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4-12-2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客源地环城空间结构

盛 见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03〕

一、问题提出

旅游空间结构是指由于人类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空间结构关系,是一定区域内旅游要素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研究旅游空间结构,探明旅游空间结构模式,能够为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现有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大都立足于大旅游角度,很少从具体旅游业态角度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的规律和模式。

乡村旅游作为新型旅游业态,具有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其空间结构关系更为复杂,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如何有效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明确开发时序和重点区域,科学谋划空间布局,成为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结合乡村旅游客源地的市场需求,找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尝试提出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模式,期望为乡村旅游空间规划和开发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二、研究回顾与评述

多年来,虽然直接研究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文献较少,但是,由于乡村旅游游客来源主要是城镇居民,其客源地主要是各类城市,那么以城市为中心,关于“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 BAM)”的研究[1],实际上成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依托。

西方学者也曾涉及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研究。Clawson和Knetsch提出了大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三个圈层模式:在距离都市较近的乡村游憩地(即中间地域)修建娱乐公园、郊野公园、农村博物馆和主体公园,而在距离都市较远的地区(即资源导向型地域)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城市野营公园、狩猎场等[2]。Gunn提出在都市外围存在都市带、郊区带、乡村带、偏远带的环城市旅游空间模型。Ball观察到,在大伦敦外围形成了环形游憩带。

20世纪末,中国城郊游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出现了对居民近程游憩活动的研究。1999年,吴必虎提出环大城市游憩带理论(ReBAM),后来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将Re-BAM 修正为ReBAC。ReBAC(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ities)强调了City(城市)的普遍意义,不再仅仅强调大城市;党宁提出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的四圈层模型和四个时空演变阶段。[3]环城游憩带理论对游憩带的整体结构、形成机制、演变趋势、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形态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苏平、胡勇、宋雪茜、彭顺生、乔海燕、周杰、吴必虎、朱波等人分别对北京[4]、南京[5]、成都[6]、广州[7]、西安[8]、济南[9]、杭州[10]、重庆[11]等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城游憩带理论进行了检验。

在“环城游憩带”(ReBAC)研究基础上,近几年,直接关于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逐步增多。

卢亮、陶卓民从农业旅游空间布局角度,围绕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模式及其演化规律等方面,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12]范春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借用景观空间形态,对乡村旅游区的空间规划及其演变进行了探讨,指出乡村旅游区空间规划重点要做好景点斑、风景(交通)廊、环境基、周边缘四要素的静态设计以及内部连通演变机理安排[13],为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揭示了一个景观生态路径。秦学集中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及其优化,指出在全国中观层面,构建区域性乡村旅游空间体系,并给出供给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两种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14]。李晓琴、覃建雄、徐清[15]运用点—轴系统理论,分别对成都市、宁波市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张传时从大都市城郊休闲产品配置角度,结合大量国内现有研究,总结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大都市城郊休闲产品空间配置模式:“同心圆”空间模式下的休闲产品配置模式,“星系”空间模式下的休闲产品配置模式,“长藤结瓜”空间模式下的休闲产品配置模式。[16]

总体而言,与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相比,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较少,还不够深入,无法直接指导乡村旅游特别是大区域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和产品开发,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研究主要拘泥于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布局,而对大量非环城乡村旅游布局模式研究较少;(2)现有研究主要是一个具体城市区域或一个具体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布局研究,很少在一个大区域范围内(一个省区或跨省区)研究乡村旅游总体布局;(3)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乡村旅游目的地角度研究乡村旅游布局,而没有将乡村旅游置于乡村旅游系统中,与客源地、旅游通道、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结合起来,从乡村旅游供给和需求两大方面研究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和布局;(4)现有研究很少从乡村旅游供给和需求角度,深入研究客源地、旅游通道、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和演化机制,从而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具体提出多种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三、构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1.相关概念及内在机制

首先区分乡村旅游布局和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乡村旅游布局是区域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经常使用的概念,是从乡村旅游资源(目的地)的角度,研究乡村旅游点分布、聚集和演变情况,很少与客源地、旅游通道结合起来,往往不能科学地说明空间布局。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是乡村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指游客乡村旅游活动中客源地、目的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空间相对格局及其空间相互作用,是乡村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或空间表现。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是从乡村旅游需求和供给或者出游力(emissiveness)和吸引力(attraction)两大方面研究空间结构的,包含了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三个系统影响乡村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多种地域因素。显然,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更科学地反映了乡村旅游布局的形成、发展和空间演变。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内在机制主要体现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需求与供给或出游力与吸引力的相互关系。Greer和Wall曾提出旅游土地利用与客源地距离变化的一般模式。[17]他们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角度来观察用地变化。在不同的旅游活动供需关系中,随着距离(或旅行时间)的增加,各自的需求下降而供给增加,形成“到访圆锥体(coneof visitation)”,在圆锥体的顶端区域内出现用地密集区域。距客源地越远,土地级差租金越低,所以乡村旅游用地就可以大幅增加,游客获取乡村旅游效用供给增加,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也随着增加。因而乡村旅游用地的增加可以间接引致乡村旅游供给或目的地吸引力增加。根据Greer和Wall模型,本文尝试给出乡村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供需关系。

