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武警船艇夜间安全航行

2014-12-23张建云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4期
关键词:船艇航速航行

张建云

(武警杭州士官学校船艇操纵教研室,杭州 310023)

武警船艇在夜间航行,由于能见度的急剧下降,不能及时掌握周围水域的船舶动态,安全航行的难度增大,容易发生碰撞、搁浅和触礁等严重海事事故。

1 武警船艇夜间航行的特点

(1)瞭望比较困难。夜间对目标的识别主要靠目标本身灯光,很难看清目标原体、类型及其真正动态。特别是当船艇在高亮度背景中夜航时,白色的桅灯和尾灯,其光色与背景光色颜色属性较为接近,如果航行船只较多,船只的实际灯光与水面的相互倒映、混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色光,从而改变原来的号灯,造成判断难度加大,甚至可能造成误判。

(2)掌控船位比较困难。武警船艇夜间航行时,由于能见度的大幅下降,原有的依赖视觉判定船位的方法受到限制,特别是在抗洪抢险任务中,由于洪水的冲击,可能出现原有航标消失或移位的现象,就有可能造成事故。同时,现有船艇装备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内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部分船艇缺乏雷达导航设备,使夜间航行船位掌控比较困难。

(3)避碰处置比较困难。夜航过程中往往只见来船的号灯(或轮廓),而看不清来船,很难及时确定其确切的航向。内河中相当数量的“夫妻船”往往只有一盏暗淡小白灯,个别的甚至不点灯,往往是“闻其声而未见其灯”。 再加上武警船艇大多航速较快,避碰应急处置时间短,这些都给识别判断、避碰处置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 影响武警船艇夜间安全航行的因素

(1)物标的识别特征明显减弱。武警船艇大多担负守卫、守护和执勤等任务,任务所属水域大多位于港口(锚地)附近,来往船只较多,特别是旅游船只,炫丽的灯光与岸上的各种景光灯交错辉映,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极易出现错觉疲劳。特别是通过大桥或其他重要航道时,可能出现航标被遮挡或航标灯质被压制难以识别等现象,极易造成船艇长判断失误,从而引起严重事故。

(2)少数航道通航环境较差。部分航道由于管理不够严格,存在小型船舶违规行驶、侵占航道和堵塞交通等现象,尤其是夜间采砂船及捕鱼船无规律的经常移动,且数量多,严重阻塞航道。而地方船舶和个体船舶的数量正逐渐增加,这些船舶老旧,适航性能差、超载等,都给通航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而武警船艇夜航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极易发生海事事故。

(3)武警船艇人员装备的限制。一方面是人员专业训练水平不够,夜间航行能力较差。平时没有按照训练大纲的规定落实夜训,或者在训练过程打折扣、走形式,对《内河避碰规则》、《分道航行规则》等规章制度不熟悉,一旦跨水域夜间航行,容易发生海事事故。另一方面是少数船艇船况较差、装备落后,缺乏现代技术的观察和通信设备,为航行安全埋下了隐患。

3 保障武警船艇夜间航行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1)严格正规瞭望。正规的瞭望是避免船艇碰撞的前提,没有瞭望就没有安全。武警船艇在夜间航行时,为确保瞭望正规应做到:一是科学合理地安排视觉和听觉瞭望人员。船艇长应指挥航海、枪帆专业的所属人员加强对船首向左右各30度范围的视觉瞭望。根据当时能见度和航道的复杂情况,在船艇的不同高度和角度派出瞭望人员,并按照重点角度重复五度的方法进行“双保险”。同时要严格落实灯火管制度措施,保持舱面的相对安静。二是要善于充分利用船艇上的技术装备。要发挥导航雷达、甚高频通信、GPS/北斗等技术装备的作用,并将现代技术装备的运用与传统的视听觉瞭望有机结合,确保及时获得船艇远、中、近不同距离范围内的相关信息,为指挥员作出合理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三是特别注意机动渔船和小型摆渡船。机动小渔船和小型摆渡船(在锚地为锚泊船提供摆渡功能的小船)是武警夜间航行安全的主要隐患。一方面是这些机动小渔船和小型摆渡船本身船只较小,在运用技术手段瞭望时,其对雷达回波的反射性能较弱,风浪较大时其回波很容易被淹投,造成目标没有被发现。另一方面,这些机动小渔船和小型摆渡船按章航行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随意“抄船头”违规航行,有些渔船可能处于漂泊、在航、锚泊等状态,有的点了灯,个别没有点灯,自身基本没有任何助航仪器。武警船艇与之轻微碰擦,就有可能造成其沉没的严重事故。

