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肥用量对青饲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4-12-18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基肥中耕有机肥

王 辉

(福建省南平市农技站,福建南平 353000)

经过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闽北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南平市每年青饲玉米种植面积都在6 000 hm2以上;为了探讨不同基肥用量处理对饲用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正确的基肥用量提供依据,特安排进行试验,以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选用雅玉8号品种,试验点安排在顺昌县洋口镇石溪村。土壤为肥力中等的壤土,前茬作物为黑麦草。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之间以田梗分隔开,每个处理小区种植133.3 m2,共1 600.1 m2,随机排列,等价试验即处理①、②、③、④中4种肥料施用量的市场购买金额相等。收获时每小区取10株进行经济性状考察。

4个处理:①鲜牛粪1 500 kg/667m2;②尿素10.5 kg/667m2、 过 钙 15.5 kg/667m2、 氯 化 钾 14.2 kg/667m2;③鲜牛粪750 kg/667m2、化肥用量为处理②的50%,即:尿素5.25 kg/667m2、过钙7.75 kg/667m2、氯化钾7.1 kg/667m2;④商品有机肥(天然有机肥,N、P、K含量5.8%,有机质含量≥38%,总含量≥43.8%)150 kg/667m2。

1.3 田间管理

1.3.1 播种 4月13日播种,采取穴播方式,畦面宽90 cm,沟宽25 cm,种植规格26 cm×50 cm,每穴播1~2粒种,用种量2 kg/667m2。

1.3.2 田间管理 选苗间苗,在玉米长到15~20 cm高时进行选苗间苗,每穴中只留下1棵最大最壮的苗;中耕锄草,第1次中耕在玉米苗长到20 cm高左右时进行,土层翻3~4 cm,把杂草和小苗锄掉。第2次中耕在玉米长到50 cm高左右进行,锄深以松土为目的。第3次中耕在玉米长到1 m左右进行,把沟中的泥土培到玉米根部四周,防止倒伏。追肥:每667m2用尿素20 kg加钾肥5 kg,距离玉米根部15 cm拉沟,沟深10 cm以上,把肥撒入沟中后用土盖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玉米腊熟期收获,从玉米生长期来看,生长前期处理②、③生长迅速,处理①、④生长较为缓慢;整个生长期处理②、③生长快;到了散粉期,处理②生长变慢,处理①、③、④生长开始加快。全生育期相差1~3 d(表1)。

2.2 出叶速度

4月13日播种,4月16日出苗,出苗后各处理小区叶片除处理①生长较缓慢外,其他各处理小区叶片生长迅速。出叶速度分别是:处理②、③>处理④>处理①(表2)。

2.3 产量及经济性状

收获时每小区取10株进行经济性状考察,结果以处理②、①经济性状较好:株高、穗长最高的是处理②,3个重复平均株高2.818 m,穗长0.273 m;其次为处理①,株高2.793 m、穗长0.270 m。理论产量:处理②最高为4 194.70 kg/667m2;其次为处理③,为3 035.78 kg/667m2;最低的是处理④,为2 760.57 kg/667m2。小区实割:处理①小区平均产量559.58 kg,伸算产量为2 797.92 kg/667m2,排名第3位;处理②小区平均产量609.70 kg,伸算产量为3 048.50 kg/667m2,居第1位;处理③小区平均产量596.42 kg,伸算产量为2 982.08 kg/667m2,位居第2位;处理④小区产量最低,平均产量546.38 kg,伸算产量2 731.92 kg/667m2(表3)。

表1 青饲玉米不同基肥用量生育期表现

表2 青饲玉米不同基肥用量出叶表现

表3 饲用玉米不同基肥用量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3 小结

玉米是喜温高肥、高产典型的碳四作物,全生育期较短,有机肥虽肥效期长,但肥效分解慢,满足不了玉米快速生长的需求,因此,处理①、④产量相对较低。处理②全部使用化肥,并按一定比例搭配N、P、K作基肥,玉米生长速度快,地上部生物产量最高,但后期供肥不足叶片转黄,有脱肥现象。处理③是农家有机肥与化肥搭配使用,前期能满足玉米快速生长的需要,后期不脱肥,产量中等,产量比处理②只低66.42 kg/667m2。因此,建议施用基肥以处理③为好,即化肥与农家肥搭配施用,这样既能满足前期玉米快速生长的需要,后期又不至于脱肥,可适当调高化肥的用量。

猜你喜欢

基肥中耕有机肥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