2.搭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模型

孙根年根据KnetschJL观点,给出一个客源地—旅游通道—客源地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型[18]。客源地断面包括人口、人均收入、闲暇时间、居民文化水平、旅游偏好及客源地社会经济状况等;旅游区断面包括资源丰度及引力、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水平、旅游安全保证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旅游通道断面主要涉及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离、交通状况及两者之间的认知程度等。

图1 国内大区域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模型

实际上,孙根年旅游空间结构模型属于单一客源地——客源地之间出游力和吸引力相互作用模型,不能反映大区域范围内多种对应关系的旅游空间结构,无法直接用于空间结构分析。借鉴孙根年需求和供给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结合乡村旅游特征,笔者尝试提出在国内大区域范围内,多个客源地、多种旅游通道、多个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分析模型(图1)。

第一,乡村旅游客源地主导型空间结构。在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距离较近的情况下,由于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是收入较高、工作较紧张、有闲暇时间、文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所以大城市居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去大型旅游景区旅游的游客就成为乡村旅游主要客源,相应地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和大型景区等客源地周边近距离区域范围内,在满足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就能够形成环大城市、发达地区和大型景区的乡村旅游圈(带),这是目前国内最为常见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这种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主要是由客源地或需求市场地空间布局决定的,是客源地主导型或需求主导型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

第二,乡村旅游目的地主导型空间结构。在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距离较远,超出客源地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距离和时间阀值的情况下,只有目的地旅游吸引力足够大,足以克服远距离带来的时间和距离成本,才能出现远距离乡村旅游活动。在交通良好条件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足够大,一般是在如下三种情况下出现的:(1)乡村旅游单体资源旅游价值高,能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2)多个乡村旅游资源聚集在一个地区,形成乡村旅游聚集片区,产生吸引力集聚叠加效应,如北京市将资源相近、环境相同、地缘相连的乡村旅游点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沟(带)一品”[19];(3)乡村旅游点出现在自身吸引力较强的自然或人文生态带上(如太行峡谷、南水北调干渠、京杭大运河古河道、茶马古道等),能够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这种主要由乡村旅游目的地(资源)分布状况产生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是目的地主导型或供给主导型乡村旅游空间结构。

第三,潜在的乡村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有三种情况:(1)随着客源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也在扩大,原有景区因设施和服务不断提高而吸引力增强,环城、环发达地区和环景区乡村旅游圈半径在扩大,同时大城市数量增加,新景区出现,从而潜在的客源地转换为现实的客源地。(2)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一些潜在的客源地和目的地可以变成现实的客源地和目的地。(3)随着客源地经济社会发展,单个乡村旅游点吸引力不断增加,更多乡村旅游点开发出来,并形成集聚效应,潜在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旅游目的地。

3.六种国内常见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根据上述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模型,本文归纳出六种国内常见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表1和图2)。

表1 六种国内常见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根据上述表格,给出六种国内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图(图2)。

四、河南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分析

根据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和六种常见空间模式,结合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提出河南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开发时序和重点区域,优化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科学谋划空间布局,实现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图2 六种国内常见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1.模式选择

从客源地分析,客源地分布是决定现阶段河南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关键,是河南乡村旅游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相对于巨大的乡村旅游供给潜力而言,河南省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化和收入水平都比较低,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地区,作为客源市场集聚的大城市区位以及作为乡村旅游临时客源市场的大型景区区位,成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布局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从旅游通道分析,近年来河南高速公路、高铁和民航发展较快,交通通达性较好。依托居中的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正在构建以铁路、民航、公路为主体的全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这将大幅度提升河南省乡村旅游的通达性,能够满足远距离乡村旅游交通要求,使目的地主导型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成为可能。

从目的地方面分析,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和生态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供给潜力巨大,并且价值较高,分布广泛,产业基础较好,旅游资源各具形态,有呈聚集之态的,也有以点状存在的,更有与自然人文生态相伴而生的。三种国内常见乡村旅游目的地主导型空间结构模式在河南都存在。河南省主要存在环大城市、环大型景区、高价值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聚集片区和自然或人文生态带等五大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2.模式分析

