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识互联网

2014-12-24本刊编辑部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共识大会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于2014年11月19~21日在浙江乌镇举办,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继今年8月25日~9月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拍摄历时三年之久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之后,我国在推动互联网全面发展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

可以说,互联网如同原子弹的发明一样,从诞生开始一直充满争议,对人类来说,发明互联网是又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一方面,因互联网而诞生的互联互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活力,激发了更多的创新思想,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运行轨迹,给更多人带来便利生活、高效工作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互联网也让人类“丑恶俗”的一面迅速放大和散播,带来的危害同样日益严重。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带来无尽的伤害。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们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矛盾心态。

如果任由互联网自由发展,不加任何约束,成为“宝库”固然可喜,而如果变成了“魔盒”,则将是整个人类的灾难,其危害性无法估量。因此,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正确的引导、治理和监管。由于互联网技术跨越时间、空间的客观属性,引导互联网发展、治理网络空间绝非一国之力即可完成,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我国接入互联网20年之际,在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过去20年,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至今我国互联网网民已达6.3亿人,占全球网民的1/5,是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手机用户超过12亿,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使用者超过5亿,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互联网大国。中国是最有资格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互联网大会的国家之一,在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方面,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要让世界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让互联网造福世界,而不能给人类带来危害。让互联网给各国带来安全与和平,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攻击另一个国家的‘利器’,也不能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更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这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7月在巴西国会演讲时阐述中国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张一致,即要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设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一直以来,在国家参与网络空间监管和治理方面存在很多争议点。有些观点认为,国家对网络空间进行监管和治理是限制言论自由的不当做法,是制造壁垒的市场保护主义表现,对此,鲁炜在新闻发布会上给予了正面的回应。他表示:“我们的管理都是按照中国法律进行的,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依法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利益。要依法治国,就要依法治网,依法治网就是要用法治的思维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中国历来都是好客热情的,但是谁到我家做客,我是有选择的。我希望到中国来的都是朋友,是真朋友。既占了中国市场,又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这种情况我们是不能允许的。”

这些回答表明了中国政府在网络空间监管和治理方面的态度、立场和原则,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有利于澄清世界各国媒体和舆论的误解和质疑,减少了市场猜忌,对确立我国在引领全球互联网发展方面的领导地位影响积极。

互联网的应用和管理需要全球达成共识,在这方面,来自中国的贡献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共识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声讨大会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大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