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人同圆花卉梦——上杨村打造“一村一品”花卉业掠影

2014-12-23杨金高揭玉芳

江西农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园艺场杨村一村一品

◇文/杨金高 揭玉芳

一花引来百花开,千人同圆花卉梦。短短5 年,东乡县邓家乡上杨村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一个响当当的花卉专业村。花卉基地从1 家增加到23 家,种植面积从1.3 亩扩张到8000亩,从业人员由3 人猛增到2000 多人,成为闻名遐迩的特色花卉富裕村,吸引各界人士频频前来考察、取经。

漫步上杨村,只见十多个集中连片的上百亩花卉基地犹如桃源仙境,令人留恋忘返、气爽神怡。可以说,上杨村花卉产业强势崛起,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堪称奇迹,而刘向当则是村里创造奇迹的第一人。今年38 岁的刘向当,在广东澄海打工时发现当地花市旺盛,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因此他拜师学艺,并用谦虚、诚信的品格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和无私帮助。学成回乡后,他先是租用了1.3 亩地栽种铁树、发财树等,后来逐渐发展到10亩、20 亩,品种也由当初10 多个扩大到后来100 多个,连续3 年分别纯赚1 万元、10 万元、30 万元。初步成功后,他又劝说在外地打工的二哥、三哥回家创业,同圆花卉发财梦。二哥找不到土地,刘向当就把自己的部分土地转让给他,帮他在县城开了一个花卉店,年收入达5 万元以上。三哥凭借人脉,很快找到40 亩土地,种植了100 多个品种,年收入达20多万元。

花香引蝶,客商、游客、记者等各界人士纷至沓来。县、乡两级政府因势利导,采取宣传发动、高位推动、典型带动、政策促动的举措,倾力打造花卉之乡特色品牌,促使花卉产业欣欣向荣。至今,刘向当创办的同馨园艺场下辖10 个基地,面积2000 亩,品种100 多个,月付工资10 万元,带动农民上百人。

围绕着花卉业上规模、上档次,村里出台优惠政策,凡种植花卉苗木,每亩补助100 元,并争取银行、就业局和县、乡两级政府支持,为花卉产业大户办理无息贷款,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体系。省外专局实地考察后,发现刘向当与“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为之叫好,拨出“一村一品”专项扶持资金。近5 年来,仅同馨园艺场就吸纳社会资金2000 万元注入花卉产业。与此同时,县、乡有关部门选中同馨花卉作为龙头,把川淼树艺苑、平安花卉、春之然花卉等企业当龙身,农民当龙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零风险”模式,带动群众种植花卉苗木。此外,村里还适时组建了花卉协会及其党支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一人带多人,一户带多户,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去年,大学生村官梁志强投资500 万元,创办占地100 亩的江西省启航苗圃有限公司,被大伙亲切地称为“田间学校”,期间他做给村民看,领着村民干,不到半年,就带动20 多户农民加入花卉种植行业。去年5月,邹建明投资200 万元创办拥有100 亩苗圃的川淼园艺场,储备了大量名贵树木,并别出心裁经营植物雕塑造型,如十二属相植物雕塑,植物造型牌楼等,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他还建立了花卉苗木信息网上平台,利用网络推动了“上杨花卉之村”知名度激剧上升。

花卉产业是朝阳、致富产业,是健康、美丽产业,其兴盛离不开科技。5 年前,上杨村懂花卉种植技术的不足40 人,因此邓家乡花卉协会党支部书记刘向当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已培训农民技术工1100 多人。如今的上杨村,10 个村小组,560 户,2300人,几乎家家懂花卉。“十里绿色长廊,百个花卉品种,千名从业人员,万亩苗木基地”的“一村一品”生态格局基本形成。正可谓: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春晖上驻上杨村,阔步小康比蜜甜。

猜你喜欢

园艺场杨村一村一品
城乡关系视域下的杨村乡村建设实验析论(1931—1937)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浅谈正方体在立体几何学习中的应用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天发园艺场提供优质纯正苗木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北方园艺场 苗木走四方
北方园艺场 苗木走四方
天发园艺场 提供优质纯正苗木
浅谈安全风险预控在杨村煤矿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