(1)环大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第一,由于客源市场大、距离较近、交通便利,河南环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郑州建成区常住人口已突破500万大关,副中心城市洛阳常住人口达到350万,双双进入了全国特大城市行列,安阳、开封、平顶山、新乡、商丘、焦作和南阳7市市区人口超过50万人,信阳、漯河、许昌、濮阳、鹤壁、驻马店、周口、三门峡和济源9市市区人口超过20万人。在省定26个城镇化重点县(县级市)中,巩义、项城、固始、潢川等市区(或县城)人口超过20万人,成为中等城市。河南正在实施“百村万户”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首批入选的1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中,环大城市的占总数的23%。第二,环大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43.8%,未来5年将以2%的速度递增。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到2020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6%以上,作为乡村旅游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总量在不断增长,河南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将越来越大。

因此,环大城市布局和发展乡村旅游,是河南省优先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空间,是河南首要的空间结构模式。

(2)环大型景区空间结构模式。河南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大型景区较多。截至2011年,5A级景区10家,4A级景区74家,3A级景区113家。大型景区绝大部分在广阔乡村,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优美环境、核心旅游吸引物、便利的交通、大量客源等条件;同时,乡村旅游也为大型景区提供具有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购物和农业休闲等服务,成为大型景区的补充和配套,因而其形成乡村旅游的环大型景区圈层分布格局。在河南省百村万户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首批1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中,分布在大型区周边(或在景区范围内)的占25%,所占比重居首位。因此,环大型景区布局和发展乡村旅游,是河南省又一优先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空间,是河南省重要空间结构模式。

(3)高价值乡村旅游点空间结构模式。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在册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景点达28168处,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资源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露天博物馆”。这些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且富有独特性,为形成高价值乡村旅游点提供了资源基础。同时,依托位置居中的区位优势,快速发展现代综合交通,将大幅度提升河南乡村旅游的通达性,为乡村旅游创造优越交通条件。

河南有不少乡村旅游点虽然远离大城市和大型景区等客源地,但其资源独特且价值高,加上便利的交通,为河南省形成多点分散分布的高价值乡村点旅游空间模式创造了良好条件。河南可选择若干个资源价值高、名气大、交通便利的乡村旅游点(10个特色镇和10个特色村),(表2)按照乡村旅游标准,重点打造,使其成为高价值乡村旅游结构模式的示范组合。

表2 重点培育20个高价值乡村旅游点的空间结构示范组合

(4)乡村旅游聚集片区空间模式。在远离城市和大型景区的地区,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资源相对集中的片区,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明确主题,集聚旅游要素,延伸产业链,塑造品牌,构建产品丰富、产业结构优化、功能配套、集聚效应显著、带动作用凸显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形成典型的供给主导型乡村旅游空间模式。(表3)

(5)自然或人文生态带空间结构模式。河南是生态资源大省,山川河流、森林湖泊较多;河南又是文化资源大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为自然或人文生态空间结构模式的存在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河南较大的自然或人文生态带上,远离大城市和大型景区,可列出若干重点区段,作为自然或人文生态带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示范组合。(表4)

表3 重点培育10个乡村旅游聚集片区的空间结构示范组合

表4 重点自然或人文生态带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示范组合

五、结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围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从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三个方面,尝试搭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并总结出国内乡村旅游常见的六种空间结构模式。结合河南实际,选择并运用其中五种模式,对河南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依托客源地,选择环大城市和大型景区周边重点培育乡村旅游带,成为河南乡村旅游重点发展区域。这里起步较早,产业基础好,也是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的区域。(2)依托目的地,根据资源价值状况和分布状态以及交通条件,选择高价值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聚集片区与自然或人文生态带的乡村旅游点,将其培育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区域。

[1]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为例[J].地理科学,2001,21(4):354-359.

[2]Clawson M,KnetschJL.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g Univercity Press.

[3]党宁.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4]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23(3):403-410.

[5]胡勇.南京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6]宋雪茜,黄萍.成都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7(3):204-205.

[7]彭顺生.广州市民居民环城游憩行为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1):53-57.

[8]乔海燕,杨丹艳.环城旅游带(ReBAM)的开发模式研究:以西安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2):63-65.

[9]周杰.济南市发展环城游憩带的SWOT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12):115-118.

[10]吴必虎,伍佳,党宁.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市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2):27-31.

[11]朱波,冯维波.重庆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及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382-386,414.

[12]卢亮,陶卓民.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研究[J].商业研究,2005(19):171-173.

[13]范春.基于斑—廊—基—缘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理论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6):30-34.

[14]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6):716-718.

[15]徐清.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6):1043-1046.

[16]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7]Greer T,Wall G.Recreational hinterland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In Wall,G.(ed),Recreational Land Usein Southen Ontario[M].Department of Publication Series No.14,University of Waterloo.1979:227-245.

[18]孙根年.论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人文地理,2001(4):2.

[19]北京市旅游局.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客源地环城空间结构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环城旅行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基于大数据的吉林省旅游国内客源地量化分析
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评估
——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边缘地旅游客源地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