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图书馆人文生态建设的实践运行研究

2014-12-12梁雯娟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困惑展望

梁雯娟

[摘 要]文明高度建设早在我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这里的文明高度建设即是民众的思想建设,要想尽快加快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速度,就要解决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人文建设应该如何去做的相关问题,并从和谐生态人文环境生态建设、人文精神生态建设、人文服务生态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困惑;生态建设;探索;展望

引言

图书馆生态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热门话题,图书馆生态建设即是从生态的角度建设图书馆,让图书馆的发挥“生态”作用,让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让人了解自然、关怀自然,并从自然中学习知识,这便是建设生态图书馆的根本意义。

一、当代图书馆生态文明发展困惑

现阶段,图书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还遇到一些问题或者是困惑,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数字信息化冲击图书馆的生态布局;二是信息交流存在障碍;三是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着民众的价值观;四是民众的文化价值观不成熟;五是图书馆承载负荷过大。

(一)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

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是图书馆人文生态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在进行人文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物质载体。那么图书馆人文生态建设又是基于什么理论呢?其主要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图书馆的基本理论以及周边人类活动的环境体系,基于这些原理和理论,我们就可以将图书馆规划成为一个和谐、积极的并与我们生活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这里所指的“图书馆”已经不单单是为读者提供知识的地方,图书馆在读者的精神层面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时期的图书馆更像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要净化读者的心灵,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主要以绿色、低碳为主要建设要求,以此达到图书馆和自然环境融合的状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学习的环境,同时还能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神圣、庄严的一面;二是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对建设人文环境和净化读者心灵也很重要,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的建筑布局、馆内装饰、景观布置等等都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应该将图书馆的“文学气息”展现出来,但也要加入现代艺术的风格,这样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生态建设是现阶段图书馆建设的灵魂所在,其主要指图书馆主体建设的精神生态境界,这与人文环境生态建设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人文精神生态建设,更注重人文精神和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建设是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础,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图书馆地建设中,以此形成图书馆自身文化体系,同时这对图书馆自身精神地塑造也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这种塑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所制定的运行管理规定应该符合人文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设计者要想建立和谐的图书馆是需要合理、科学、和谐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所以构建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稳定图书馆的工作局面,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文精神生态环境;二是图书馆应以和谐人文精神生态作为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建设也需要借助相关理论才能实现,例如,文化主题应该本着生态学的原则和生态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依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将图书馆比作自然界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则是图书馆中藏书的作者,分解者即是各位读者了,三者通过某种关系保持一种平衡,正如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三者通过这种关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才能建立更为和谐的人文精神,合力推动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进程。

(三)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读者读书、让民众学习,所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才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要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服务质量也是物质生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要想发展的更好,就要以和谐人文服务生态环境为基本建设目标,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读书环境,清除民众之间的沟通障碍。

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建设是以图书馆生态理念为基础,从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服务体系、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效率等等进行三百六十度全面地设计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以及当地的基本地理环境,调节现阶段图书馆发展方向。在和谐人文服务生态的建设过程中,协调并发展服务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极为重要的,这对能否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让图书馆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在2012年5月1日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这项举措地推出,说明国家已经为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设立了导向作用,利用相关行业规范制度对图书馆进行管理。

二、展望与思考

图书馆生态建设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主要的发展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在未来建设中,我国应该根据民众对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生态文明地理解来建设图书馆,从而实现民众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向民众普及这种概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方法,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民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普及方法。应当注意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一定不能失去信心,一旦民众理解了生态文明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那么这将带来巨大的积极效果。民众在和谐、自然的环境中读书,采用快乐的方式获取信息,将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民主建设以及社会总体局势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崔晓兰,张威.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l0(增2):207-209.

[2]郑朔,赵景婷,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创新服务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78-79.

[3]黄建年.关于生态图书馆的几点思考——兼与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困惑展望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