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控制

2014-12-24丁华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行政单位

丁华

摘要: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着我国行政单位的经济状况,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改革并控制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行政单位当前预算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接着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提出了具针对性的改革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126-01

行政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具有特殊地位的一类部门及单位,其一方面代表政府行使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及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也会直接参与很多领域的经济活动。[1]因此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行政单位当前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一)部门预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完善的公共账户管理体系

现部门预算虽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但却没有公共账户管理体系,难以体现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联系。这样财政部门就无法清楚地了解并监控财政资金的收支方向。从制度方面来说,这主要是由于行政单位的总预算会计与会计核算之间缺乏衔接而导致的。针对基本支出,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未给出统一的分项定额,有些管理甚至存在相悖的现象。也正是因缺乏详细的支出分类科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支出核定标准,因此预算编制相对粗放。此外,不同区域及不同层级政府针对支出定额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难以实现均等化目标。

(二)缺乏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导致财政资金使用率低

对于整个财政及财务管理来说,其最关键的环节是资金的缴拨,但是预算的安排、编制、执行及管理等环节所存在的问题都会体现于国库集中支付之中,然而我国行政单位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当中却缺乏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制度的建设仍集中于部门规章层面,约束力较差;二,统一规范管理难以实现;三,部门之间的预算改革缺乏衔接,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率偏低。

(三)政府采购制度过度重视规范采购的范围及规模,却忽略了对采购成本的控制

自1995年改革政府采购制度以来,我国行政单位的采购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采购行为也得以规范,“依法采购”已深入人心。但是却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对于采购制度的认识未形成市场化竞争的意识;二是政府采购规模较小、范围较窄,未纳入个人采购及企业采购;三是缺乏规范化的采购资金管理,没有节约激励意识。

(四)财政资金预算外的使用存在问题

我国正处经济转型时期,很多规章制度仍不完善,导致一些地主及部门因利益驱驶而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将预算内资金转化成预算外,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而预算外资金不断增加,影响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二、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控制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的定额标准

建设相应的财政支出预算的定员及定额体系,并使定额内容规范化,制定统一的定额标准,这是预算编制当中“科学、公平”原则的体现。要做到“公平分配”,首先要对预算制度当中的定员及定额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定额体系。根据区域财力及成本的不同采取东、中、西的方式以分类及分档的方法来制定定额标准体系。再次,明确区域定额标准的制定原则。以公平为基础,根据各财政部门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定额标准,保持定额标准的规范化及科学化。最后,制定区域定额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财政经济情况、社会发展水平及单位或部门的人员、工作量等制定单位的定额标准。此外,还要明确规定区域定额体系的使用范围,根据经验可将定额标准体系应用于公用经费、物管经费、专业会议费等方面的配置,同时还要在实践当中将定额标准体系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规范化、高效化的财政资金运作。因此,要想完善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需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此可实行国际通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即将所有财政性的资金都纳入国库账户体系进行管理,收入都属国库或财政专户,而支出则通过国库账户体系支付给商品供应者或是用款单位。[2]同时取消各单位预算及子账户的设置。这样不但可使行政单位的财政收支更加规范化,而且还可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规范政府采购制度

首先对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进行规范。因集中采购机构属非营利性法人,所以要想保证其公平性就需要保持工作环境的透明性,在此针对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可采取定期轮换制度。同时可对采购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利用网络将政府采购的相关信息发布于网上,以达到外部监督的效果。其次,要将招投标与财政员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财政均富的是规范政府的采购制度的实质,而规范化招投标与财政均富是政府采购制度持有量上的统一。再次,要将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到企业甚至个人。

(四)尽快实施第二轮费改税

完善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点之一就是要加强财政专户的管理,逐步实现预算内及预算外的资金管理,为此就需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同时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以保证费改税各管理措施的实施及推进。其次,尽快立法,以使“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走向法制化的道路。再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以使“收支两条线”能在纵向上有所发展,从而加大政府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最后要加强监督力度,以保证各项措施及规定的真正落实。

随着我国行政单位财政体制改革创新,随之而来的便是预算管理制度的改变。改革至今,伴随行政单位财务体制的改革,其仍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因此必须进行进一步完善,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 蕊.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浅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12(11):102~104.

[2] 李 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6):163-164.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行政单位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
浅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双分录”
浅析“新常态”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探析
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构建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分析
行政事务控制是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