教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大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历练。大部分的教练员都是刚从新疆师范类院校毕业,在新疆高校普修课与专修课还是设置有体操、健美操相应课程,结合表五的数据可知,新疆地区啦啦操教练员的原始专业中体操占13.33%、健美操占60%,当然也有13.33%的教练员以前是从事田径、跆拳道等项目。所以说绝大部分教练员是改行的,虽说改行前后专业都是属于难美项群的项目,但还是要讲究术业有专攻才好,这样竞赛水平才能整体提高。同时新疆高校开设啦啦操的专选课还是有必要的。

表五 教练员执教年限及原始专业一览表

3.教练员培训现状。教练员是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基石和领头羊,教练员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水平,由于许多教练员并不是专职的,对啦啦操规则的理解以及训练方法掌握都不到位,因此,应建立一套系统较为完整的教练员培训计划。[4]从教练员培训和组织训练开始,先建立基础,再慢慢形成联盟,努力开发啦啦操运动资源,使教练员从业人数及业务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新疆地区啦啦操教练员培训的情况,如表六所列,培训次数比较少,不能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培训时间的量不够,没有达到为切实掌握技术技巧提供充裕的条件,显得不够深入;能够主动走出新疆,到全国参加啦啦操培训的教练员不多,这样只会让啦啦操项目的发展长期落后。啦啦操项目本身是一个技术、规则不断发展的项目,如果不通过培训、竞赛等手段主动交流沟通,永远都会落于人后。在建设教练员师资队伍的同时要通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技术水平。[5]

表六 教练员培训现状一览表

4.教练员工作训练影响因素。教练员工作训练是啦啦操运动竞赛的基石,在“教体结合”模式下,教练员组织啦啦操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工作训练以外因素的影响。由表七调查数据知,影响啦啦操教练员训练工作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基础差、领导不重视、训练时间无法保证、缺少资金、教学能力有限等。这些影响因素中缺少参考资料、教学能力有限、运动员基础差是可以通过教练员自身的修炼来解决的。如果这些因素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与协商,势必影响啦啦操项目在地区、学校的推广。

以上分别从啦啦操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原始专业、培训情况、训练工作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新疆地区啦啦操教练员的结构上存在教练员团队过于年轻化、教练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培训不系统等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推进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必须啦啦操运动必须纳入高校体育,以提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表七 教练员训练工作影响因素一览表

(三)参赛运动员现状分析

1.运动员性别比例、训练年限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如表八,新疆地区啦啦操参赛运动员的性别比例差距比较大,男运动员占23.53%、女运动员占64.71%。到底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从训练年限调查来看,41.18%的运动员训练年限在六个月以内,而只有14.12%的运动员是训练了2年以上,说明大部分运动员都是突击性训练,没有常规训练,比赛或表演前1-2个月直接练习编排好的动作,很少有进行专项基本功的训练,往往忽视了队员对动作的领悟程度。而没有系统的训练,队员难免存在依葫芦画瓢的问题,对动作没有自己的诠释,不利于队员后期可持续发展。

表八 运动员性别比例、训练年限一览表

2.运动员原始专业及运动等级。运动员原始专业及等级间接地反映了运动员平常的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直接与身体素质挂钩,如果以前没有运动经历、直接接受这一新兴项目,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从表九的数据分析可知,原始专业为体操、健美操、民族舞蹈、体育舞蹈的人数加起来占50.58%,而从事过田径、球类和没有运动记录的人数占49.42%;从表面上看大部分都有运动的记录,而从事对口的运动项目的确实寥寥无几。啦啦操属于难美项群,强调的是个人技术技能,需要经过一定基础性训练的积累才能达到高水平。从运动等级的比例来看,健将为0,一级、二级分别占11.76%、27.06%,其他是代表有过获奖经历与没有获奖经历比例占61.18%,这一结构说明难美项目的竞技水平在新疆地区也不是很高,有待于今后发展与推广啦啦操项目去解决。

表九 运动员原始专业及等级一览表

3.运动员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运动活动的动力,具有启动人的行为,并使其行为以一定的强度在运动活动保持的特性。[6]如表十的结果显示大部分运动员选择该项目是因为个人爱好、交际交往、健身健美,这说明啦啦操运动在学校的推广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现,能够健全青少年的心身,同样调查运动员运动动机也是为更好地了解运动员,针对性地激发强烈的运动愿望与维持啦啦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激情,以及指导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实践,为有效推广啦啦操运动做充分准备。

表十 运动员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一览表

4.运动员训练过程所遇问题。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制约啦啦操运动在新疆地区快速推广的拦路石,通过调查如表十一所示,缺少资料占10.59%、训练时间不足占24.71%、教练员水平一般占20%、资金缺少占5.88%、个人专项基础差占22.35%、家长干涉占2.35%、其他占14.12%,这样分析可知这几项调查数据中,训练时间不足、教练员水平一般、个人专项基础差是影响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因素,所以在今后啦啦操运动训练与推广中要及时调配资源,取长补短,加强教练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以解决运动员个人专项基础差的问题。

表十一 教练员工作训练影响因素一览表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员存在性别比例不均衡、训练方法不系统、竞技水平一般、运动员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而啦啦操运动员是今后啦啦操运动发展壮大的主力军,也是传承啦啦操文化的载体,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合理的方法改善啦啦操运动员的一些现状。

三 结 语

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普及程度不高,城乡经济差异大。缺乏专业的教练员团队是制约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地区大部分学校啦啦操运动员训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指导。

[1] 张庆如.啦啦操运动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142-144.

[2] 邱建钢.我国啦啦操“五级”赛事体系构建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报,2012,9(9):66-69.

[3] 王慧莉.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报,2013(3):96-100.

[4] 李 鸿.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2.

[5] 唐 炼,董久奎.舞蹈啦啦操在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中的作用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4):124-126.

[6]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4.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教练员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2013-2016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写好“服”这个字——新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星级服务
来华留学生汉字分解加工能力实证研究:以新疆地区留学生为例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多元文化护理在新疆地区的发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