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有效使用

2014-12-24温伟锋河源市公安消防支队源城大队广东河源5170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灭火救援

温伟锋(河源市公安消防支队源城大队,广东 河源 517000)

探讨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有效使用

温伟锋(河源市公安消防支队源城大队,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新兴技术材料的不断更新,其在城市中高层公共建筑在上的应用也迅猛发展。对于建筑物的高度逐级攀升,数量也越来越多,使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难题。本文针对高层公共建筑火灾特点以及灭火救援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有效使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对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室内消防设施;有效使用

0 引言

高层公共建筑是指高度在10层及10层以上的或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用于商业、旅游、办公、通信、科教文卫以及交通运输等用途的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的建筑。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总数已超200幢,预计5年后总数将超过800幢,成为世界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而高层建筑本身的一些特点,例如:多数人聚集地,人流量大。一般在节假日或者特定时间内聚集的人数较多,人流密度也较大。建筑面积大而且空间大。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特点。建筑内部高程度自动化、现代化设备多。一些建筑还存在边施工边使用的情况。以上这些特点为火灾救援及消防设施使用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1 高层公共建筑火灾特点

1.1复杂的建筑结构、众多的功能、巨大的内部空间以及大量的可燃物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在工作、生活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高层公共建筑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种建筑每个部分的作用分工不断加细,一幢建筑分为若干个单位。而一些设备和具有可燃物性物体的安置,是导致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使得火灾预防的难度不断增加。

1.2充足的空气,火势的迅猛及飞速的蔓延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高层建筑内部大量的可燃物以及充足的空气加速了火势的发展。尤其是在发生火灾之后,空气对流会导致越来越迅猛的燃烧。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具有分布广且数量比较多的电梯井、楼梯间、通风管井、排气道及其他立体竖井,使得后果严重的安全隐患潜藏在建筑的竖向隔离方面,此外每一座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都是比较大的,装修材料多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易燃发烟,火灾发生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使得火灾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根据已有的测量,高度一百米的建筑,如果没有什么阻碍、遮挡的物体,烟气从底层沿竖井蔓延扩散至顶层大约只需要30秒的时间,加上顶部无遮挡和高空风力的强劲会进一步导致火势的迅速增长和蔓延。

1.3装修材料多为高分子聚合物,会形成燃烧毒性比较大的产物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高层公共建筑中,我们大都是使用化纤、木质、涂料等含有高分子化合物成分的材料。这些材料如果进行受热或者是燃烧,通常会产生大量的诸如SO、NO等具有毒性的气体。而且这些气体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会在几分钟或者是几秒钟的时间内引起人的中毒死亡。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目前在国内外发生的建筑火灾中,超过一半的人是由于烟气中毒而导致的死亡。

1.4人员数量比较多,疏散困难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人员的数量是比较多的,人流量也很大,发生火灾时需要进行疏散的范围是比较大的,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疏散。如果发生火灾,就不能使用日常的照明,而需要使用应急照明进行代替。只有这样,才能阻碍火灾经过电路进行扩大传播。在通常状况下,人们不能迅速的应对此类突发事件,若疏散不妥,混乱的逃生局面会大量出现,甚至会发生踩踏事件。而且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浓密烟雾还会使人们不能辨别方向,引起头晕、窒息,严重时还会致人死亡。

1.5预防火灾难度较大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环境经常会干扰或者屏蔽所使用的火灾探测系统,使得该系统能够有效探测到火灾的能力大大降低。此外,由于高层公共建筑的内部体积比较大,使得火灾燃烧所形成的产物进行扩散的范围是很广的,同时使得探测仪器能够接收信号的范围、时间也不断加大、加长,甚至只有在火灾蔓延接近探测仪器时才有响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灾探测仪的预防效果。

1.6援救困难

目前,高层公共建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消防设备的发展,因此在扑救火灾的时候,水枪压力不足及云梯高度不够等问题也会不断出现。高层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竖向隔离的问题会引起浓烟向四周到处弥漫,由此所产生的后果会使消防直升机自身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此外,能够使用的救助楼梯间是非常有限的,这会大大影响消防人员进行救援的速度。同时,高层公共建筑的高度还会使消防人员必须要进行负重攀登,过度地消耗体力,这就大大降低了扑救的战斗力,进而降低了救援效率。

