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台方言音系与普通话音系的比较

2014-12-08

昌吉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奇台奇台县阴平

曾 缇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奇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区域,西邻吉木萨尔县,东邻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早在清(公元1699年),清政府陈兵边塞,奇台县境内便开始有了汉族移民进入,后期新疆多次大规模移民,奇台汉语方言便在民族融合和移民大潮中逐渐形成了,由于移民多以陕西、甘肃居民居多,所以,奇台话是在陕、甘方言的基础上,融合了本地特色而形成的一种方言。[1]从方言划分片区上看,奇台汉语方言隶属兰银官话区,[2]它的语音面貌不同于新疆境内的中原官话区。1994年,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奇台县史志编幕委员会编写的《奇台县志》中,[3]对奇台县的语音部分只是做了简单描述,而且该县并无方言志对其语音面貌进行详细描写,奇台话的声、韵、调系统,与普通话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接下来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比较说明(文中声调记音符号为阴平44,⊂□;阳平52,⊆□;去声213□⊃):

一、声母的比较

普通话有22个声母,奇台方言的声母有25个,奇台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的声母有[v]、[ȵ]、[χ]、[ŋ]四个,普通话中只有声母[x]在奇台方言中没有。下表是从奇台方言出发,列出与普通话声母的对应关系。[4]

奇台方言与普通话声母比较表

奇台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声母有以下几点不同:

(1)奇台方言读浊声母[v]的字,多是普通话中合口呼零声母字。例如:普通话中来自微、疑、影、云、以母的合口呼零声母字,疑、影母的部分开口呼零声母字,在奇台方言中均读[v]声母,而非零声母,如我[⊆vɣ]、卧[vɣ⊃]、瓦[⊆va]、魏[vei⊃]、蛙[⊂va]、污[vu⊃]、威[⊂vei]等字;普通话中来自日母、云、以母的[ʐ]声母字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在奇台方言中声母又读为[v]声母,如软[⊆ʐuan/⊆van]、润[ʐuŋ⊃/vəŋ⊃]、褥[ʐ/vu⊃]、荣[⊆ʐuŋ/⊆vəŋ]、锐[ʐuei⊃/vei⊃]。

(2)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读零声母,日母开口字读[ʐ],合口字读[v]。有少数在普通话中读[ʐ]母的字,将声母读成[v]。例如:软、褥、闰、绒。

(3)普通话中[n]声母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的字,在奇台方言中声母均为舌面前腭音[ȵ],如:泥[⊆ȵi]、捏[ȵiɣ⊃]、鸟[ȵiɔ⊃]、牛[⊆ȵiəu]、年[⊆ȵiɛn]、娘[⊆ȵiɑŋ]、宁[ȵiŋ⊃]、虐[ȵyɣ⊃]。奇台方言中声母读[ȵ]的字,其中有少数字是普通话的零声母字,如:硬[ȵiŋ⊃]、业[⊆ȵiɣ]、咬[⊆ȵiɔ]。

(4)奇台方言中影疑母洪音字有[ŋ]、[n]两读并存的情况,多出现在以[a]为主要元音的开口呼零声母字中例如:挨[⊂n/ŋai],岸[n/ŋan⊂],爱[n/ŋai⊃],袄[⊆n/ŋɔ]。读浊声母[ŋ]的字,多是普通话中以[a]、[ə]为主要元音的开口呼零声母字。例:碍、哀、爱、挨、暗、岸、讹、额、袄、熬、恶、蛾、鞍、俄、案、安。

(5)普通话中来自精组读[ts]、[tsʰ]、[s]声母的字,奇台方言中声母也读[ts]、[tsʰ]、[s];部分普通话中读[tʂ]、[tʂʰ]、[ʂ]声母的字,奇台方言读[ts]、[tsʰ]、[s],这部分字来自中古的知组假摄、梗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开口二等字,止、流、臻摄开口三等字,章组止摄三等字;而知组三等字、章组除止摄开口三等字以外的声母都读[tʂ]、[tʂʰ]、[ʂ],知庄章组今普通话中读合口呼的字,在奇台方言中也读[tʂ]、[tʂʰ]、[ʂ]。

(6)普通话中来自生、书、禅母声母为[ʂ]与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字,在奇台方言中部分岁数大的人把声母又读[f],如:书、熟、暑、树、拴、税、水、摔、率、甩、说、耍、数、术、霜、双、瞬、顺。

