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公务信息素养体系的构建

2014-12-23董漫漫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务员指标体系基层

董漫漫

(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信息素养指标重要性的调查

本次调查历时半年,调查问卷的设计知识主要参照大量国内外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及参照部分信息素养调查实例,由于此问卷涉及一些专业词语故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0 份,回收并得到有效试卷30 份,问卷回收率为99%,满足进行分析的条件和需要。

2 建立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2.1 可比性原则

要尽可能采用相对一致或相似的属性,便于对不同指标进行对比,但为了反映对象规模的差异,也应采取一些绝对属性。采用哪种形式指标属性要根据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绝对与相对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指标属性的科学性。

2.2 可操作性原则

为了能被基层公务员所接受,在确立评价指标时广泛征求基层公务员的意见,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成为基层公务员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一个评价标准。

2.3 可测性原则

信息素养评价素养标准采用多层次法,一级指标相对抽象,后面各级越来越具体,末级指标最具体,做到每个评价指标内容明确、直观、具体、全面[1]。这样才能确保各级指标能够可测。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对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认真分析现象,找出最能反映其特点和内涵的主要因素,准确地、具体地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要体现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的基本特征。

2.4 开放性原则

信息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因地、因时、因人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在确定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时,既要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一地区、不同一条件的人群留有可变通的余地[2]。

3 构建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模型

3.1 模型建立

本评价指标体系由相互影响又彼此独立的指标组成,每一指标之间具有逻辑层次关系,在构建标准指标体系时应该按照统计学的资料分类要求,使上下级指标具有一致性,使相同层次的指标间不雷同,使它们的外延不交叉,力求做到确保整个评价标准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的系统。使每个指标内涵清晰,相对独立。从理论上讲,评价指标越全面、越丰富、越完整,越能清楚的反映基层公务员的信息素养的结构体系。

本文使用yaahp 绘制层次模型非常直观方便,用户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问题上。在明确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依据以上五项基本原则,认真制定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模型。详见图1。

3.2 模型的说明

对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进行评价首先必须建立起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既能适应各种对象评价又能使评价系统从无结构向结构化转化,为评价问题提供的一种建模方法[3]。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信息素养评价问题是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问题,是解决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段等各种类型问题的决策分析的过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从对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评价的角度出发,结合层次分析法,通过查询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不论是从信息素养的定义,还是从信息到知识的学习中,信息素养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应用、信息培训、信息道德等几个方面,我们就从信息素养的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评价模型如图1,它分为三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措施层。

图1

4 分析结果

图2

从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来看:

1)信息道德权重最高,说明当代以大学生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基层公务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非常重视信息道德。

2)信息意识所占权重居于第二。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基层公务员对于信息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3)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基层公务员对对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但如何提高基层公务员的信息素养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5 信息时代对提高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的建议

5.1 改变观念、增强信息意识

基层公务员要充分认清信息活动的功能与价值,改变对信息技术与活动不赞同、不支持的态度,树立先进的信息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传播意识等后续环节,信息传播则是人类信息活动的中间环节,它在人类信息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能力

基层公务员的信息能力是全面的素质,对信息的准确辨别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没有对信息的准确辨别,就没有后面对信息的全面预测、合理整合和正确处理,也就使基层公务员的信息素养局限在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难以向更高的程度拓展。

5.3 建立基层公务员信息素养考评机制

机制是根本,建立领导干部信息素养考评机制是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重中之重和基本保障。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4]。制定信息素养评价制度、加强我国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评价与考核、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已成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时代要求,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考察领导干部素质的新视点。

[1]孙素华.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5).

[2]刘孝文.信息素养评价中的AHP 方法应用[J].现代情报,2006(10).

[3]宁德琼.AHP 在高校师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

[4]张军.论数字时代领导干部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J].理论探讨,2009(5).

猜你喜欢

公务员指标体系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篮球公务员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