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各地山色

2014-12-12吴林森

参花(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树海山色云海

◎吴林森

“山色迟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

当我翻开这本书,坐在窗前遥望远山的景色时候,想起了以前书本里的一句话。

可是,这是冬天。不禁让我回忆起各地的山色。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钱起教我们“不可登”。

那一年我们没有听他的话,在半天的时间内登上了庐山,而周围的气候也从夏天变为了秋天,在旅游大巴驶过街区闹市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庐山给我的第一印象竟是桃源仙境一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只见近处参天古木,绿茵蔽日,远处山峦叠嶂,白云起伏。树海和云海相互交织,有时是绿树,有时是白云。一直想探究庐山的真面目,但他的真面目不容易窥视,因为那浮动的云海。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教我们“不看岳”。

古今多少诗人画家下笔出现了黄山的奇峰异景,我并不是大文豪,无法用豪迈的诗词证明黄山的气势磅礴,但只能默默体会那诗词画卷中看不到摸不着的景色。

黄山在影片和山水画中是如天上仙境的宁静,但当我身历其境,感觉到的却是如童话世界的活跃。

四处丛生的鲜花,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大小不一,有的纤巧,有的壮丽,有的浅绿,有的是深绿,绿油欲滴。

傲然挺立的松树,在日落时分,大自然施展了他奇妙的剪纸技术。迎客松奇美挺秀,麒麟松气势逼人,凤凰松华美高贵。黄山充满了各种“松中之奇”。

能歌善舞的鸟儿,在树林中尽情歌唱,她们是黄山最美的歌者,舞姿灵动,歌声清脆,曲调委婉动听。无论你在黄山何处,你都可以听到她们的歌声。

气势磅礴的瀑布,不管你是来到了“人字瀑”,还是“九龙瀑”“百丈瀑”,抬头一看,飞流直下三千尺,如雷声一般,响彻整个天地。

延绵不绝的峰峦、云海成为了山峰的裙摆,随着风,姗姗舞动。黄山号称七十二峰,各有各的风光,从远处看去,这些山峰和树海结合,一副画卷在眼前渐渐打开。

漫游黄山,感慨万千。山中随便一棵小草,一朵鲜花,一颗果实,一株树木,一只飞鸟,它们的色泽、形态,是如此的气韵生动,血脉通畅,和周围的环境之间是如此的和谐无间,浑然天成!黄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生动起来。这里四季都是最清新最生动的仙境。

“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井冈山的人们教我们“数不清”。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当我来到井冈山,当地导游自豪地告诉我。红军战士用它搭帐篷,用它做梭镖,用它盛水,用它蒸饭,当然用它做扁担。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竹子,但谁能忘了它的赫赫功勋。

井冈山的竹子不仅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献出自己的一切。

在集市里看到最多的就是扁担,毛竹做的扁担因为它的坚韧耐用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带着自豪的心情,我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那一根写着“朱德用”的扁担,正是当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带着队伍下山挑粮食所用,看着这用井冈山竹子所做的扁担,我看到了当时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他们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而这根扁担随着朱总司令从井冈山出发,漫漫长途,最后来到了北京。

站在山顶,看着远处五百里竹海,郁郁葱葱,亭亭玉立,一眼望不到边。

在山中漫步,看着漫山遍野的翠竹,随着岁月的变迁,他们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但依旧挺立,就如红军战士一般,有着绝不向敌人屈服的高尚气节。

面前是一望无际的竹海,而此时的内心激情澎湃。那是保我国山河的热血军魂,那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那是对革命队伍的崇敬之情。我深深地感到中国的大地上有一种伟大民族的精神感召的力量,如一团火焰在心中燃烧。

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坚贞不屈的信念,是任何武器都不能攻破的城墙,它巍然屹立于我们辽阔的土地上,屹立在无数华夏儿女的心中。

我的视线又落回了我翻开的书上,回忆起各地山色,庐山的神秘,黄山的生机,井冈山的坚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改变,那是一种成熟,那是一种美,那是一种气度。

春天已经浩浩荡荡地来了。

猜你喜欢

树海山色云海
解云龙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富士山中藏着一个自杀森林
他到底是谁
藏在云海里的梦
这个假期你去哪儿
赵树海:奇想创造“树葆”科技护佑青山
《山色青青不改颜》国画
诡异的自杀森林 日本青木原树海里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