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采高综采面初采过薄基岩富水区安全开采探讨

2014-12-23周廷扬杨汉宏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4期
关键词:矿压基岩顶板

周廷扬,杨汉宏

(神华集团煤炭生产部通风处,北京 100011)

1 概况

220综采面位于22煤二盘区,工作面推进长度4850m,工作面长度305m,煤层厚度4.45~5.97m,平均5.4m,设计采高5.4m,煤层结构简单,属稳定型煤层,工作面两巷道对比运输巷普遍高于回风巷,最大高差8.0m。工作面开切眼至推进方向100m内上覆基岩厚度为12.8~30m,松散层厚度约为10~30m,无断层等构造影响。初采期间主要受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水的影响,靠近回风巷侧区域为富水区,开采时易发生溃水溃沙。

2 前期准备

为保证220综采面安全初采,在工作面开采前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工程,主要包括:提前疏放水、施工地表水文观测孔、施工顶板注浆加固工程、强制放顶、优化工作面排水系统和储备应急物资。

2.1 提前疏放水

为确保220工作面安全开采,防止溃水溃沙事故发生,共在该工作面区域施工探放水孔206个。截止至2014年5月10日,最大单孔涌水量为106.7m3/h,最大探放水量为438.2m3/h,钻孔涌水量降低为4.9 m3/h,累计泄水量为306859m3,为220工作面安全开采奠定了基础。

2.2 施工地表水文观测孔

220工作面水文观测孔主要布置在地表三元沟附近,主要为观测三元沟区域含水层水文变化情况,因此,截止至5月20日,220工作面推过H152、H155和H156观测孔,其含水层水已疏放完,而其距离220工作面推进位置较远处,初采期间观测孔水位变化不大。

2.3 施工顶板注浆加固工程

从初采情况看,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26m位置时,119、120、126~128支架间有微量滴水流沙现象,对工作面正常开采无影响,其余区域未发现流沙现象。由此分析,本次注浆具有一定的作用。

2.4 强制放顶

在开切眼距220运输巷87m至107m未注浆段的10#(34m)、11#(28m)强放孔及距运输巷177m至197m已注浆段的一组强放孔按照原方案进行装药放顶。

3月26日在220工作面开切眼完成放炮,顶板基本全部垮落,支架后方充填严实。截止至4月4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已经结束,正常生产,表明强制放顶效果良好。

2.5 优化排水系统

220工作面原两条巷道总排水能力为452.4m3/h。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排水能力应大于最大涌水量1.2倍。按照最大涌水量388.9m3/h计算,工作和备用水管合计排水能力应不小于467m3/h,原有管路不能满足需求,必须进行优化。

2.6 储备应急物资

为防治220工作面溃水溃沙及地面塌陷,备齐所有应急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工作面和两巷道内物资;水泵、开关、闸阀;地面添堵物资;防灾救灾材料。

3 初采期间矿压规律

3.1 现场矿压显现特征

当220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30m时,95~150#支架区域来压,来压强度和范围均增大,支架阻力平均5395kN,峰值达到7182kN,工作面未出现漏矸、片帮等现象,除165#支架至机尾、机头至45#支架,其它区域对应地表均已塌实。

当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54.5m时,工作面来压范围扩大,20~150#支架均来压,工作面存在漏矸、安全阀开启等来压特征,支架阻力平均5378kN,峰值为8432kN,地表沿工作面倾向塌陷高度1m。

3.2 矿压规律分析

(1)老顶初次来压。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25m时老顶开始来压,来压范围50~150#支架,来压持续13m,来压段支架平均阻力5604kN,峰值达到8015kN,老顶初次来压步距38m。老顶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165#支架至机尾、机头至45#支架架后悬顶。

(2)第一次周期来压。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40.6m时,工作面30~160#支架来压,来压段平均支架阻力5951kN,峰值达到8744kN,工作面出现漏矸、飓风等来压特征,安全阀开启率达到14%,工作面架后基本垮实,来压持续12m,来压步距16m。

(3)第二次周期来压。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54.5m时,20~160支架来压,来压段平均支架阻力5656kN,峰值达到8431kN,工作面出现漏矸、飓风等来压特征,安全阀开启率达到11.2%,支架后方全部垮实,地表出现大面积塌陷,本次来压持续9.5m,来压步距13m。

3.3 基岩厚度对矿压影响分析

通过220工作面初采期间矿压观测分析,基岩厚度变化对工作面矿压规律影响明显。根据矿压观测可知,当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开切眼40.6m时,工作面靠机头侧40~70#支架区域顶板来压,来压期间支架阻力峰值为8744kN,该区域来压持续长度约为11m。

4 结论

(1)前期准备,结合实际对强制放顶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达到更好的放顶效果,井下注浆加固薄基岩区域对防治溃沙起到一定的作用。

(2)220工作面老顶初采来压步距38m,来压持续长度为13m,来压平均支架阻力为5604kN,压力峰值为8015kN。老顶初次来压时,顶板并未垮落充分,当第一次周期来压期间,顶板充分垮落。

(3)通过对220工作面前期矿压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基岩厚度变化对初采期间工作面矿压规律影响明显。基岩厚度变化导致了工作面来压步距、来压持续长度和来压支架阻力的变化。

[1]陶志勇,任艳芳.薄基岩浅埋深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实测分析[J].煤矿开采,2009(03):93-94.

[2]马立强,张东升,刘玉德等.薄基岩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技术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1-5.

[3]杨本水,窦家环,赵强.薄基岩浅埋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技术[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04):19-21.

猜你喜欢

矿压基岩顶板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浅谈轨道车辆内装中顶板安装的常见问题
论深井矿压开采技术浅析
煤矿回采工作面矿压和顶板管理
基于微型相似模拟架的矿压实验教学研究
膏体充填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及结果分析
中央凸起南部基岩内幕成藏条件研究
七煤顶板离层界限值的确定
二期围堰基础惟幕灌浆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