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润滑油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2014-12-23严寿江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4期
关键词:母液基础油乳剂

严寿江

(盐城联孚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01)

浅析润滑油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严寿江

(盐城联孚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01)

抓好润滑油品生产技术的质量控制,把优良的产品质量保证建立在持续不断的把握企业内部生产和技术管理优势上,永不停步的改进,从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使一次合格率在中高端润滑油产品中得以提升。本文论述了润滑油生产质量的控制技术主要表现在运用质量管理的工具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规范、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添加剂加入顺序的控制,以期提高中高档润滑油产品的一次合格率。

润滑油;润滑油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1 运用质量管理的工具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规范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所有进程,便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达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依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运行。TQM环境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需要运用到许多工具。在润滑油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活动,我们同样可以把质量管理的方法如美国戴明循环法,注重生产现场质量波动情况的分析,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几个阶段不断地发现问题,特别是关键问题,并加以解决;对工业润滑油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卓有成效的控制,提高润滑油生产的质量水平。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加强了高档润滑油的生产工艺改造,对灌装设备和生产装置加快了购置的速度,并推出注重技术创新的手段,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关注现场的计量和包装类原有投入和新购的验证,加强对生产润滑油制品的工艺操作和质量控制的分析操作和控制,对现有灌装设备和加工润滑油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出现不合格油品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以提高油品的一次合格率。在生产现场,对不合格品所占比重较大这个问题,我们用因果图分析,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提高。

对因果图中分析出的操作工未能严格执行操作工艺要求问题,我们加强了生产现场的技术指导和对操作工的技术培训,同时与公司工会取得联系,开展操作比赛考核;对油品设备和生产高档润滑油不合,我们及时进行了高档润滑油系统流程改造,加强了基础油和产品罐工艺流程的调整,添置分析仪器,对在用的量具和检具进行了全面校验。为了做好实施,我们按照基础油的理化性质和成品油性能的要求,在组织润滑油生产时,选择最恰当的基础油进行生产配比,确保润滑油品的一次合格率呈高的趋势。这些质量活动取得效果后,我们及时的进行了总结和措施巩固,使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进入了良性的持续改进阶段。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重要原料,所占比例达99%以上,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好坏。在生产实践中,假如基油分抗乳化值过大时,由过大的分抗乳化值所孕育的产品抗乳化值也会过大。因此,该润滑油的基础油进行入厂检测应该设置为关键质量控制点是完全必要的。在生产中,基油要选择抗乳化性优异的,不然抗乳化性不良容易出现油品不合格。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按照既定的配方制造的油品适时采集样品检验,抗乳化合格,然而一天后再来分析这个样品,我们会发现它又不合格了。加一些抗乳剂在油品里,立即采样分析发现分析结果是合格的,不过几天后我们对这一批次油品再检验分析,它又出现了不合格。更使人头疼的是生产的油品样品只是放在那里两到三小时,再进行分析不合格的抗乳化又出现了。抗乳化性指标忽高忽低的反复,让人难以把握。如果不重视这种现象,就会在不经意间让这种产品流入市场。出现了这样的质量波动性大产品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是这其中的主复合剂的质量波动对油品的影响很大。复合主剂在进行复配时,因为不同工艺和不同生产现场情况的存在,实践中复配的抗乳化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表现在抗乳剂在包装桶内有个别沉降和复配的抗乳化剂比例偏低。假如这批复合剂流入生产现场被用来生产润滑油或再遇到其他不可预测的情况,现上述抗乳化回升现象就很容易产生。由于复合主剂的非同一批次的影响进程是繁杂的,重要的是以复配工艺和生产现场的波动为主。复配的抗乳剂事实比例多是不一样的,偏低的复抗乳化剂比例,存在于部分批次复配中,或包装桶内抗乳剂有沉降,继而碰到其余的不利因素,这一批次的润滑油的使用,容易出现上升的抗乳化现象。附加不同类型的抗乳剂来提高其抗乳化性能、不再加入与复合主剂匹配的抗乳化剂是解决这类情况的良药,如其不然就会出现同类抗乳化剂过量,降低其抗乳化性能。实际上,抗乳剂及加剂量多少需要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析和确定。毫无疑问,我们应当要求供应商采取措施保证复合剂复合质量要求,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复合剂由供应商提供的入厂必须报检,抗乳化性、液相锈蚀(合成海水)两项指标必须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能流入生产现场。

3 添加剂加入顺序的控制

润滑油制备进程的添加剂不妨按照次序加进:最初,经把复合主剂、抗乳化剂用轻基油分别稀释成母液装入母液罐里面,接着母液送进调合罐。我们优化了这种方式,主要优化措施是:首先将基油在调合罐里组分,打开蒸汽加热时的液面达到所述蒸汽温度的高度,进而打开脉冲搅拌,然后开始加入抗乳化母液,用基油的适量冲洗管线,然后添加复合主剂母液,和冲洗管线一样,加基油的适量,最后加入其他助剂剩下的基油组分。将一个小的剂量的抗泡剂最后加进去,原通过罐顶一次性泵入,现在改为使用微计量泵缓慢送进进料管线,由DCS进行进给速度控制,就像打“吊滴”样用其他原料和抗泡剂混合在一起。

搅拌方式如何决定了复合剂母液、抗乳剂母液的加入顺序。实践中我们一般先放进抗乳剂母液,再放进复合剂母液,可使其免于沉于罐底,产品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适量基础油能够对几种添加剂进料的间隙进行清洗,避免因为部分浓度太高使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功能下降。

实际生产表明,上述过程优化控制措施,确保了高品质油品抗乳化稳定合格,效果很好。

[1]郭国进,陈芝茂,吴霞.涡轮机油质量控制关键点探讨[J].润滑油,2012(06).

[2]钟文华.润滑油调合生产管理及关键点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严寿江(1962—),男,江苏盐城人,中专,研究方向:润滑油生产工艺和质量。

猜你喜欢

母液基础油乳剂
南苏丹1区原油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筛选评价及应用
铸铁热母液洗涤塔在煅烧系统上的应用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老化油聚醚破乳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含锂母液膜过滤浓缩实验研究
头孢他啶母液冷冻浓缩技术研究与应用
虾青素干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茂名石化成功试产高黏度指数HVIⅢ + 4 cst 润滑油基础油
供应过剩致润滑油基础油利润下滑
欧洲基础油市场格局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