2 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防烟前室与楼梯间共用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存在着缺陷

在高层公共建筑的设计中,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或者实际应用防烟前室与楼梯间共用正压送风系统的时候,对于送风系统并没有进行正确的处理,在对楼梯与前室之间进行设计的时候,余压阀也没有安装。这种设计上的缺陷严重阻碍着楼梯间的风进入到前室中,在进行疏散的时候也会引起漏洞的出现,尤其单独只依赖楼梯防火门的前室缝隙漏风,产生的风的压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消防实际应用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时,要对防烟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共用的正压送风系统进行仔细的排查,以使得该系统在整体上的设计能够在实际中进行应用的时候更加合适。

2.2在中庭排烟窗的设计形式上存在着操作的弊端

在设计中庭的消防方面,建筑结构在多楼层贯穿以及环境风量补偿的特性是必须要突出的,特别是中庭高度比12m小的时候,通常是要进行自然排烟,主要采用高位侧窗或者开启的天窗来进行的。但是实际在具有一定开启高度的侧窗和自然天窗进行安装的时候,方便操作的系统若是没有设置,就会使得浓烟聚集于中庭,导致硝烟无法排除。

2.3安装排烟阀的时候不够准确

在目前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排烟阀,很多设计人员并没有重视其作用,有的人会将排烟阀能够产生的作用效果等同于送风阀,由此就会将排烟阀设计安装在墙面正中间,在设计排烟口的时候,会在人形墙面上安装口子,甚至会在距离附近的安全出口不到一米半的地方安装上沿走道方向的口子。

3 室内消防设施的有效使用的探讨

3.1通过室内固定消防给水系统进行供水

在高层公共建筑的室内基本上都安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在灭火救援中,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对原有的给水系统进行供水的充分利用。高层公共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的设计中,要考虑水泵的供水能力。此外,还要保证水泵操作起来方便,使系统的平时管网压力处于适中水平,而不影响消防安全。如果高层公共建筑发生火灾的地方,火情还不是十分严重,可以通过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进行出水灭火,在这种情况之下会产生很好的使用效果,安全性也是比较高的。

3.2对楼梯间铺设水带时沿消防电梯进行

对高层楼房进行供水的一种比较简便快捷的供水方式就是通过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但是,如果发生的火灾范围比较大,室内消防可使用的用水量是不够的,或者是室内消防栓受到了损坏,这种时候就不要只局限于原有的供水方式,还要考虑使用其他方式供水。而一种很方便、简单而又快捷的操作方式就是沿着楼梯铺设水带。但是消防人员如果携带着水带对高层公共建筑的楼梯进行攀爬的时候,会使得水带铺设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消防电梯来进行水带的铺设。在进行供水的时候,由于高层公共建筑的楼层、楼梯拐弯都比较多,摩擦阻力损失也很大,这就使得供水压力也相应增加,最终使得下面的水在供水还没有到达着火楼层的时候,就发生爆裂以及水带脱落现象。因此,在进行消防供水的时候,要配备有专门的人员对供水干线进行巡查,将备用的水带准备好。如果水带发生损坏,就要进行及时地更换,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启动防排烟设施

对如厂房、较大的超市与商场、地下建筑等一些特定的场所,在消防规范中要强制性设置防、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中庭和地下室易燃物较多,也是人员流动最多的地方;一般的消防电梯的前室、防烟楼梯间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的功能,因此要对其设置能够产生25~50Pa压力的正压机械送风设施。通过该设施,能够使走道内的烟气不能向前室及其楼梯间或合用前室流动。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用排烟设施,要求在建筑内操作方便,此外还要具有风量大等优点,进而能够节省火灾救援时间,达到较好的救援效果。

4 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要了解高层建筑的分布、具体布置,知晓其发生火灾的特点,对相应的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基本特点以及设计的原理等进行充分地掌握。只有这样,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才能够灵活使用室内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救援,从而使得“防消结合”真正得以实现,促进灭火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潘阜成.浅谈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J].科技资讯,2010(8).45-46

[2]刘明亮.河南某大型高层综合性建筑消防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6).55-60

[3]田映龙.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0).24-25

猜你喜欢

灭火救援
浅谈如何做好消防灭火救援工作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危化品火灾主要特点及灭火救援应对策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浅析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实战化建设
玻璃幕墙的火灾危险性及对灭火救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