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丈量 莎士比亚灵感之路 徒步也是一种艺术

2014-12-18编辑许凌峰设计田伟

越玩越野 2014年9期
关键词:埃文莎翁河畔

编辑 许凌峰 设计 田伟

丈量 莎士比亚灵感之路 徒步也是一种艺术

编辑 许凌峰 设计 田伟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由斯特拉特福到伦敦,或者由伦敦到斯特拉特福,这都是一条经典且热门的旅行线路。每年多少人来到这条线路上,去寻找莎士比亚曾经的身影。然而在我看来走马观花地乘坐旅行车来游览这条线路却并不是一个旅行的好主意,你要知道在1585年到1592年间,有多少十四行诗、诗歌的韵词以及话剧角色便是在这116公里,从斯特拉特福通往伦敦的路上诞生;其中,沿线会经过英格兰中部一些最漂亮的乡村。因此这次我预留了足够的时间,踏上莎翁当年走过的路,从过去走到现在,在古老的村庄里探寻那些尘封了几个世纪的故事。此外,英国优美的乡村风光让人心情一路愉悦,当我们在路上遇到年事已高的当地人的时候,不妨来一句:“Surely thou jesteth!”(这是sheesh的古英语表达方式,表示难以置信。)这会让你显得与众不同。

从斯特拉特福到牛津 像莎翁那样去旅行

从斯特拉特福到牛津的一段乡间小路,据闻当年莎士比亚曾在此做短途旅行。英国有几个地方都叫斯特拉特福。为了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于将这个地处埃文河畔又是莎翁的故乡的斯特拉特福,称作“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这里至今仍保持的古时的样子,这里生活节奏变得缓慢。在舒适的乡间酒馆里边烤火边喝麦芽酒、品尝苹果派,是英国人长期以来的习俗。而莎士比亚故居像小镇一样袖珍而古朴,准确地说应该是莎翁家族的故居和博物馆,包括莎翁故居、返回英国故里之后的新居、他母亲的居所及他女儿的居所。故居花园中的高高端坐的莎翁塑像与围绕在他身边的戏剧主角雕像如哈姆雷特等,向我们展示着这个乡间花园的与众不同,她曾经诞生过一位带给全世界阳光与理想、真善美的文学巨人。看着故居和小镇上的一切,再一次感受到,英国仿佛一直都不曾“成长或衰老”,仿佛时间是停滞的,因为一切都不曾改变,四五百年的房子,还有文学气息,都不曾流逝。

在看完莎士比亚故居之后,我们沿着美丽的埃文河(River Avon)河畔踏上行程,一路都是乡间小路,而眼前却俨然一幅名家油画:岩石与泥泞、蓝天与牧草、偶尔经过穿着复古西装的老人家……说是徒步,其实更像是一场乡间漫步。继续在埃文河畔前行,你会发现这些景色其实一直就在脑海里。举个例子,在《亨利五世》剧中第二幕,大量引用当地乡村的实地实物。乍看之下,莎翁剧中坐拥的崇山竣谷和法院旅社都只是文学词藻的修饰,我们有所不知的,文章或者剧中所描绘的地点就是当时的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或是沃里克郡,而这些地方在几百年以来一直未曾改变过。

经过一个典型的农场,田地里会出产青贮饲料、干草卷及谷类,并且在封闭的牧场中牧养一些奶牛、绵羊和猪。星星点点的树木组成的墙篱可能是几个世纪以前牧场的界限。莎士比亚熟悉的科茨沃尔德丘陵地带(Cotswold hills)就在这些墙篱之间,1377年到1399年在位的英格兰国王理查德二世(Richard II)曾经形容过这里为“这是一片崎岖的山丘而且只有粗糙不平的小路可供行走。”来到这里,你会发现乡村果然是适合用脚来阅读的。我们凭着直觉沿小路前行,过分的自信使我们迷了路,在山上绕来绕去竟找不到路了。对着地图半天也弄不清自己的方位,翻来覆去地走了1个多小时,还是不知走到了哪里。一个偶遇的老人家“救”了我们,原来小路被长出来的灌木遮住了,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迷路。

进入牛津郡之前,罗尔莱特石群(Rollright S t o n e s)让我们印象深刻。这个鲕状灰岩(oolitic limestone)巨石群古迹有着神奇的故事,该石群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国王的士兵、国王石和私语的骑士。据当地民间传说,石群是一个国王和他的骑士们变化而成,因为各组石头被发现来源于不同的时期。

岩石与泥泞、蓝天与牧草、偶尔经过穿着复古西装的老人家……说是徒步,其实更像是一场乡间漫步。

走过科茨沃尔德那个树木繁茂的山谷之后,我们发现自己意外进入华丽的布莱尼姆公园(Blenheim Park)的后院,然后那个让人容易一见钟情的布莱尼姆宫(Blenheim Palace)竟然矗立在面前,要知道这是英国的一个伟大的国家财产。这里经常被用作莎士比亚作品的拍摄地,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肯尼思·布莱纳格(Kenneth Branagh)在此拍摄的《哈姆雷特》。如果你8月15日再度来到这里,我们还会遇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Festival),全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摇滚音乐节。

最后,我们在泰晤士河畔牛津郡的皇冠酒店(Crown Inn)暂作休息,酒店老板约翰·达文南特(John Davenant)和他的朋友特别热情,如果你愿意他们能够为你说上两天两夜的莎士比亚。

从牛津到伦敦 用脚步感悟时光

如今的有关莎士比亚的一切都变得热门,我们从他故居走来,那里平时每年要接待两百万的游客,而今年可能会翻一倍。尽管如此,平和僻静仍属于这片英格兰小乡村,即使是在人流最多的夏季。我们即将离开牛津大学,这个莎士比亚曾经在1585年居住于此,美丽的大学校园大概也给予他无限的创作灵感。接下来,我们沿着当年牲畜贩子及其牛群所走的线路直达伦敦城,起点就在M40高速公路路口,一个交通繁忙的地方。

宁静的泰晤士河上,牛津大学划艇队的队员们正在河面上练习,整齐的号角声在安静的乡间显得格外响亮。这段路很好走,是那种已经铺着具有花纹的地板砖路面,前提你要有一个舒适的徒步鞋。而走到起伏而美丽的奇尔特恩丘陵(Chiltern Hills)之时,路两旁都覆盖着茂密的山毛榉林,这里曾是海威科姆(High Wycombe)家具工业的原料供应地。丘陵中的几处关隘有通往伦敦的公路和铁路经过,而附近的建筑都是铎式豪宅(Tudor mansion)风格,静静欣赏也是不错的选择。

快到伦敦城了。我们到了位于伦敦西部边缘,占地220公顷的英国国家自然保护区伯纳姆比奇斯(Burnham Beeches),这里是最值得放慢脚步的地方之一。放眼看去,大片的山毛榉仿佛成了绿色海洋,而点缀其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仿佛海上的古典帆船。而且这里曾经是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之《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的取景场地之一。

避开熙熙攘攘的首都交通,我们沿着大联盟运河(Grand Union Canal)河畔再次来到了泰晤士河,只不过现在沿岸的名称变成了伦敦泰晤士河畔(Bankside,London)。这趟四天的徒步之旅走过了莎士比亚曾经生活的地方,让我们零距离地接触了他的创作灵感,在伦敦结束这趟莎士比亚徒步之旅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去大剧院看一场莎士比亚纪念演出来结束这个晚上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猜你喜欢

埃文莎翁河畔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河畔的早晨
莎翁故居梦游记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453
提前赴约的圣诞节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八里河畔,面食飘香
会溜冰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