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2014-12-23吴义生吕庆华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物流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国际化应用型协同

吴义生,吕庆华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1167)

WU Yi-sheng, LV Qing-hua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民经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必然需要大量具备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具备物流专业知识的大量人才。但是,中国制造业发达省份,如江苏、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市,极为短缺物流规划咨询、国际物流和物流科研三种人才。目前物流业内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还是专科以下学历,人才数量和素质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探寻物流人才短缺背后的原因,必然要考虑我国大学现有的物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1 国内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的比较

1.1 物流教育模式比较

国外物流教育模式,多有各自特色。日本是物流现代化较高的国家之一,其教育模式强调“宽口径”,使数学、物理、计算机、物流管理、环境经济学等多方面知识形成有机整体。美国推行“多层次”物流教育,本科、研究生、职业教育共同发展。英国物流教育课程“模块化”突出。德国物流教育的“双元制”则是其典型特征。据调查,1989 年德国全国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0.4%,而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占68%,其余则是通过接受短期职业培训而就业的[1-2]。

国内物流教育,尚无明显特色。本科教育仍是理论课程、理论教育为主,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各校多是根据师资情况来确定课程结构。高职教育则相当于降低了标准的本科物流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少,但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对我国物流企业实际的的生产和运营仍是知之甚少,非常陌生,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据对重庆部分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调查,物流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真正从事与物流相关工作的不到50%,且就业率非常低,许多毕业生从踏出校门就开始频繁的跳槽或换工作。说明人才培养在专业意愿与能力结构方面与市场需求出现较严重的不吻合。

1.2 物流师资队伍比较

国外物流教育师资学历较高,且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必须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后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每周在课堂教课25 小时左右,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 小时。德国的物流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德国巴符州州立合作教育大学乐哈克分校,除了普通专业课程教师以外,还有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师。而且,这些教师需要专门的资历,就是需要在物流企业有五年以上的正式工作经历,才能担任实验实践专门课程教师。

中国物流专业教师结构较庞杂,学历层次较国外低,物流实践经验较欠缺。据统计[3-4],物流专业教师构成如下:物流专业占16%,管理类为32%,工程类为26%,经济类为13%。500 多所高职高专物流教师的结构更如万花筒,多为各相关学科转为物流专业教师。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只有大专或本科层次,极少数高校具备大专—本科—硕士—博士这么完善的专业层次体系。现在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几乎都是半路出家,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不是很丰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物流技术操作和管理的能力上多少会受到影响。

1.3 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强调全球化或地区的运输、配送及案例式教学。学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均结合学校本身特点各有侧重[5]。

从我国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各校在选择课程时也各有侧重。在一般管理类公共课基础上,我国物流专业课开设较多的是物流管理学、物流实务等功能类课程,较缺乏的是战略类课程、拓展类研究类课程。

1.4 物流实践教育比较

国外物流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教育过程,学生在物流企业实践中较好地理解了物流运行原理,同时能够成为物流管理的操作人员,在实践中成长为熟练的物流工程人员。德国巴符州州立合作教育大学乐哈克分校,其学生在毕业前一年,不但要准备正规的学术性毕业论文,而且要有半年以上的到企业单位的物流岗位实习,撰写质量要求相当高的实践报告,撰写该报告的压力与工作量,不低于毕业论文。法国物流专业学生也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人才。物流专业基本上是由理工学院培养的。物流管理等专业所在理工学院,培养的都是理工方面的工程师,主要是服务于工业的。基本的学历是两年的学历,是大专的技术学历。很多班级的教学模式是在学校上一周课,再去工厂实践一周[6]。

中国物流教育在实践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是培养方案上缺乏有充分保证性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期间因学生忙于找工作,多是草草应付实践安排了事。其次也很难有真正能让学生受到全面深入锻炼的实践基地,现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往往名不副实,效果不佳。第三,学校也缺乏能够指导物流实践的老师,学生已有的实习多是短期的,且各行其是[7]。

2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特质

综上所述,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具有以下特质:

2.1 国际化特质

物流人才的国际化特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适应在国外物流行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二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能站在全球资源配置角度思考物流问题;三是熟悉国际物流相关法规,具有较强的国际物流活动能力;四是熟练掌握一门国际语言,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物流沟通能力;五是具有在国外物流行业学习、实习或工作的经历;六是熟悉掌握物流专业的国际化知识,这种知识可以在国内高校学习获得。

2.2 应用型特质

一般而言,物流发展需要理论研究型和实践应用型等两类人才[8]。其中,物流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物流理论研究型人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物流应用型人才是指能适应物流发展需要,将所掌握的物流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物流领域,通过物流实践创造出社会价值的人才。当然,本文所指的物流应用型人才一定是实践性人才,包括物流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及高职生[9]。

2.3 复合性特质

根据以上分析,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是国际化与应用型二者的复合,这类物流人才既具有物流人才国际化特质,同时,它又属于应用型物流人才。因此,这种人才它既可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国际化物流精英人才,也可能是专业技术非常强的国际化物流专业人才。当然,应用型物流人才无论是面向国际化人才市场还是面向国内人才市场,应用型物流人才总是占据了绝对的物流人才市场份额。

3 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3.1 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实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互补性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物流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物流资源整合与共享,就需要构建相应的共享协同机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物流教育国际化资源整合平台还较缺乏,相应的共享协同机制还未建立。如国外高校同国内高校校际之间的协同机制、国内高校同国外企业间的校企协同机制、国内高校同国内涉外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协同机制等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协同机制都未能建立起来。中国高校要走出一条国际化校际融合、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的道路,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在多方面进行协同改革和物流资源整合,以此促进高校有效利用互补性国际化物流教育资源。

