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消防宣传工作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

2014-12-24李春飞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郑 林,李春飞

(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宣传处 青海 西宁 810007)

浅论消防宣传工作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

郑林,李春飞

(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宣传处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在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中一直担负着主力军的作用,从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到“7·23”温州动车事故、青岛石油管道爆炸救援等,公安消防部队总是第一个接到群众报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险救援。而作为处理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先锋队,消防部队可以说是在第一时间得到最真实、最权威、最直面的新闻信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作为公安消防部队的宣传人员,应当及时、准确的为媒体或者现场处置领导机构提供现场信息,在灾害现场与媒体、社会之间承担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多的传播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口腔综合治疗机;LM3S2739;直流电机H桥式驱动电路;LM2756

重大突发事件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它们一般都具有负面性、不明确性、危害性乃至造成重大灾难,并迅速成为引发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

承担特定职责的公安消防部队成为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最早、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的工作不只是与火打交道,还涵盖了生活中隐藏的任何危险情况。面对突发事件的混乱现场,伴随社会舆论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提供及时、准确的现场信息,避免谣言和恐慌产生,这是对媒体从业者和应急处置者的要求和考验。

1 消防宣传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1快速反应,及时行动的能力

所谓新闻就是新与快的结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1]。随警作战的消防宣传员,与接警出动的消防救援人员在同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害性突发事件救援现场进行报道。全天24小时待命,随警出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及时、完整记录灭火、抢险救援成为他们的优势。面对危险现场,消防宣传员可以协同出警战士进行现场抢救,并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现场记录。

新闻媒体记者与消防宣传员相比还是具有信息来源相对滞后、前往现场采访车辆受行车路线等交通法规约束、特殊现场不能逾越警戒线进入核心现场等条件的制约。

1.2快速分析判断能力

对于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判断分析,快速判断出事件的性质和新闻点是消防宣传人员应该具备的业务工作能力。它要求消防宣传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灾难、救援知识,还要有洞察人性、人心的能力。面对突发性事件,占领舆论导向阵地、第一时间用事实说话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让不实的小道消息、传闻没有滋生的土壤,这是消防宣传人员的重大职责所在。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减少歪曲、夸大事实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 不断提升消防宣传员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水平

2.1提高业务水平,具备承担灾害性突发事件报道的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消防宣传报道人员,必须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舆论引导力、新闻洞察力、宣传感染力、新闻品质力,讲求精益求精,千锤百炼[2]。勤奋学习,多练多写是写新闻宣传报道的基础。作为消防宣传员,做到三勤:人勤、手勤、脑勤。对于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来说应加强平时的写作,提高自身对新闻感知的敏感性以及洞察力,提高新闻作品的思想性、生动性、可读性,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打造宣传精品,最终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

2.2建立快速、有效的协作机制,以提高消防宣传人员的工作效率

消防部队与新闻媒体要建立完善的通联工作网络,保持与消防宣传员的相互沟通,畅通新闻报送渠道,使参与灾害性突发事件采访拍摄的消防宣传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传递信息,以最快速度传送现场采访拍摄的素材。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报道。同时,新闻媒体将消防宣传员纳入突发性事件报道应急机制范围,共同制定灾害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措施,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灾害性突发事件报道任务。

3 消防宣传工作应对媒体报道的原则

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舆论工具,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及时、准确地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凸显其权威性、公信力和舆论引导作用,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3.1及时报道,把握时机

面对时效性极强的突发事件,消防宣传员应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准确的动态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防止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防止谣言扩散,为事件的处理赢得时间,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

把握时机,展开有针对性的报道。选择合适的时间、正确的报道手法、有步骤的展开报道工作。做到主动报道,掌握一手报道资料,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面对涉政、涉外、具有特殊性的重大突发事件,消防宣传人员要做到头脑冷静,缓发、分阶段或者请示后再发的处理方法,切不可一味求快,发布模糊的、不准确的信息[3]。

3.2追求报道的真实性和认同感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消防宣传人员,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时候,要亲赶赴第一现场,以深入化、多角度全方位的视野,力争获得第一手资讯,传递信息,这既是真实、全面的报道新闻,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社会道义的需要。

从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到“7·23”温州动车事故、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可以发现,深入突发现场、实时全程追踪的消防宣传人员,实现第一时间报道,聚焦救援实况,使得党和政府的威信得以树立、获得大众的信任和认同,发挥了消防宣传员应尽的社会职能,使其工作的现实意义得以实现。

3.3加强媒体沟通协作,做好服务工作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公众最关心的是政府如何应对、具体措施、救援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做好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实现报道的一致性、真实性、及时性至关重要。

一是做好信息服务,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明确新闻发布的人员、时间和地点并及时告知,使讯息实现公开化、透明化,针对持续期较长的突发事件还要成立相关的新闻发布小组,设立新闻中心,满足记者持续、合理的采访要求以及大众的知情权。

二是做好采访辅助服务。对于现场工作的媒体记者,保证其生命安全,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设施,尽可能地为记者朋友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获得记者的理解和认可,使其更好的工作,取得客观公正的报道结果。

三是加强现场媒体管理。突发事件往往分为多个报道现场,合理分配不同现场的报道实况,实现不同现场的镜头自由切换,保障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引导媒体采访,真实反映突发事件的全过程。

3.4注重舆论引导,把握传播方向

舆论是一种公开、广泛的意见表达,是公众对特定的时空、特定事件、特定的社会公共事件的基本一致的看法或态度。它能产生对现实社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或者化解,甚至影响到突发事件的发展方向[4]。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身份工作,秉承这一原则,挖掘突发事件相关的正面报道,挖掘具有积极意义的新闻线索和素材,引导人们准确、全面了解事件的全部过程,正确理性对待突发事件的结果,舒缓矛盾,把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适时引导,把握传播方向,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地编排组合,促使受众应对危机的心态得到及时调整,引导社会大众对事件的理性的思考,实现舆论传播的积极性和客观性。

3.5“以人为本”,把握报道尺度

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尊重人格,关注人本身而非一味追求事件报道的趣味性、重大性[5]。坚决反对大肆报道事件当事人的隐私,夸大或者歪曲事件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实现对人的生命、尊严、隐私、名誉、心理等的尊重和关怀。消防宣传人员应该注重对人的互助、人性的闪光之处的及时报道,但是要做到“报道有度,报道重点,报道积极,报道事实”,切不可为了报道而报道,为了宣传而宣传,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实现人文关怀、人性化报道。

总之,突发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社会群体的关注,因此做好突发事件中的宣传报道工作,是消防宣传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减轻舆论混乱、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汪雷.浅谈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J].新闻世界.2011(02).

[2]舒春平,王云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武警部队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新闻宣传体会[J].军事记者·2010(6).

[3]刘坤.消防新闻的选题与策划[J].青年记者.2010(26).

[4]陈昕馨.试论消防宣传工作者的基本业务素质[J].新闻传播.2011(09).

[5]王小勤.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J].新闻前哨.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