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常用陈列表现手法

2014-12-12姜奕楠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陈列博物馆

姜奕楠

[摘 要]博物馆全部展品组合对象是微观设计,也就是指全部展品的实物资料,包括标本元件及文物;辅助资料,即图片、图表、图解、模型以及文字材料等在内的两大组成部分。本文对陈列表现手法的表述方式论述如下。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表现手法

一、象征与比拟手法

如果想要将实物展品作形象的组合,一定要通过道具和陈列设备来表达,也就是用一种现象来揭示陈列的内在涵义,我们用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比如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蒋家王朝覆灭”一组藏品。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在伪总统府中缴获的一批原蒋介石使用过的办公用品,将蒋介石用过的钢笔、毛笔、卷宗、台历及铜质名章等实物作展品,采用象征比拟的表现手法:其陈列柜的造型设计,玻璃罩部分做成四坡水覆斗形,有点像外国棺材盖的形状,尺度也和外国棺材盖相仿,台座设计得很低,文物陈列其中含有鲜明的埋葬贬义。参观者看到这样的陈列,不用阅读文字说明,在“蒋家王朝的覆灭”七字标题提示下,立刻既能领悟陈列意义和内容。这是一组当年曾经轰动过博物馆界的成功的文物组合实例。大家从中得到不小的启发和教益。

二、烘托与渲染的手法

采用超大幅照片或者灯箱片作实物展品的背景,借以烘托和渲染展示气氛,同时达到揭示展品内涵的作用。成功的实例可举前苏联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作家逝世”一组的陈列。这组60年代的设计作品用了一件文物,即托尔斯泰刚一逝世,直接从一体上翻拓下来的面、胸部模型,洁白的模型衬以墨绿的丝绒,托尔斯泰安详地躺在特制的玻璃罩展柜中,双目微闭,右手搁在胸部,似在小憩,背景是一巨幅近10m2的林荫小道照片,这就是作家生前喜欢在这林荫小道上散步、休息、构思创作的去处。整个陈列显得庄重圣洁,富有诗意画境,为观众缅怀这位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创造了优美的纪念空间。

三、模拟的表现手法

展出时模拟局的生态环境,其目的在于创造意境,和自然主义复原环境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种相当于图解作用的陈列表现手法。例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海洋生物展厅展出一条重2.5吨的蓝鲸,标本高悬于大厅房顶,似呈现在海水中自然翻腾的姿态。全厅满布蔚蓝色灯光照明,用光模拟波涛汹涌、海水翻腾的效果。观众置身展厅,宛若置身海底世界,仰望鲸体,顿感大海的浩瀚。

四、大中见小与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采用显微技术、制作模型方法及摄影技术,来展示肉眼不能直接观看的微观世界的一种陈列表现手法,例如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医学馆展出一具16英尺高的人体心脏模型,观众可以直接进入“心脏”,观察心血管工作的情况,聆听心脏波动的声音,如同我们在听诊器中听到的那样。借助摄像机和显微镜展示微生物病菌活动情况,就能够观察到微生物活生生的图像。小中见大即是常用的沙盘模型、景观等展示方法,使得一座城池、古代庞大的建筑,甚至是大千世界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可以在博物馆陈列室的有限空间内展示。

五、科学复原的手法

科学复原的表现手法兼用于宏观设计中,但更多的方面根据陈列内容表达的需要,用于微观设计。复原陈列是一种老的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装备下,场景的复原,自然物品以及人工构筑物等布景道具制作,更加逼真,难辨真伪。科学复原的表现手法最早应用于实用装饰艺术陈列,例如复原一堂明代黄花梨家具陈设,或复原一间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沙龙,后来发展应用于自然史陈列,人类学陈列以及历史、民俗学陈列,尤其在民俗学陈列中复原表现手法的运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六、以虚托实的表现手法

这一表现手法常用于文物少而小,但意义巨大、内涵丰富的陈列组合,通常需运用陈列道具设备或适当的背景衬托。成功的例子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周恩来同志纪念战略”中“周总理病逝”的一组陈列。周总理逝世这一重大事件需要选用什么文物、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呢?又想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呢?这些都是陈列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际展出时,贯彻了少面精的原则,文物只有三件:一个来自病房的台历,日期翻到1976年1月8日;一块总理戴用到病逝时取下的遗物——老式上海牌手表,时针停止在上午9时57分;一枚总理常戴胸前的遗物——“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像章。台历说明了周总理逝世的时日;手表停走象征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旧表一枚,还是上海表厂早已不再生产的淘汰型号,可是却体现出总理一生清廉俭朴的品格;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像章正概括了周总理鞠躬尽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献身中国革命事业伟大的一生。用一块洁白的丝绸衬托着三件细小的文物,显得圣洁庄重,陈放于精致的有机玻璃罩中。陈列柜的整幅背板装饰成一面国际歌词谱,墨绿色的金丝绒绣以银白色的五线谱与歌词,作为烘托文物的背景,更显庄严肃穆的气氛。用国际歌悼念无产阶级领袖逝世,是国际通例,用作这一主题陈列的背景,是十分切题的选择。整组陈列文物内涵深刻、主题鲜明及气氛意境感人至深。歌谱作倾斜的排列,不断重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段旋律,它与观众体念和缅怀周总理的心声共震,观众伫立陈列柜前,久久不愿离去。

七、解剖式的展示

用实物、图解及立体模型,作解剖一个关键部位或全部呈现在参观者面前。把不容易理解的问题作具体形象的剖析。这种表现手法大部分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尤其是广泛用于科技性展示,例如一座建筑模型,解剖其中一部分,显露其内部结构;展出一辆汽车,剖开汽缸及传动结构,揭示其工作原理。目睹实物.便一目了然。

八、“光”的运用

展品陈列与陈列环境氛围运用“光”来描述,运用“光”来描述,一方面是宏观设计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也是微观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利用光的不同投射角度,以散、聚、弱、强的交叉使用,使展品陈列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更有利用光来导引观众鉴赏的做法,如上海博物馆雕刻陈列中有一答唐化观音石造饶,原作的佛头在民国初年被古董汗卤移去盗卖,现在展出的全像是后配的头部,风格与唐代的身躯相异。展出中头面部故意不打光,灯光集中表现在身躯,以光照明暗的强烈反差达到引导观众鉴赏唐代雕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学忠.浅谈博物馆陈列表现手法及总体设计[J].中国博物馆,2000(03).

[2]陈职仪.对地方博物馆陈列美学设计的探索[J].北方文物,1996(02).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陈列博物馆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出售中
博物馆
组合与构建
厚重感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露天博物馆
服装市场品牌 陈列现状和未来解析 陈列与营销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