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分析《离骚》人物形象及其蕴涵思想

2014-12-11◎王

参花(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离骚指代抒情

◎王 芯

探索分析《离骚》人物形象及其蕴涵思想

◎王 芯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宏伟的诗篇,诗人屈原在其中塑造了各种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抒情描写、比、兴等各种艺术手法的烘托,在现实和神话的交织下,创造了一个绚烂多彩、瑰丽宏伟的幻想世界,从而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遭遇和情感一一呈现出来。无论是诗中华丽浪漫的文字描写,还是其丰富多变的情感表达手法,都能论证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离骚》中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探究作者屈原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意义以及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离骚 人物形象 思想内涵

通常情况下,诗人在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有着深层的内涵,它是诗人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表达和体现,《离骚》也正是如此。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中所塑造的大量人物形象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表达政治抱负的依托。《离骚》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作为情感中心的主人公形象、出现率很高的“美人”形象、诗人的先祖以及一些历史和神话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的背后,诗人都给他们赋予了不同的深层内涵,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入手,探究屈原在《离骚》中所要表达的儒家、法家和民本思想,以及其在政治、社会、理想上的追求和抱负。

一、《离骚》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1.《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诗人屈原自身形象在诗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对这一主人公形象外貌、佩饰、遭遇和追求的描写,诗人赋予了主人公丰满的形象和充沛的情感,诗中,主人公有着雄伟的气魄,和远大的政治理想抱负,他决心引导祖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在昏庸的君王,贪婪的党人的影响下,他虽然产生过思想矛盾和斗争,但他不忍坐视“民生之多艰”,更不愿“竞周容以为度”。挣扎过后,他仍旧振作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政治抱负展开斗争。

2.“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在离骚中贯穿全文,是屈原重点进行描绘的对象,是诗中主人公所爱慕并不断追求的对象。在诗词和文章中借描写“美人”形象来抒发政治追求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比如《诗经·邺风·简兮》中写到的“云谁之思? 西方美人。”但是,将“美人”形象真正作为抒情言志的典范,无疑是从屈原开始的。《离骚》中的美人形象主要包括宓妃、佚女、二姚三个女子,这三个女子在诗中有着各自所代表的政治意义:宓妃指代楚国隐逸之士,佚女指代仕于他国之士,二姚指代待用之士。

3.历史人物形象

《离骚》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很多,比如说:尧、舜(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禹、汤、咎繇(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纣、桀(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启(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五子(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周文王和周武王(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傅说(说操筑于傅岩,武丁用而不疑)、宁戚、齐桓公(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前王”、“前修”、“前圣”等没有具体指代性的人物形象。

4.神话人物形象

《离骚》中还有许多神明等神话人物存在其中,包括皇天(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羲和(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望舒、飞廉(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雷师(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帝阍(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丰隆(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百神(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西皇(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等。

5.祖先神形象

除了上述的历史和神话人物以外,《离骚》中还描写了高阳、伯庸(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三后(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等诗人的先祖。

二、《离骚》中人物形象代表的思想内涵

1.《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作为诗人自身形象在诗中的映照,在诗人在对这一主人公形象的描绘中,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政治抱负带入其中,无论是先祖“肇锡余以嘉名”对主人公未来的展望,还是主人公穿着佩饰对其人格品质的体现,又或者其对“美人”的追求与向往,都将诗人自己在人格品质和政治理想上对自己的期盼带入其中,通过这一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有着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屈原表达了自己崇高的人格追求,他的民本思想和引导祖国走向富强的伟大政治抱负。

2.“美人”形象

《离骚》中对“美人”的直接描写仅只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处,许多人对这一描写的具体指代对象具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说“美人”是屈原对自身形象的写照,认为是要以“美人迟暮”来抒发自己对年岁已老但还无法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抱负的担忧;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此处的“美人”指代的是其它有政治抱负的贤士,这也比较符合我国古代诗词文章中历来对“美人”一词所赋予的含义;还有的人认为,“美人”一词指代楚怀王,感叹君王年暮,恐怕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了。

除了此处描写之外,《离骚》还有宓妃、佚女、二姚这三个女子形象,而屈原对“美人”的追求可做两方面理解,其一,指屈原对楚国隐逸之士,任仕于他国的贤能和待用的有才之士的追求;其二,屈原通过对几次“求女”行动的描写,表现他对知音、贤君和贤臣的追求。

3.历史人物形象

《离骚》中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写主要出现在第二人称的直接叙述中,这些直接描写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屈原对这些人物的评价主要是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来进行的,其中包括有尧舜禹汤等勤政爱民的贤王,也有启羿纣桀等荒淫无度的暴君,从对这些君王的描写,都反映出了屈原对为君者以仁治国、任用贤能等儒家思想的提倡,通过这两类君王的对比,反映出了诗人对政治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即施仁政、用贤能与国家的兴衰成败密切相关。

4.神话人物形象

《离骚》中的神话人物则表现了屈原的精神思想最求。诗人用浪漫抒情的描写手法,通过神游的形式,表达自身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屈原在对这些神明的追求过程中,表现了他对这种高洁品质和超脱世俗的精神的向往之情。“皇天”是其政治理想抱负的寄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相观民之计极”等诗句都表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以及对法度的重视。

5.祖先神形象

先祖形象的描写主要是交代屈原的氏族和身份,体现出了他所描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身份和地位的高贵,以及诗人具有高洁品格和良好自我形象的历史渊源,同时,也表达出了他对自己先祖的尊重与热爱以及对血缘的自豪与崇尚。

结语

《离骚》中构造的众多人物艺术形象是诗人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的寄托,它们不仅体现了诗人施行仁政、广纳贤能的儒家思想和民本思想,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社会政治规律的深刻认识。通过理解《离骚》中各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深层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离骚》,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

[1]王悦.《离骚》人物形象及其蕴涵思想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6)

[2]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的佩饰意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5)

[3]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8)

[4]施仲贞,周建忠.《离骚》中“美人”之新论[J].东疆学刊,2012,29(2)

[5]施仲贞.自我的觉醒:论《离骚》的“灵均”形象[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3)

(作者单位:贵州人民武装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离骚指代抒情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神性的转向
自然语言中的指代技术的研究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