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塘怀想

2014-12-11张维民

参花(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塘桥古桥老伯

◎张维民

徐塘怀想

◎张维民

紧张繁杂的工作之余,去欣赏小桥流水文化,不失是一种心情的释放,但去过周庄、同里的人,有这样的感受:在浮躁的人流和喧哗的商气中,小桥流水似乎少了一份宁静和回味。在乡野,倘若偶遇一湾清流,一顶石桥,触摸它的历史,感悟它的沧桑,同样是好心情。独自的妙处在于怀想,在于给人生启迪。

徐塘桥,心目中的桥,孤寂的桥,它远离市井,偏隅于塘桥镇金村——古镇古村的乡野中,保持着原始的质朴。沐着明丽的秋阳,我和友人跨上自行车,乘兴再次前往徐塘桥。沿着芳草缠绵的阡陌小径,穿过片片沉甸飘香的稻浪,眼前锦带似的徐塘秋水潋滟,在斜阳中发出刺目的银光。放眼周边,空旷静谧,远离村落,犹如置身荒郊。徐塘水面极宽,这里旧时曾是南北往来的渡口和要道。徐塘桥如一长弓,横跨碧河,苍秀古雅,在孤寂中沉思默想。三四十米长的石桥,一色花岗岩石条、石板构成,石条足有七八米长,数吨重,中间桥面平行水面约三米多高。踩上石板,竟有“咚咚”的响声,民间称:响板桥。盖是造桥者匠心独运,将石板铺得高低不平,脚踩上去,自然发出石板的碰撞声。桥中间石板上,有兽形纹饰图案,只是无人解读。桥边野草纷披,几株野树枝条横斜,令人陡生凄苍之感。远眺,河岸野柳疯杨,婆娑倒垂,如烟飘渺,比西湖岸柳更添野趣。河水清澈见底,如今,乡下河道污浊较重,有此清流也属“风景独美”。独立桥头,野风徐来,心旷神怡,宛如置身桃花源,领略古朴、苍老、安逸、恬静的心境。用一个“野”字,表达徐塘桥之美,当十分贴切。

江南的古桥,大都能说上一段野史故事。笔者曾遍访乡间长者耋老,均回答不上徐塘桥的身世。有人断言:徐塘桥与徐姓有关,可近离徐塘桥的村庄却无徐姓。后来,政府机关热心的老程竟然振振有词,徐塘桥系其祖上程氏所造,笔者莞尔笑之。不料,某日翻开《金村小志》,细读章节,方茅塞顿开。《金村小志》记载,金村水道西南有徐塘。徐塘桥本名万寿桥,为缪桥(即现妙桥)程氏所造,道光中修。看来,老程之言并非空穴来风。老程还煞有介事地说上了一段程氏造桥的故事:道光年间,南通商人程获产到常熟批发布匹,总要途径徐塘渡口。某日,程获产披星戴月回返归,徐塘渡船已无踪影。无奈,程获产就地而寝。夜半月光下,程获产依稀发现,不远处有萤光般的一片闪亮。第二天一早,他前往细看,一处暴露的棺椁中竟有大量金银财宝。程获产获得这批金银财宝后,在此,为当地百姓修筑了石桥,命名万寿桥,愿苍生健康长寿,后因徐塘之故改名徐塘桥。程获产还在缪桥、福山、无锡、南通一带广置田亩、房产、庙宇,同时不忘救济穷人,其故事在南通和民间广为流传。据说,解放初期,人们在整修徐塘桥时,挖得石碑,上有程获产造桥的经过,遗憾的是石碑失踪,已无法从考证。

故事里的事总是故事。笔者感兴趣的倒是在那没有大型装运机械的年月里,数吨重的花岗石,如何从山上移到山下,从山下移到船上,从船上移到桥上,劳动人民征服自然,创造奇迹的故事才令后世敬仰。徐塘桥多少带有点神秘。乾隆年间,“徐塘泛月”成为金村八景之一。乡野朦胧的夜色中,一轮满月沉浮水中,与孤桥相映成趣,该是一幅多么静美的画卷。“文革”后期,徐塘桥一度被迷信的阴影笼罩,塘水视作“仙水”,桥边的草也被视作“仙草”,方圆数里前来拜膜顶礼。今天,廓清了迷信和神秘色彩的徐塘桥越发隽秀飘逸。在朗月下,你犹能感受徐塘泛月的情景,徐塘桥依然是人们行走的载体。

徐塘桥畔,自古水土丰美。明洪武初年,金村金氏一世前来定居绪业,相中的就是临近徐塘,地宜禾麦,旁多渔户。苏州墨客吴俊卿有诗云:“朱扈千年春水渡,河阳一角夕阳山;垂垂门前杨柳碧,中有人家善闭关;年来满眼障红尘,何处扁舟言诚心隐伦,安得移家此中住,卜邻更有素心人。”诗人触景生情,徐塘春水、扁舟古渡,河阳夕辉,善良民风,一幅幅徐塘风情尽收诗中,足见徐塘之美让人留恋。

怀想中,不远处的杨柳下,有条小木船,船头站着头戴草帽的老渔翁,构成了徐塘鱼舟的小景。“老伯,请划船过来——”老人看到我们招手,小船一波一荡直向桥边。“有啥事呀?”小舟近离桥边,老伯亮开嗓门,“想给你拍照。”“啥,我这把年纪还能拍照?”“想把你和古桥拍在一起。”老伯明白了意思,呵呵大笑,浆声中荡起串串水花。“老伯,你知道这桥有多大年龄了吗?”老人很感叹:“我的爷爷的爷爷怕也不清楚了。”年逾古稀的老伯在徐塘河上,与渔为业,虽饱经风霜,但精神矍铄,充满向往,古老的徐塘唱响了增收的渔歌。当小木船半入桥洞,友人掀下了照相机快门,一张渔翁、小船、古桥的剪影定格在秋日的夕阳中。友人开玩笑地说,如是杏花春雨的日子,桥头站立一位丁香旗袍的女孩,打一顶花纸伞,那徐塘剪影会更美。也许是吧,但徐塘扁舟似乎更有情趣。秋日徐塘胜春日,不似西湖胜西湖。

徐塘桥无疑是美的。驮过牛车、马车,驮过一载载岁月,今天犹在承受行人、车流,默默无闻,负重支撑,不懈追求,与世无争,这是徐塘桥美的品格。在纷杂的尘世中,心灵如桥,个性的宁静,永恒的奉献,人生才能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将昨天、今天和明天连结在一起,这便是完美。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塘桥古桥老伯
老伯和桃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教师作品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SLM轻质混合料在秀春塘桥接坡挡墙中的应用研究
探访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