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岩顶板泥岩底板条件下集成支护技术

2014-12-24荣维俊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单县矸石灰岩

荣维俊

(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单县 274300)

灰岩顶板泥岩底板条件下集成支护技术

荣维俊

(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单县 274300)

通过对灰岩顶板泥岩底板条件下集成支护技术研究,实现了矿井高产集约化生产。

灰岩顶板;泥岩底板;集成支护

1 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条件

8层煤:煤厚0.64~2.29m,平均1.60m,倾角4°~12°,煤层结构复杂,间夹一层稳定矸石,上距顶板0.25m,厚0~0.3m,平均0.20m,岩性为灰黑色炭质石英细砂岩致密、坚硬,硬度系数f=6,夹矸灰分78%,密度2.3%;顶板为四层灰岩,厚2.13~6.67m,平均4.67m,f=3~4,上部硬岩层,岩性坚硬,含少量动物化石,上部含泥质较高;下部软岩层,岩溶裂隙发育,实见黄泥,单向抗压强度1007.04~1293.74Kg/cm2;直接底为粘土岩,灰白色,富含植物根部化石,遇水后易膨胀。厚0.8m。老底为粉砂岩,厚5.85m,深灰色,含黄铁矿结核。

2 煤层煤体夹石预分离和机道破碎顶板超前控制

煤层结构复杂,间夹一层稳定矸石,上距顶板0.25m,厚0~0.3m,平均0.20m,岩性为灰黑色炭质石英细砂岩致密、坚硬,硬度系数f=6,夹矸灰分78%,密度2.3%,由于该夹矸较硬,严重影响采煤机运行,且影响煤质。对此采用预先爆破掏矸技术,先去除煤层夹矸,爆破后,将块夹石,必须拣入采空区,再运行采煤机。爆破前要在支柱前方挂好废旧皮带,保护好支柱的镀铬层。

工作面压炮眼为单排眼布置,在夹石上下各0.1m处打眼,眼距1.0m,眼深1.2m;装药量:顶眼:0.2kg/眼。,由于炮眼布置在煤层中,不大矸石眼,减轻了打眼工的劳动强度,爆破后矸石块度较大,有利于捡出。

爆破后及时就近处理矸石为便于分拣矸石,工作面爆破采用分段爆破,一次爆破长度不超过15米,爆破时大部分矸石被蹦进放顶线,只有小部分矸石人工就近将矸石捡入采空区。

3 预先对相近及穿层巷道采取人工砼顶板支护

工作面推过穿层巷道时由于高差大,方法大多以打垛方式推过,费时费力,且支护强度降低,影响安全,经分析研究后,采用人造顶板顶板(人工砼),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人造顶板);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

4 灰岩顶板采取大孔径深孔可控多段爆破放顶

正常推采期间对工作面采空区悬顶每隔2m进行一次强制放顶。强制放顶眼在工作面割煤或松机过程中采用风钻湿式打眼。放顶眼在工作面末前排支柱与其前排支柱空档内施工,眼口距末前排支柱0.7m,且放顶眼眼深不小于2.0m,放顶眼采用对眼布置,每对放顶眼的间距为0.5m,相邻两对放顶眼之间的间距为3.0m仰角为75°~80°。随工作面推采,在工作面末前排支柱与其前排支柱空档内用风钻打强制放顶眼,使新打的放顶眼与老空放顶眼沿工作面推采方向距离为2.0m(即放顶眼排距为2.0m)。放顶眼进入放顶线排回柱前装药,回柱后连线爆破。

工作面上下两巷无深孔放顶眼地段分别用风钻布置两排放顶眼,放顶眼眼深不小于2.0m,眼距不大于1.0m,排距为1.0m,仰角为75°~80°,放顶眼按三花眼布置,且机巷、出口非面侧一排放顶眼距煤壁不得大于0.3m。放顶眼进入放顶线排回柱前装药,回柱后连线爆破。

5 工作面支护设计

5.1 控顶距的选择

由矿压实测资料可知,工作面直接顶冒落后能够完全充满采空区,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如保证规定的初撑力、安全阀工作可靠、支护系统不漏液等,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取4.5m,是不会压死支柱的,因此说本工作面控顶距的取值是合理的。

5.2 支护密度的选择

在既定的顶板条件下,采场合理的支护强度(即顶板压力)取决于对顶板的控制要求,包括防止直接顶破碎、减少煤壁片帮、排除直接顶与老顶离层所导致的动压冲击影响、顶板沿煤壁切落等等。采场煤层与顶板条件不一样,控制要求也不一样。针对具体的采场,控制要求有时可能是多方面的,合理的支护强度必须一一考虑,作为计算合理支护密度的依据。

经计算,工作面实际支护密度1.538根/m2,能够满足支护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放顶排采用走向对柱,所以现支护密度和特殊支护形式是能够满足顶板管理要求的。

5.3 工作面特殊支护

为防止老顶来压时顶板对末排支柱的冲击,加强末排支柱的支撑能力和切顶能力,本工作面采用走向对柱的方式加强支护。即在采空区侧第一排支柱与第二排支柱之间(材料道内)的顶梁下,距采空区侧第一排正规支柱不大于0.3m处。初压期间,靠放顶线一排顶梁下棵棵支设走向对柱;正常回采期间,走向对柱每隔一根顶梁支设一棵。

面内对柱是否满足来压时支撑能力的要求,可根据老顶来压时刻和来压前夕实测支柱承载值的差值来验算,即考虑该差值在放顶排由对柱承担。

即平行于工作面方向,采煤工作面支柱的柱距为0.65m时,在放顶线排每隔3根基本支柱加一棵对柱即可满足要求。所以8801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走向对柱每隔一根顶梁支设一棵,足以满足要求。

在满足基本支护的前提下,考虑到工作面断层较多、顶板不完整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工作面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加设了溜头(尾)循环丛柱和面内丛柱等特殊支护。

荣维俊(1980—),男,毕业于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大学,现就职于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公司。

猜你喜欢

单县矸石灰岩
基于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矸石山注浆钻孔布置方案研究
排矸方式对矸石山稳定性的研究
通过分级预处理降低煤矸石山自燃的技术研究
粗矸石回收系统改造的实践
档案见证单县辉煌历史
——单县档案馆展厅工作纪实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Comparison of Body Languag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高密度电法在灰岩地区探测岩溶中的应用研究
大型房建岩溶场地勘察研究
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