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与意

2014-12-12朱晓华刘

参花(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机人生生命

◎朱晓华刘 奇

秋与意

◎朱晓华1刘 奇2

满树叶子时,人们只顾低头赶路;一片叶子时,人们才想到要抬头仰望。面对仅有的一片树叶,是怜惜,也是一种期盼。秋,大体给人这种感觉:带走了该走的,留下了属于明天的。

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我感觉重庆的秋很是不同,草木凋零得慢,空气湿润,天色黯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北方的秋则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好像这并不是我所熟悉的秋了,但它的意味却是不变的:冷淡中带着一点感伤。

城市的秋,被生硬的柏油路和杂沓的高楼所掩盖,好在西南大学这样林园般的学校,可以让我放缓脚步,什么都不想,让秋的凉意穿透心怀。最舒适不过躺在枯叶上,仰望天空,放空自我了。一年中因为有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而显得完整,人生也因为齐聚了悲欢离合而健全。我喜欢一首歌,因为它的感情与当时的生活体验一致。我喜欢秋,也是因为它能够进我的心。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很多的活动,也有很多的朋友。大家常常聚在一块畅聊人生,谈论古今,回忆家乡故里。或是一块到野外郊游,看看那开得正盛的菊花在颓败气氛中独领风骚,喜欢的还会带回去晒干制茶,将那淡淡的香气装进心中。大家做什么似乎都是一块儿的,每个人都想与大家分享他心中的喜悦与激动。有时候,自己悄悄地起床,看看那满天繁星,看看这个城市的夜景,回想起曾经的自己,这时候可能还沉浸在题海之中无法自拔呢。

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当你离它越近的时候越是内心最孤独的时刻。我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高考失利,我复读了。那年秋天,是复习最紧张,最迷茫,最灰暗的时刻,恰巧北方的秋让这种气氛雪上加霜。复习之余,我走在布满落叶的小路上,踩着叶子哗哗作响,土地裸露着,把它最原始的面貌展现在我面前,以前我也不懂为什么文人都爱伤春悲秋,但是此刻我深刻明白了,不是秋让你落寞,而是你自己怀着落寞的心面对秋。想到这里,顿时我觉得豁然开朗。裸露的土地,枯枝残叶,是生命的终结,但又何尝不是新生命的开始呢。枯木迎风又一春,春天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时候,而是生机初现,小草刚刚冒芽的那一刹那。因为死亡与新生的鲜明对比,这种冲击让人窒息。这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慨,一帆风顺的人生也有,但却不是最理想的,正如在很多学习艺术的人看来,把路修得弯曲徘徊才富有美感。春天太闲适,让人消沉;夏天太火热,缺少意境;冬天太安静,深沉无为。唯有秋,刺激人的感官,激发斗志。

只有复读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种紧张压抑的感觉,有时候甚至让你感到窒息。但是走过了,回头看,似乎就是那种压抑推动着自己,就是那种窒息感逼着自己一定要想办法逃离,只有逃离了才会获得新生,才会看到不远处的曙光。我想,我是应该感谢复读的那段时光的。在那段光阴里,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欣赏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活力,更不想去接触寒冷的冬季,唯有走在路上,时不时地拿下落在头顶、双肩的枯叶,感叹时间飞逝,转眼已入秋。是该加快前进的脚步了。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秋天总是让人怀旧,充满愁怅,然而这却是必不可少的。喜欢秋的人也是能真正懂得生命的人,秋天给人悲凉,沧桑的感觉,试想生命中如果少了忧伤、惆怅,那还有什么可以激荡你沉寂的内心呢。生活时不时地给你一丝一缕的淡淡的忧伤和绝望,这就是生活最本真的状态。

我从来都不喜欢虚假和欺骗,在很多人看来有些直肠子,不懂人情世故,不知圆滑变通。我却坚持应该以最真实最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朋友。没有什么是无法面对的,无法接受的,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事事顺意,必要的伤痛才会让我们成长,必要的挫折才会让我们成熟。正如那淡淡的秋季,虽然时常万木凋零,但是春天过后它会更加枝繁叶茂,秋之意在休养生息。

或许我本是个悲观之人吧,有时候总会看到事情不利的一面,也有的时候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吧,幸福与伤痛兼具,快乐与忧愁同行,那淡淡的忧伤不正如那秋天凋零的落叶吗?

秋之意,人生也;人生之殇,莫如秋。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生机人生生命
让阳台焕发生机
生机暗涌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
“恰如其分”蕴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