(2)正确理解和控制好安全航速。夜间发生的海事事故都少不了与船舶的航速过高有关。作为武警船艇,正确理解和控制好安全航速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正确理解安全航速。安全航速究竟为多少,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内规》中并没有一个量的标准,而是 “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因此,要结合当时任务水域的水流、航行密度、航道宽度和港章规定,科学合理地确定船艇的航速。二是要摒弃特权思想。有些船艇指挥员在夜间航行中,总是有一些“我是武警船艇我怕谁,高速航行理所应当”的错误思想作怪,似乎在港口主动降速或避让是一种“无能、示弱、水平差”的行为。更有个别船艇长存有侥幸心理,主观臆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船,有指挥他船的思想。其实这些特权思想往往就是事故的温床。遵守港章和各种规则的规定是每一艘船舶的基本准则,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确保航行安全。三是要正确处理安全航速与履行任务的关系。夜间航行执行任务往往是比较紧急的任务,时限性要求高,极易造成船艇指挥员忽略安全航速的概念,一昧地采取高速甚至全速航行,而一旦出现突发性的意外情况,船艇无法在近距离内停住,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更谈不上任务的完成。因此,船艇夜间航行时,采取安全航速是保障航行安全的前提,也是确保任务完成的基础。

(3)加强训练提高夜航能力。武警船艇要提高夜间航行能力,打牢完成使命任务的基础,其关键在于抓好平时的夜航训练。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从根本上摒弃“我是武警船艇我怕谁”的错误思想,加强夜间航行训练的组织领导,落实“三项规定”,即没有经过夜间航行训练的人员不得上岗、夜间航行训练不达标的船艇不得夜间航行、夜间航行训练不合格的人员(船艇)不得评先评优。从根本上纠正人员的错误思想,为切实提高训练积极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按纲实训。船艇夜间航行训练是船艇训练的必修课,必须坚持训练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的“四落实”。要结合使命任务从难从严进行训练,按照港岸集训(单兵训练)、单艇训练和编队训练的步骤依次展开,单兵训练不合格不得进入单艇训练,单艇训练不合格不得进入编队训练。同时,特别是要结合抗洪抢险实战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将浅水区航行、高洪水期航行、航标移位或航标消失等情况有机结合,将视听觉瞭望和船艇现有装备的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船艇长与船艇部门(班)人员的协同训练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严格考核标准与纪律,切实提高船艇综合夜间航行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尤其注重提高船艇指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武警船艇在夜间航行时,面临突发意外情况若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可通过借助军地院校的模拟操纵系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请老船长进行传、帮、带等方法提高船艇指挥员的战场环境、战场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装备保障。要结合使命任务水域特点,对现有装备器材进行完善和补充,制定各种预案。特别是没有装备导航雷达的船艇应予以配备,对雷达使用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夜间航行的船艇观察能力。

总之,做好船艇安全夜航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通过扎实的训练稳步提高。只有强化各级责任心,针对船艇夜航的特点,严格训练和管理,完善各类措施,才能确保船艇夜间航行的绝对安全。

[1]毕星,翟丽等.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4-89.

[2]王小金.船舶安全夜航探析[J].水运管理,2001(12).

猜你喜欢

船艇航速航行
提升全回转港作拖轮航速的有效途径
考虑浮绳联结的双无人船艇系统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到慧骃国的航行
水下拖曳航行器水动力和拖缆姿态仿真分析
海洋美景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江龙船艇探索清洁能源船艇有哪些亮点?
低速水面目标航速精度分析及精确解算
潜艇
江龙船艇创新能力突出的船艇制造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