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回调有望触底

2014-12-19张立群

北方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大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张立群

市场需求趋稳,经济增速回调基本触底

市场需求对年度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2015年,消费、出口、投资需求的增长态势预计趋稳,据此可以判断经济增速回调基本触底,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略高于7%。

世界经济呈继续恢复态势,尽管存在风险,但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尽管世界银行和IMF都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但都一致认为2015年美国经济恢复是一个亮点,欧洲经济尽管困难有所加大,但仍然会保持增长;新兴经济体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增长水平降低但增长的稳定性提高。综合看,2015年世界经济仍呈继续恢复态势。尽管存在持续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负面作用加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金融市场可能迎来调整等风险因素,但预计2015年国际市场保持平稳的可能性最大,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大体稳定。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进入恢复过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总体处于危机应对期和结构深度调整期,受此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水平持续收缩,对我国出口的制约不断增强。而世界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大体趋稳,则意味着外部环境剧烈改变进而收缩我国外需的过程大体结束了。

从我国出口企业状况看,也在进入竞争力相对稳定的时期。在金融危机持续降低国际市场需求水平时,也是我国出口企业成本持续提高,依靠低成本支持的竞争力持续减弱的时期,是导致出口增速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外部市场渐趋平稳时,我国出口企业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逐渐在研发能力、品牌竞争力、成本管理能力和职工队伍素质等方面形成新的竞争力,并逐渐取代低成本支持的竞争力,出口企业竞争力开始进入由降到稳的时期。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国出口增速的下降过程大体结束,2015年出口增速预计为7%左右。

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消费实际增长率预计为10.5%左右。近年来,保就业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就业形势比较好。在服务业发展势头比较好,小微企业发展比较多等因素支持下,特别是以保就业为底线的稳增长政策支持下,预计2015年就业形势仍会较好。就业增加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政策的落实,预计会继续支持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进而支持消费平稳增长。此外,房地产和汽车市场调整有望在2015年趋于平缓,其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预计会减弱。综合这些情况,预计2015年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0.5%左右。

投资增长将大体趋稳,2015年投资增长率预计为16%左右。首先,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态势有望结束。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其首要困难是卖房难。应该认识到,大城市买房需求不振是短期现象。因为一线和比较发达的二线城市人口规模大,而且还在增加,居住性买房需求数量很大而且在继续增长。大城市出现卖房难,主要是买落预期引起的持币待购心态。由于居住性需求与投机投资性需求不同,只可等待而不会消失。此外,随着收入增长和房价趋降,房价收入比会降低,居民买房能力会提高。这些都意味着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走冷的同时,买房需求正在不断蓄积之中。

大城市对房价回落的预期,根本上是由大城市房价走低态势决定。这些年来,大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价格上涨较多,房地产开发成本持续提高。2014年8月,北京市二环内华嘉胡同的住宅用地最终以74.6亿元成交,据此计算,其楼面价达9.6万元/平方米。这表明大城市房地产企业让利销售的空间有限。由于在大城市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一般具有较强实力,承受销售困难的能力一般也较高,因此大城市房价预计不会持续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大城市房价回落的预期必然会发生改变。与此同时,2014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各自房地产市场的不同问题,各地政府分类施策,纷纷取消限购,调整相关调控措施;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通知,对房贷政策作出调整,放宽首套房贷的优惠范围,给予商业银行更大自主调节范围。这表明市场与政府政策的作用正在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据此判断,一二线城市由预期抑制的居住性买房需求会在2014年四季度开始加快释放,房地产企业卖房难的困难会得到不断缓解。

另一方面,大城市政府也应该高度重视房地产企业拿地难的问题,以及由此给房地产业发展造成的制约。应该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在完善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住房建设供地等方面下功夫。增加大城市住房建设供地和土地利用效率。在销售形势好转和住房建设供地增加的支持下,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活动就可能转为比较温和的模式,房地产投资就会出现由落到稳的变化。

其次,目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大体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包括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标结合,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以及环保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保持合理的增长水平等。尽管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到期、土地财政弱化等困难,但考虑到我国财政赤字率较低、政府债务规模仍在风险线以内、政府债务都对应一定的资产等因素,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都还有回旋运作空间。因此,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预计可以保持在20%以上。

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预计也会由落到稳。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投资增长率为16%左右。

从市场需求分析看,2015年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略高于7%的水平。上述分析表明,出口、消费和投资等市场需求已经大体趋稳,因此,经济增长回落过程预计将大体在2015年结束。

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繁重

经济增速换挡,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改变。集中反映在市场需求约束增强和成本水平提高。巩固经济增长的基础,最重要的是重新选择适应现在市场环境和成本压力的企业,再造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这一活动必须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来完成。但目前干预市场准入的因素仍然较多,例如以产能过剩为由,不区分企业特点、项目特点、地区特点,一律限制进入某些产业;再比如银行仅仅以行业为标的确定信贷政策,一些风险大的行业,一律不提供信贷金融支持,进而把这些行业内有水平、有创新能力、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企业压制住,限制了风险增大行业内部优胜劣汰,在竞争中浴火重生的进程。从市场退出角度看,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仍然存在过度保护现象。在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僵尸”企业,地方政府的在建项目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清理退出的项目。这些问题,使市场引导的行业重组活动遇到越来越严重的阻碍,使行业内基于竞争、创新的增长能力受到严重阻碍,也潜伏了风险约束机制弱化,高风险逐利资金扩张的风险。此外,新型城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由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市场监管等政府一体化职能支持的城市群尚未发展起来,大城市人口压力过大进而制约经济发展空间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以上种种问题都表明,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空前繁重。

坚持把稳增长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

针对2015年的经济形势,必须把稳增长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微观基础和经济结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加快培育和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注意提高中央财政的机动能力。针对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宏观调控政策“托底”的任务很重。从历史经验和国际比较看,防止经济走冷,应主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目前房地产转型调整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长态势都还不确定,外部环境也存在一定不确定因素,因此应该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宜把赤字水平和债务规模定得太低。此外,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能够节约的资金努力节约下来,把沉淀的财政资金尽可能盘活起来,多措并举扩大中央财政的机动财力,注意留出必要的回旋空间。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货币政策不宜承担过多职能,防控金融风险应该主要依靠破产退出、清理不良债务、强化风险责任约束。在既有货币资金需求格局下,货币政策重点是调节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货币金融环境稳定,资金链条可维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目标,协调好货币供给量增长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加快把前置性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围绕破产退出活动尽快完善和严格风险责任约束机制、资本优化组合机制。破产退出改革重在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宜追求数量和规模。针对困难企业和过剩产能的调整,要注意把市场选择和政府支持的作用合理结合起来,既注意优化产业素质,也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积极稳妥地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抓紧制定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注重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注重城市内部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特别是地下设施与地面设施建设之间的配套。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在城市范围内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加快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各个城市群整体功能和承载力提高,促进市场、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人口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提高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针对当前人口和相关的买房、用车需求过度集中在一线大城市的现状,各个大城市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兼顾长远规划目标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努力增加供地能力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支持汽车和房地产市场发展,防止汽车、房地产市场发生较大波动。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大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大城市里的小象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傲慢的中国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