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upply-Hub物流协同管理研究

2014-12-23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运作协同物流

劳 健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1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发展

经济全球化,物流作为新兴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相关数据显示,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源泉之一。近年来,随着企业壮大,连锁商业发展,高效物流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传统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对核心企业提出很高要求,面对众多供应商,管理成本高,效率有待提高。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利用专业管理技术,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谋取更好的发展平台。

物流运作过程中,普通存在“牛鞭效应”,导致信息放大,风险增加。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协同管理,实施高效率的集、配操作,可以控制物流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目前,我国企业Supply-Hub 物流协同主要停留在个别企业,社会上尚未推广,相关理论缺乏,导致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作用还没得到充分发挥。实际工作中,企业把Supply-Hub 中的“配”和“集”混为一体,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功能,有待进一步明晰。物流企业只承担简单的“集”、“配”工作,协同作用不明显,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Supply-Hub 物流协同模式简单,高效“集”、“配”模式仍待开发与完善。

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企业竞争表现为如何第一时间响应市场,满足客户变化的多样性要求。Supply-Hub 物流协同是新竞争环境下企业运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是集成化管理思想的集中表现,通过对物流实行有效的协调、控制、整合,实现“供-产-销”一体化运作管理。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是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通过物流协同管理,快速、准确获取信息,及时对市场作出反应,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等有机结合,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2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的突破口

2.1 确立Supply-Hub 物流协同战略关系

传统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双方为“买卖”关系,企业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双方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对立的。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库存或缺货现象。供应管理缺乏协调,存在重复或管理盲点。企业实施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加强对Supply-Hub 物流协同认识,转变观念,与合作企业建立“双赢”关系,利用信息共享,协调双方生产经营活动,建立高效集配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2.2 理清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

Supply-Hub 又称为Supplier-Hub、Materials—Hub(Center)、VMI—HUb、Vendor-Hub、集配中心等。广义的Supply-Hub 所指的就是“集配中心”,包括供应过程中的转运中心和分销过程中的配送中心。狭义的Supply-Hub 指在制造商基地或附近,建立用于存贮供应物资的场所或设施。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对运营主体资源整合要求较高,运营主体与参与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签订协议,全权负责供应商、制造商包括战略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承担具体物流业务,整合物流信息,协调各方资源。

目前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促进整个“供-产-销”协同管理,并已取得了很好效益。

2.3 明确Supply-Hub 物流协同利益分配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关系的建立,即意味着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形成。

为了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的企业参与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目的是充分利用合作各方资源,发挥自身核心优势,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利益分配合理与否,是保证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关键。企业之间开展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之前,首先分析参与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各方投入资源、承担风险、经营成本等,据此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此基础上,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对合作利益进行分配。

利益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质量优劣,威胁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成败。

2.4 实现Supply-Hub 物流协同信息共享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是建立“供-产-销”的集成管理过程,它将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因而,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是一个成员众多、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管理过程。要想提高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效率,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实现信息共享。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得交易优势,往往保留某些私有信息,致使信息在“供-产-销”过程中失真,产生“牛鞭效应”效应。

所以,Supply-Hub 物流协同信息共享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从战略层出发,加强对Supply-Hub 物流协同信息共享认识,从战术层实施信息集成管理。

3 构建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模式

物流运作是一个系统运作过程,完成一个物流订单,往往涉及到销售、生产、供应等多个部门,建立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可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Supply-Hub 一般设在制造商附近,按照协同管理协议集配管理物资,根据物资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收取相应费用的集成设施。如图1 所示。

图1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根据运营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模式:核心制造商集配模式、供应商(供应商联合)集配模式、第三方物流集配模式、第四方物流集配模式。应用过程中,以第三方物流集配模式、第四方物流集配模式为主。集配中心根据运营主体不同选址将有所调整。

运用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打破“供-产-销”一环扣一环传统物流运作模式,整合成员企业资源,供应链分工协作,有得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4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的效能

4.1 控制物流成本

现代企业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如何控制物流成本成了各企业追逐的目标。传统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时,只关注自身资源,致使物流成本管理效率低下。在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过程中,除了考虑企业自身资源,还将充分利用参与协同管理合作企业资源,通过协同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控制物流成本。

4.2 获得规模效应

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围绕集配业务展开,贯穿合作企业物流业务之间。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扩大经营管理规模,加强对产供销过程的集配管理,降低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从而实现Supply-Hub物流协同管理“1+1>2”的规模效应。

4.3 实现信息共享

商品日益丰富,客户多变化要求不断提高,完成一个订单,所要涉及的物流环节、因素越来越多。企业为了获得集配优势,要求参与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企业在资源上、业务上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集配。通过信息共享,优化集配企业之间的物流资源,减少交易环节,提升集配过程的运作水平。

4.4 优化业务流程

体统物流管理各自为政,物流协调性差,产供销脱节,客户服务水平不高。实施Supply-Hub 物流协同管理,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界限,以客户为中心重新设置集配业务流程,进行集配流程再造,保证产供销环节流畅,减少重复环节,提高集配服务水平。

[1]梅晚霞,李善良.基于匹配的Supply-Hub 协同供应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12).

[2]桂华明,马士华.基于供应驱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龚凤美.基于Supply Hub 的供应链物流协同决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4]王彧.供应链环境下集配商运作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运作协同物流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