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同璜的农机梦

2014-12-23涂火生泰和县农机局

江西农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泰和县机耕铁牛

◇文/涂火生(泰和县农机局)

郭同璜这个名字,在泰和县苏溪镇方圆几十里都很响亮。每当农忙时,乡间田野上就出现他忙碌的身影,一脸憨厚的笑和手中驾驶的农业机械是山里人最熟悉不过的一道风景。如今郭同璜家里拥有洋马AG600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一台,久保田688 联合收割机一台,桂林6 号收割机一台,东方红-1304 拖拉机一台,铁牛724拖拉机一台,久保田854、704 各一台,上海504 拖拉机一台,上海50 拖拉机一台及拖拉机配套犁、耙等各农机具共20 多台(套),总资产达130 多万元,是一名符其实的农机“老板”。

1975 年退伍时,郭同璜年仅22岁,他凭着对机械的情有独钟,开上了拖拉机,年纪轻轻的他不久后便成为远近闻名的拖拉机驾驶能手和维修行家,时间随着汗水挥洒而去,如此一干就是18 年。18 年中,他积蓄了一小笔钱,但他心里始终结着一个疙瘩: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种田还是老一套?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批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繁重的农活缺少人干。尤其是一到“双抢”季节,乡里的农民只能焦急地等待从遂川、万安等地来的“割禾客”,甚至为了争“割禾客”而闹出矛盾。看到这些场面,郭同璜觉得如果有台联合收割机定能解燃眉之急。经过一番邻里走访征求意见,他于1995 年率先在吉安市买了第一台桂林3 号联合收割机,加上配套的上海-50 拖拉机,总投资5 万多元。自此,郭同璜组建了自己的农机服务队,开始了自己的农机致富梦。

机器刚到手,郭同璜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有一台自己的联合收割机,忧的是怕自己装不成。凭着一股韧劲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反复安装调试,联合收割机终于如图纸上那样出现在眼前,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他按捺不住激动,当即开上路来到田间试割,村民惊奇地看着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奔走相告,立即就围上了一大群人。田间试割进展得非常顺利。郭同璜感觉到自己的路走对了,信心更足了。

桂林3 号收割机每年机收在1000 亩左右,纯收入3 万元,加上拖拉机机耕、开荒,一年农机创收4万元。1997 年郭同璜又贷款6 万多元购进一台新上海504 拖拉机,并添置了四铧犁、大型旋耕机、轧耙等,投入达13 万元,成为泰和县唯一使用大型拖拉机开展机耕作业的农机手。由于大型农用机具性能好,许多小型农机不能顺利作业的地方,郭同璜的农机施展起来却游刃有余,很快就得到农民的认同,要求机耕、收割者络绎不绝,他的农机服务队也更加声名远扬。

尝到使用大型拖拉机机耕甜头的郭同璜,2001 年又投资11 万元,购买了全省第一台铁牛724 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用于机耕,农机资产达24万元。因铁牛724 马力大,特别适应泰和县大搞农田开发、果园开垦等,每年服务面积都在1000 亩以上,纯收入超4 万元。

郭同璜的农机服务队受欢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驾驶技术好,有套过硬的维修技术,一出故障便可三下五除二就地解决。平时他也极注重机具的保养,除出车前要仔细做好检查外,每季作业结束后还要亲自清理机具。郭同璜精湛的驾驶、维修技术引来了大批农机户前来取经,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他都毫不保留地为大家解决各类问题,赢得了同行的赞许和钦佩。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郭同璜从事农机事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现如今,他的农业机械总值达130 多万元,每年机耕面积2000 余亩,机收1500 多亩,纯收入近20 万元,作业范围也由本乡扩展到外县。由于郭同璜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荣获了全国农机户最高奖——中华神内基金奖,并当选为吉安市人大代表。

猜你喜欢

泰和县机耕铁牛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桂阳县机耕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对丘陵山区机耕道建设的思考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铁牛”缘何落水沟 疲劳驾驶超速行
操作失控,铁牛“饮”水!
机耕道建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