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2014-12-24徐亚楠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影响

徐亚楠

摘要:财务经济分析主要是围绕企业的财务指标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从企业的经济增长、成本费用变动、盈亏情况以及财务风险等角度深入分析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如果会计准则发生变化,那么财务经济分析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167-0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但就会计准则而言,与国际会计准则仍有较大差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在某些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为我国会计人员更好地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度和核算程序提供了平台。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可以被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当天发生的交易中,卖出一项资产所得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要付出的代价。[1]公允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但受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的影响,公允价值又具有时间性和变动性,可靠性不高。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

就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而言,以往的会计准则都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这种计量方法往往会导致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价值与成本价值又较大差距。而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它能揭示企业的隐蔽资产,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不再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当期损益。因此,在采用公允价值分析投资性房地产时,需要考虑行业的整体环境、相关政策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所在地等因素。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债务重组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支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业绩非常差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增加当期的利润,变亏为盈。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如果发现以往业绩很差的企业在业绩方面有明显提升,那就要考虑企业利润的增加是否与债务重组有关。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影响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不会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就可以产生利润,因为如果企业用于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商业性质并且能可靠计量,那么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就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一)所得税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计算所得税方面,新会计准则不再沿用应付税款法,而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获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如果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存有暂时性差异),则将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并由未来的会计期间处理。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企业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即存在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任意一种情况,需将其作为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处理。这时企业当期的利润、所有者权益就会增加。当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或者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时,即企业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将其确认为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企业在当期实际缴纳的所得额就会小于应交所得税,并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进行补回。这对财务经济分析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债务重组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7年以前的准则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新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准则颁布之初,部分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收益能直接计入利润表的便利,实现账面扭亏为盈,提升了其每股收益水平,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也随之上升。[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财务经济分析,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财务指标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引起这些财务指标上升的原因,以便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作出正确判断。

(三)存货准则变化变化带来的影响

就存货计价方法而言,2007年以前的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后进先出”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近期购入的原材料存货的价格来核算成本。而新的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后进先出”法不再续用,取而代之的是 “先进先出”法,即以最早购入的原材料存货价格来核算成本,它用于反映企业长期的经营状况。在此种方法下,一旦原材料的价格下降,而企业在记账时用的却是先期较高的价格,那么企业商品的毛利率和企业的利润率便会下降。因此,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要注意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要考虑企业存货量和周转率的大小。另外,就“减值准备”而言,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意不同类型资产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如短期资产:存货、应收账款、持有到期投资等的跌价准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可以转回的。而某些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损失一旦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是不允许冲回的。

总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计人员必须尽快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分析和判断能力。在财务经济分析中,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多注意分析对象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其所处的行业性质,在看到账面数据的同时,还要对数据背后的经济业务本质进行探究,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汪祥耀,胡旭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IFRS13的比较及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2(36).

[2] 付伟忠.暂时性差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

[3] 李 伟,张 然.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盈余管理与政府监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7).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影响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征求意见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