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黄鸡”如何变成“金凤凰”

2014-12-23张六生宁都县政府办刘中云宁都县梅江动检站

江西农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三黄鸡宁都县宁都

◇文/张六生(宁都县政府办)刘中云(宁都县梅江动检站)

“宁都黄鸡”也称“三黄鸡”,是江西省宝贵的地方优质鸡品种资源,被列入江西省首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多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品牌促动、龙头带动、行政推动战略,黄鸡产业已真正发展成为宁都农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品牌促动,标准化生产,深山养出金凤凰。“自‘宁都黄鸡’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来,我们醒得早、行动快,申请到了戴标销售,通过依托品牌销售,产业效益得到飞跃式提升,黄鸡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明显增长。”江西麒麟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麟生如是说。在他公司的宁都黄鸡生产基地,几辆大卡车正停靠在鸡舍前忙着装运鲜鸡前往广东,每只活鸡都戴有“中国驰名商标”脚标,黄总高兴地说:“黄鸡本就‘三黄五红’,体态富美、肉质鲜嫩,通过戴标‘出嫁’,土鸡变成‘凤凰’,真是喜了经销商,富了养殖户!”

品牌就是生产力。宁都县紧紧抓住“宁都黄鸡”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一机遇,通过实行区域市场授权使用、戴标销售等措施,规范商标的使用管理,提升商标市场竞争力。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宁都黄鸡”商标宣传推介,中央、省、市媒体均可见到“宁都黄鸡”的影子,其品牌市场价值达到8 亿元。

龙头带动,抱团式发展,携手共创致富路。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省惠大实业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彭志坚满怀信心地向笔者描绘公司发展前景:这两年,我们在会同乡投资1600 万元兴建的存栏规模10 万套的宁都黄鸡育种中心已初步建成并开始投产;在田埠乡投资2000 万元建设的200 万只宁都黄鸡肉鸡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可在2014 年6月前全部建成投产。两个项目投产后,可带动1000 余户养殖户从事宁都黄鸡标准化林下生态养殖,预计实现产值6 亿元,帮助每户农民增收1 万元以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宁都县坚持以“抓龙头就是壮产业,扶龙头就是促发展”的理念进行规划,通过建立县龙头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鸡苗、饲料,扶技术,包销售,将小散养殖户“合纵连横”打造成集团军,实行抱团取暖、利益共享。目前,该县共有宁都黄鸡生产经营企业7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 家、市级龙头企业1 家;拥有合作经济组织15 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 家。黄鸡产业已覆盖全县17 个乡镇,拥有年出笼规模超过50 万羽以上的养殖专业村17 个,标准化林下生态黄鸡养殖小区23 个,年出栏1 万羽以上的商品黄鸡养殖专业户1230 户。

政府推动,保姆式服务,精心孵化大产业。“你们真是‘及时雨’呀,我眼下正愁资金流转啊!”黄鸡养殖户严小玩见到县农信社上门办理黄鸡养殖贴息贷款时难掩内心的激动。2013 年3月份,首例人感染H7N9 禽流感出现后,宁都黄鸡销售数量和价格直线下降,短短3 个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 多万元。为保住宁都黄鸡这个富民产业,宁都县委、县政府协调县农信社、农业银行等涉农银行安排了3500 多万元专项贷款,以帮助黄鸡企业和养殖户渡过难关,期间,各涉农银行共发放贷款2700 多万元。

危机也是机遇。为切实帮助宁都黄鸡产业尽快复苏,宁都县委、县政府“扶上马,再送一程”,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宁都黄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给政策、扶项目、助融资、保用地等措施,促使黄鸡产业迎来发展“春天”。2013 年,宁都黄鸡经受住了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考验,出笼3285 万只,增长6.88%,存栏932万只,产值达7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0%,产业效益1.2 亿元,从业人员人均获利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三黄鸡宁都县宁都
三黄鸡疫病防疫技术要点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困境与思考
宁都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宁都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三黄鸡果园、山地相结合的放养技术探讨
◆专利名称:一种三黄鸡用微量元素添加剂
童心绘梦
宁都暴动亲历记
纪念宁都起义60周年
宁都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