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杏芬:做一个好人就够了

2014-12-12陈亦权

新青年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信条仙居老乡

陈亦权

孤身女孩收留三小伙

她叫戴杏芬,家住浙江仙居县的一条国道边。那是1993年的事情,戴杏芬下班(约晚上8点)沿着国道步行回家,在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发现有三个小伙子跟在后面,借着汽车灯光,戴杏芬看这三个小伙子蓬头垢面,浑身很脏,就像是乞丐一般。戴杏芬觉得他们肯定是从外地来这里找工作的人。果然,当她问了上面那句话之后,那三个小伙子告诉她,他们来自四川,到这里找工作已经很久了,一直都没有找到工作,身上也没钱了,都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饭了……

戴杏芬听完他们的介绍,向公路边的一幢二层洋房指了指说:“我家就在这里,你们进来吧,我给你们做点吃的!”

那天,戴杏芬的爸爸妈妈都在厂里上通宵夜班,也就是说家里只有戴杏芬一个人。那三个小伙子面面相觑,进了屋,戴杏芬先是给他们做了一桌饭菜,他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戴杏芬则起身给他们烧热水泡脚。当晚,戴杏芬留下这三个小伙子,让他们睡在二楼的空置房间里。当然,戴杏芬也给自己做了一点小小的“防卫工作”,她反锁了楼梯的门,反正楼上洗手间等设施都齐全,不需要下楼。

他们睡下以后,戴杏芬自恃是当地人好说话,就连夜跑出去替他们找工作,但同时要招三个人,很多厂里的人都表示不太方便。第二天早上,其中的一个小伙子说他有个姐姐在附近的黄岩市,当时从仙居到黄岩的车票是7元,他们没钱,戴杏芬给他们蒸了一些红糖馒头带在路上填肚子,又给了他们每人10元钱,将他们送上车,最后,她嘱咐这三个小伙子:“在外做人做事一定要讲诚信,赚不到很多钱没有关系,但一定要做个好人!”

一句嘱咐成人生信条

在这三个小伙子当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他叫何荣锋,当时才17岁。在整个过程中,何荣锋始终没有勇气说过一句话,但他却把戴杏芬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成为之后的人生信条。在黄岩打了半年工之后,何荣锋又辗转去了沈阳,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何荣锋时刻都铭记着戴杏芬的忠告:诚实守信。

20余年打拼,凭着这一人生信条,何荣锋稳扎稳打,成为了沈阳家具行业和涂料行业的知名人物。在这20多年里,何荣锋对戴杏芬这个收留过自己的“好心姐姐”写下过数百篇励志日记——

“代姐姐:半年过去了,虽然我吃苦,挨打,但在我们的努力下,那些劣迹老乡,有的被法办,有的被清走,有的下保证改邪归正……在这里四川人的口碑好了,工作也好找了,老乡团结了。没想到的是,我因为这样的举动出了名,几位当地老板委托我找放心的老乡去工作,并给我招工费,不少老乡也托我找工作,没想到我多了一些打工外的高收入……快两年过去了,我终于替父亲还上了要命的外债!父母都开始过上安稳日了。今天我大哭一场,真的感谢你啊!”

“代姐姐:一个四川同县老乡是个美丽的姑娘,她看中我的仗义,主动来医院表达对我的好感,你若知道一定高兴。”

“代姐姐:有个大老板觉得我有号召力,将家具厂油漆活全都承包给我,这一下我赚大了,但是我不会飘飘然的,我会好好行走人生的每一步……”

做一个好人就足够了

事业一天天做大,何荣锋要寻找恩人表达感激之情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可戴杏芬一直在外打工后来又嫁了人,娘家的父母也都去了城里做小生意,所以就一直没能联系上,最重要的是何荣锋当初将“戴杏芬”理解成是“代信芬”,当时年轻胆子小,没敢问确切的写法,所以无论信件联系还是公安局查询,都没有结果。2014年5月,何荣锋专程来到仙居,历经一个多礼拜,终于找到了记忆中的那段国道线和戴杏芬曾经收留他们的那幢房子,但是屋门紧锁,何荣锋几经打听之后才找到了正在仙居城里经营小面馆的戴杏芬。

面见恩人,分外激动!何荣锋签下了一张100万元的支票表示报答,戴杏芬只是一个开小面馆的小老板,可以想象100万元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感动和欣慰的同时,戴杏芬觉得这不是自己该得的,自己一分钱都不能要,所以不管何荣锋如何劝说,戴杏芬还是把这张支票退了回去;几个月后的国庆节假期,何荣锋再次来到仙居见恩人,并再次签下一张百万元的支票,这次的真挚让戴杏芬不忍当面拒绝,暂时收下后,戴杏芬又设法打听到他的卡号,把钱退了回去。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戴杏芬傻,但是戴杏芬却这样说:“我帮过的人有出息了,我就高兴了,他能有感恩的想法和举动,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回报,因为他记住了我说的话,做了一个好人,这就足够了,这是不管几百万的钱都换不来的!”

是的!做一个好人就够了,多简单多朴实,戴杏芬的这句话是说给何荣锋的,但同时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人生信条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条仙居老乡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老乡系列》之八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居家信条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
苏区老乡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刺客信条
杨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