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2014-12-23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热处理教学法加工

王 丽 龚 君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前修课程:金工实习、工程图学(含公差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数控编程实训。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及创新意识,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2 设计思路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本课程设计思路:将整个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分为冷热加工两大部分,以原材料如何变成机器零件的四大环节为教学主线,引入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成型、冷加工和机器零件的装配基本知识。本着“熟练、够用”的原则,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材料和零件为例,做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统一,学习内容和学生就业岗位相结合。

2 课程目标

2.1 专业能力目标

1)能根据机械零件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范围,正确选择典型零件的材料种类和牌号;

2)能根据机械零件的结构和用途,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毛坯生产方法;

3)能根据机械零件的材料和性能要求,选择典型零件的热处理方法;

4)能根据机械零件的材料和种类以及用途,合理编制其加工工艺路线。

2.2 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具备查阅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2.3 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质量和成本意识。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3.1 课程任务与要求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学生需具备材料的选用、零件热处理加工、机床金属切削加工和零件的装配的能力。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见表1。

3.2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工程材料部分中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钢的热处理;合金钢及铸铁。

2)铸造部分中铸造工艺基础;砂型铸造;铸件结构设计。

3)压力加工部分中自由锻造;模锻;板料 冲压。

4)焊接部分中电弧焊、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

5)金属切削加工部分中机械加工工艺概论、圆柱面及平面的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器装配工艺过程。

4 教学组织与方法

4.1 课程组织形式

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

4.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多样性,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可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问题驱动法、讨论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等。

表1 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1)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建设学生自主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学习资料。

2)问题驱动法: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做。

3)讨论教学法:采用讨论或者分组讨论,比如在刀具选择及切削用量选择设置等。

4)角色互换教学法:学生模仿教师的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讲解给其他学生和教师听,实现角色互换。

5)实物教学法:提供辅助教具让学生直观清楚的认识零件,了解主要功能,近距离的观察其结构特点。

猜你喜欢

热处理教学法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J75钢焊后热处理工艺
高精度免热处理45钢的开发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