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中兽医药发展之困

2014-12-20王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兽医学中兽医兽药

文│王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畜牧兽医局)

期待国家能把中兽医药学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期待兽医人员能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现代新中兽医药学之路。

目前,我国中兽医药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如何解决中兽医药发展瓶颈问题,转型发展中兽医药事业,科学利用天然中草药,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健康畜产品,缓解食品安全问题带给公众的压力,其途径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一、现状及困境

1.中兽医后继无人濒临失传。中兽医学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没有多年系统的潜心苦学是很难有所作为的,目前的状况是:具有丰富诊疗实践经验的中兽医老前辈大多在乡村且相继去世,而喜爱中兽医学的人员高校毕业后,没有了跟师学艺的机会。据笔者实际了解当地情况:20世纪70年代老中医已全部去世,80年代乡镇兽医站学徒中,利用中兽医诊疗疾病有所建树的80%都已离岗退休,有的因经济困难,在人用药店坐诊以贴补家用。畜牧兽医部门没有专门从事中兽医诊疗疾病的平台,发展遇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传承受到极大阻碍,青黄不接,已经到了雪上加霜、濒临失传的地步。

2.中兽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中兽医药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后劲不足。企业生产中兽药产品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生产,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政府扶持力弱,有限的运转资金很难投入到研制生产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兽药产品,加之兽药市场混乱,中兽药产品剂型单一、质量不稳定等原因,无法形成规模和品牌,造成中兽药在市场竞争中疲软无力。

二、困境原因分析

1.政策原因。国家将中兽医学列为兽医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造成各高校中兽医专业相继被裁或减少了中兽医学的教学课时,爱好中兽医专业的学生无法更系统地学到中兽医理论知识。加之各级主管部门忽略发展中兽医药技术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造成了中兽医学科与中兽药产业缺人才、缺技术、缺经费的状况,中兽医药学人才培养堪忧。

2.市场原因。纵观兽药市场,据了解,按销售额计:饲料添加剂约占50%,治疗药占40%,生物制品占10%。在治疗药中,抗菌药占约50%,抗寄生虫药占30%~40%,其他药占10%~2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导致只有40余家中药材GMP企业生产动物用的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少、设备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动物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更有不良商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重效益、轻质量,在中兽药制剂产品中蓄意掺假,欺骗用户。市场原因造成了中兽医药生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动发展。

3.畜牧业发展原因。一是饲养结构的转变。千百年来中兽医擅长的是医马牛等大家畜病,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中小畜禽得到了快速壮大,马的数量已屈指可数,作为农家之宝的耕牛也已向肉牛、奶牛产业方向发展,饲养结构的改变显得中兽医已无用武之地。

二是饲养方式的转变。畜牧业发展已由千家万户的传统散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改变了“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的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畜禽的商品化规模化,从中兽医角度来说,那种一头一只医治的个体防治模式就显得难以适应了。

三是饲养种类的改变。目前饲养的种类已不只是传统的六畜,人工养殖的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越来越多,各种动物都有促进生长和疫病防治等各种问题,可中兽医在这方面接触的少,需要进一步试验探索,导致中兽医事业的衰败。

三、转型发展的紧迫性

1.迫于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压力。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期望绿色、健康畜产品的呼声愈来愈高,因而从源头抓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生产,力图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化学合成饲料添加药,科学开发运用天然中草药来防治动物疾病,是保障食品安全行之有效和安全经济的途径。而我国是中兽医药的发祥地,中草药资源富集,成本低廉,只要使用得当,促进畜禽营养吸收有显著效果,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对促进畜禽增长也有明显的功效。

2.迫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压力。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中兽医学中“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扶正与驱邪是治病法则之一。扶正即补充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如补气药党参、黄芪、甘草等,补血药当归、阿胶、何首乌等;祛邪即祛除积滞在畜体里的各种致病因素,通过利尿、通便、发汗等作用而逐邪外出,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据资料显示,猪高热病是由几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用疫苗免疫预防效果不甚理想,猪群一旦发病则迅速死亡,西药治疗收效甚微,而运用中兽医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施以中草药治疗,以培养机体的正气,增强其抗邪能力,则会明显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比单用生物疫苗效果更好。

3.迫于动物疑难杂症治疗的压力。中兽医学历来以治疗疑难杂症而见长,如家畜内伤杂症、中毒症、温热病及母畜难产、缺乳、不孕、胎死不下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均彰显出中兽医学独特的优势。现代养殖业中一些特殊品种畜禽的治疗价值远高于其死亡后的残余价值,同时中兽医治疗以医术巧、疗法易、效果好而著称,非常适宜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推广运用,仍然具有不可替代和急需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转型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中兽医事业也应与时俱进,在工作重心、对象、方式上及时调整转变,才能发扬光大中兽医药事业,传承民族精华,实现中兽医药学的现代化与标准化。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一是以大家畜为主要工作对象向中小畜禽乃至经济、观赏动物发展;二是个体防治向群体防治方向发展;三是防治普通病向传染病、寄生虫病方向发展;四是传统中兽医向现代中西兽医结合方向发展;五是单纯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向保障绿色动物性食品生产方向发展;六是传统纯中草药向中药-西药、中药-生物制剂等模式的现代中兽药方向发展。

五、转型发展对策探讨

中兽医发展既有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中兽医药事业能否重振昔日雄风,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仍然是政府政策的倾斜导向,健全中兽医药管理机制体质,培养人才,以注入必要的资金,推动中兽医药的科学研究,促进中兽医药学的普及和运用,充分发挥中兽医的优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激活中兽医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生命力。

1.政府层面。一是在基层成立中兽医协会。期望各级政府能把中兽医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中兽医药的保护力度,投入经费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兽医学奠定坚实基础。在基层成立官方的中兽医药协会,负责中兽医的教学科研、行业规范和中兽药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监督。

二是重视中兽药的科研开发。期望各级政府站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对中兽医药的安全、高效、无毒无害、无残留和不产生抗药性的这些优点进行重新审视,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中兽药企业的科研开发,为企业生产安全高效的产品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社会环境。

2.主管部门。期望从农业部到县级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内部均下设中兽医站(室)或中兽医小组,加强中兽医骨干业务培训力度。同时,建立中西兽药并存、并重的体制机制,把中兽医药、西兽医药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在乡镇畜牧兽医站或民间兽药门店建立相应的中兽医药服务体系,为动物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3.农业院校。中兽医药事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期望各级农业院校恢复和增设中兽医药专业,建立健全中兽医药学教育体系,培养中兽医药学人才。要采用现代集体教育和传承教育等多种方式,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建立临床教学基地。

4.生产企业。期望企业生产中兽医药产品考虑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要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疗效突出、高科技含量的新中兽药,这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通过与农业院校结盟,实现产学研互动,开展中兽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把产品和技术推向市场,打出品牌,实现中兽药的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兽医人员。中兽医药学要传承要发展,必须转型,新时期的兽医人员在运用现代兽医学为动物诊疗过程中,要重拾中兽医药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融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手段的诊疗方法,积累经验,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代新中兽医药学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兽医学中兽医兽药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