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与职业价值观研究

2014-12-24王乃平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会计人员职业技能

王乃平

摘要: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作为反映会计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快速、有效运转。为了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职业价值观念下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人才评价;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159-01

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会计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吸引、保留、激励与开发企业所需的优秀会计人才,从而使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块更加健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会计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完备、系统性强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体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基础理论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一、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内容组成和重要作用

(一)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涵义和内容

所谓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是依据会计人员为履行职业规范和标准所必备的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方指标而构建的一套评价体系。从会计研究层面的差异性角度划分,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构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会计岗位资格能力框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能力框架和会计从业资格能力框架;从会计职业标准角度划分,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业知识、会计职业技能和会计职业价值观。

(二)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重要作用

第一,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胜任技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是指导会计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职业手册,会计人员可以依据能力框架所规定的职业知识要求、职业技能要求进行个人SWOT矩阵分析,从而依据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个人的会计职业胜任技能。

第二,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能够全面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是企业选拔优秀会计人才的有力武器,是实现会计人才与工作岗位合理配置的重要参照标准。

第三,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会计人员证明自身职业能力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加强会计考核体制的实务技能操作所占比重,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和社会认可度。

二、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不够深入

由于我国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具有起步晚、知识交叉严重的特点,因此现阶段,国内学者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还初步停留在会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会计职业资格的继续教育以及会计人员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制定上,缺乏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能力框架实证研究,致使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体系构建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依据。

(二)会计人员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偏差

高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定位是毕业后成为职业会计师,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脱离了实际,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虽然接受了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培训,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脱轨。会计人员培养目标的定位偏差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三)会计资格准入考试中理论模块与实务操作模块比例失衡

会计资格准入考试是客观、公平进行人才选拔的考试体系,因此在会计人才推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会计资格准入考试在理论模块和实务操作模块的比例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操作的失衡现象,这样不仅会限制会计人员的全面发展,还使会计人员实践技能脱离市场需求,从而增加会计人员的就业压力。

(四)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

由于当前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评价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为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从业资格评价和职业资格评价。这些评价体系虽然在会计人员职业价值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重学历轻业绩、重理论轻实践、重定性轻定量的弊端,因此,整体来说,我国会计人才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基于职业价值观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建设

(一)构建基于IFAC的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图1展示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职业能力构成,IFAC所确定的三种职业能力分别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构建可以依照IFAC的职业能力构成进行设计。

1.会计职业知识。随着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会计人员要想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应该加强知识体系的拓展和延伸,从而使自身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会计人员的职业知识拓展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拓展和专业知识拓展。所谓基础知识拓展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知识、金融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能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审计知识、税务知识、组织行为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能使会计人员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会计信息管理软件,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

2.会计职业技能。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根本保障。职业技能作为提高会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沟通及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监督能力等。

3.会计职业价值观。会计职业价值观是决定会计职业技能和会计知识技能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会计职业价值观不仅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包括遵循法律法规、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强化政治素质。会计职业价值观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感,从而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求知欲,使会计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理念。

(二)健全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对策

1.加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层次性建设。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会计人员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存在差异,因此,依据会计岗位、会计教育水平和会计专业技能对会计人员进行层次化能力框架设计对促进能力框架建设体系的规范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进行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会计岗位进行层次化设计,由于不同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岗位特点进行岗位能力编制,从而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其次,根据教育层次进行能力框架设计,由于不同教育水平的会计人员具有不同的职业理念,因此,可以增强教育层级与职业理念的合理配置;最后,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进行能力框架设计,从而实现会计职称与会计职责的相匹配。

2.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衡量高校的会计教育成果,增强会计行业的人才服务可信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综合评价会计人才职业水平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一级评价指标,为了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遴选质量,可以选取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素质水平、心智水平、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水平的发展情况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然后再进行一级指标的具体细分。

3.加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高校作为培养专业化会计人才的摇篮,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因此,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理念的定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理论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双向发展,从而一方面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实现社会所需会计人才的专业化培养。

总之,基于职业价值观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构建不仅要充分吸取国外先进经验,还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在促进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时代化建设的同时,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袁秀霞,杨 华.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分析[J].商业会计,2011(13).

[2] 葛艳波.试析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

[3] 林诗凡.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4] 苏雪峰,姜玉成,张高成.新经济变革下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责任编辑:高 瑞]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会计人员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