3.2 发展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不同层次高校的国际化教育发展不平衡[10],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重点研究型大学,如清华大学物流国际化教育发展较快,其学科领域在向国际前沿靠近,而其他高校物流国际化教育发展相对较慢,而且差距较大;其二,同样是教学科研型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要落后于公立普通本科高校的物流国际化教育发展水平;其三,高职高专类高校,物流国际化教育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由于涉外型企事业单位对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分层分类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能仅仅强化高端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而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构建分层分类培养机制,以此促进物流国际化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升物流教育国际化教育质量水平。

3.3 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迅速发展[11]。近几年,为大力推进物流教育国际化进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作出了相关改革,在教育体制上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推进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设置权限、办学途径、招生考试制度的设置、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平衡的内部运行机制的设置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完善。只有通过改革管理层面的相关机制,高校自身才能建立与国外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物流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如高校在物流学位、学分及证书互相承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高校培养的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也才能得到国际认可,以此适应持续增长的国际化教育需求。

3.4 配套与保障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涉及利用国内外两种环境的教育资源,教育对象、利益主体、制度文化等都是多样化的,为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出台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并构建相关的配套机制[12]。对于保障措施,主要涉及政策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及制度保障等方面。依据保障措施,则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如物流项目合作机制、物流师生互访机制、物流学术交流机制、物流人才使用机制等等。针对高校如何强化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与配套机制还未构建,如国际化物流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国际化“双师型”的物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待于管理部门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

3.5 激励与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在培养模式上,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高校更需要注重学生的物流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物流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加强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投入,包括高校是否重视实践应用型物流能力的培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富裕的学生对留学需求增长明显,许多学生在高中以前就选择到海外就读。这说明,物流教育国际化方式与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这些学生的国际化教育需求;或者是学非所用,实践应用性不强,担心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们选择了提前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需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制定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教育规范,制定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绩效考核机制、质量监督机制建设,以形成优良的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运行体系。

4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

4.1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教育协同机制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物流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的共同努力。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主要构建两类协同机制:一是构建人才供需协同机制。如物流人才需求与物流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构建一个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信息共享平台,以有效解决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供需错位问题。二是构建国际机构合作的协同机制,组建一个国际物流资源协同平台,为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资源与平台。对于高校来说,协同机制建设应侧重于校际间、产学研等领域的协同机制建设。从国别来看,校际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主要是国内高校同国外高校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合作物流办学项目协同、物流科研合作协同、物流学术交流协同、物流师生互访协同等协同机制的建设等。为突出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特性,高校应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机制[13]。

4.2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分类分层发展机制

为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构建分类和分层培养发展机制,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引导,使高校找准自身的办学方向。对于研究型大学,应强化走“强强合作”之路,重点扶持博士层次的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同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共建国际一流的学科和科研整合协同平台[14],以此提升中国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层次。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应强化走“与地方经济相适应”之路,以培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中高端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为目标导向,构建同国外同层次高校的合作机制,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推动中国物流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对于高职类院校,其物流国际化发展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型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层次。因此,高职类院校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应与国内外企业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4.3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管理机制

为突出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特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转变对高校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落实高校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办学自主权。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应重点培养浙江经济发展急需的优势专业和紧缺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如理工类,优先考虑涉海类学科专业(包括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船舶制造等)、信息、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环境科学等专业。人文社科类优先考虑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等专业。为支持优先培养这类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国际化专业设置权限、招生考试制度的设置等方面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限,使浙江高校逐步形成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高校治理结构。同时,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协作改革和联动发展机制,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办出各自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特色。

4.4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配套与保障机制

在教育行政管理层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的建设,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政校互动的组织领导机制,以此能及时研究解决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布局结构、办学秩序、经费保障等问题,适时协调推进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教育重点项目的落实。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以高校自身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校设立国际化教育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基本支出拨款与专项经费拨款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制度;针对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设置专项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国际化物流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逐步完善高校财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加强国际化物流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

4.5 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在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激励。激励高校在国际化方式与途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的激励主要在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的国际化物流教育提供资助。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以形成正向的激励效果。在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一是优化和完善物流国际化办学审批机制,按照既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审批,通过信息平台,加强对国际化物流教育机构的公共监管力度。二是健全高校国际化办学监管机制,主要对国际化办学单位在招生工作、教育教学及学历学位颁发等方面实施监管。三是完善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办学水平年审制度和专业评估制度。

[1] 瞿群臻,王萍. 国内外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22):137-138.

[2] 张晓谦. 民办本科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市场,2008(32):23.

[3] 何黎明. 中国物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R].北京:中国物流学会,2010.

[4] 戴晋. 国内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之对比研究[J]. 企业导报,2010(4):278.

[5] 马春光. 国内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350-351.

[6] 刘家珉. 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教育的比较研究[J]. 物流技术,2010(12):235-237.

[7] 王一兵. 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一杆标尺和一张路线图[J].高等教育研究,2011(4):1-5.

[8] 刘献君,张晓明,贾永堂. 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71-80.

[9] 黄莺,苟建华,傅昌銮. 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133-135.

[10] 王廷. 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探析[J]. 科技与管理,2012(9):15-16.

[1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 2010-2011 年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趋势研判[J]. 教育研究,2012(9):11-20.

[12] 周密,丁仕潮. 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16-19.

[13] 李伟铭,黎春燕.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14] 刘洁. 国际化办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访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J]. 教育研究,2010(6):59-61.

猜你喜欢

国际化应用型协同
聚焦港口国际化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