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电视台改进会议报道的步骤与方法

2014-12-12杨建武

中国记者 2014年1期
关键词:会议主题荒漠化治沙

□ 文/杨建武

(作者是甘肃武威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编 辑 吴长伟 mailv@xinhuanet.com

对于地市级电视台来说,会议报道在新闻节目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做好会议报道,对于配合地方党政中心工作,提升媒体形象,增强从业者政策理论素养都大有好处。

搞活会议报道的三步

会议是个出新闻的地方,政府的政策大多要通过会议形式贯彻落实,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部署举措要通过会议发布。通常记者采访会议,主办方会提供各种文字材料,凡是涉及相关主题的都应有尽有、包罗万象。这就要求记者具备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慧眼,从众多的会议资料当中学会挖掘。

1.提炼主题

拿到会议主办方提供的文字资料后,大体浏览一遍,然后分析判断这些材料中哪些问题具有新闻价值。选择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问题作为报道主题。在确定所要报道的主题之后,选取有用的材料。提出让主题相关的做法、数据等重点材料让主办方确认、核实。做到主题突出,新闻性强。一般情况下,一个会议只确定一个报道主题,切忌面面俱到。

2.谋篇布局

当主题确定之后,对报道主题进行整体构思,确定报道的整体框架结构,与主办方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沟通,确定采访人选,筛选访谈问题,进行现场访谈。这种方式适合于那些与当地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相关的会议主题的报道。比如当年高考、中考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低保金发放有什么新规定等。这些都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以会议的形式报道,仍然会受到关注。

3.确定报道形式

一是在主题挖掘上多下功夫,采编人员应密切结合民众关注度,巧妙地使会议主题与民生问题有机结合;第二,可以脱开既定的会议主题,从会议材料当中发现新的报道主题,从新的角度选择主题进行采访报道;第三,会议报道应该尽量使用现场访谈的方式进行,让当事单位或者相关主体出镜说话,改变会议报道画面加解说的报道形式。

跳出会议报会议

对于会议报道,这些年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都做过不少改进。实践证明,“跳出会议报会议”的做法是解决会议新闻枯燥呆板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般会议主办方邀请媒体采访,是希望媒体就会报会,而且越有级别的领导参加的会议,主办方就越希望突出会议的“档次”和“规格”。在会议新闻的采访报道中,记者要认真参阅会议主办方提供的各类文字资料,从资料当中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线索,深入基层,挖掘那些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笔者曾受邀采访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开班会,类似这样的培训会议这个所年年举办,如何使这样一个老话题迸发新意呢?在会上,笔者参阅了主办方提供的各类文字资料,结合几年来采访这个活动积累的印象,发现了报道主题:多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治沙技术全国领先,而且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培训了几百名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把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向世界输出,使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在全球荒漠化防治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确定报道主题后,笔者专门就这一主题与专家学者座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之后完全抛弃会议报道的套路,随着这些学员深入田间地头、沙漠腹地的实习场地实地采访拍摄,很快完成报道。这个报道主题适应了全球及国内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这样一个大主题,因此获得了当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二等奖。这个案例说明,只要做个有心人,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新闻眼”,就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访拍摄出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

抓新闻就是抓问题

笔者以为,新闻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抓问题”。抓住了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新闻的主题。怎样才能够抓住问题?作为主流媒体记者,一定要站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县情。要多从社会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抓准问题,从而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去反映问题。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善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反映问题,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充实提高自身政治经济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这样说:记者不是市长,但记者一定要站在市长的高度,甚至高于市长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所采编的新闻报道才有分量,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才能当好耳目喉舌。

猜你喜欢

会议主题荒漠化治沙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学会组织会员参加中荷海上风电线上系列研讨会第一期在线交流会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开好家长会,彰显家校共同育人的正能量
国际职业健康委员会宣布2018年会议主题及举办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