(7)奇台方言中,有的乡镇中岁数大的老人把普通话[t]、[tʰ]与[i]行韵母相拼读的字,声母相应地都读成了[tɕ]、[tɕʰ]。例如:低[⊂ʨi]敌[⊆ʨi]第[⊆ʨi]点[ʨiɛn⊃]缇[⊆ʨʰi]提[⊆ʨi]。

(8)普通话中声母读作[n]、[ɕ]、[tɕʰ]、[tɕ]的个别字,在奇台方言中,声母相应读作[l]、[tɕ]、[ɕ]、[k]、[χ],其中,奇台方言中[χ]声母与[a]相拼的字,声母又读[ɕ]。

二、韵母的比较

普通话中韵母有39个,奇台方言韵母有32个。奇台方言与普通话完全一致的韵母有19个,它们是[ai]、[ɿ]、[ʅ]、[i]、[u]、[y]、[ɣ]、[ər]、[uai]、[ei]、[uei]、[an]、[uan]、[əŋ]、[iŋ]、[yŋ]、[ɑŋ]、[iɑŋ]、[uɑŋ]。[5]与普通话不同的13个韵母是:[a]、[ia]、[ua]、[iɣ]、[uɣ]、[yɣ]、[ɔ]、[iɔ]、[əu]、[iəu]、[iɛn]、[yɛn]、[uŋ]。下表是方言与普通话韵母的对应关系。[6]

?

uɑŋ əŋ iŋ uŋ yŋ uɑŋ ən uən əŋ in iŋ uən uəŋ yn yŋ床壮光黄奔门分任温文闻顺能生更疯民新引亲青顶名姓敦论准吞通聪冻红均军云训穷胸勇永

奇台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韵母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奇台方言有32个韵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奇台方言比普通话少七个韵母[o]、[ɛ]、[ən]、[in]、[uən]、[uəŋ]、[yn]。

(2)奇台方言中没有单韵母[o],凡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奇台方言韵都被读成[ɣ]韵母,如玻、菠、脖、坡、婆、破、莫、沫、摸、模、没、佛。另外,“膊”字和“伯”字在奇台话中韵母为[ei]。与此相关的,普通话的二合韵母[uo],在方言中也都读成了[uɣ],例如:括、搓、阔、坐、过、左、果、作、锅、弱、骡、落、罗、说、戳、挪、浊、驼、窝、驮、桌、索、脱、货、锁、朵、火、梭、夺、错、多、扩、挫。普通话中这个韵母所辖的零声母字在奇台话中被读成[vɣ],如:窝、我、卧、握等。

(3)奇台方言中,因为把普通话[tʂ]组声母字声母读成了[ts]组声母,从而使许多原本韵母是[ʅ]的字,读成了[ɿ],有时会加上一个[ɣ]韵尾。例如:翅、是、迟、矢、齿、市、痣、士、志、时、至、诗、址、匙、止、驶、指、侍、旨、使、纸、屎、嗜、芝、史、恃、之、始、试、肢、尸、事、枝、狮、支、视、师、示、趾、施、氏。

(4)奇台方言中,韵母[ɑŋ]、[iŋ]、[uŋ]、[yŋ]包括了普通话的[ən]、[in]、[uən]、[yn]和[əŋ]、[iŋ]、[uŋ]、[yŋ]两组韵母。也就是说,奇台方言把普通话中的[ən]、[in]、[uən]、[yn]都相应地读成了带后鼻音韵尾的韵母,因为有浊声母[v]的存在,“翁”的韵母实际成了[əŋ],所以不再有韵母[uəŋ]。

(5)奇台方言中有些读[ei]韵母的字,在普通话中读实际读音为[ɣ],例如:德、得、肋、择、泽、涩、色、隔、刻、客、塞。奇台方言中有把普通话中一些读[ai]韵母的字读成[ei]韵母的现象,例如:百、白、柏、麦、摘、筛、拆、窄、塞、虱、脉、色,这些字绝大多数是古入声字。

(6)方言中,部分老人把普通话中[l]声母与[ei]韵相拼的字读成[l]和[uei]韵的拼合,例如:雷、擂、垒、类、泪、累(积累),这类字主要来自中古蟹止摄。

(7)奇台话中零声母的字较少,只有齐齿呼和撮口呼的字有零声母。[uei]、[uan]、[uən]、[uɑŋ]、[uəŋ]这几个韵母所属的普通话中零声母的字,在奇台话中其韵头[u]变成[v],例如:威、危、围、尾、为、胃、弯、丸、晚、万、文、温、蚊、问、稳、汪、亡、往、望、翁、嗡。奇台话中带有韵母[an]、[ɣ]的这一类的字要在韵母前加声母[ŋ],如:安、按、岸、暗、俄、鹅、额、恶、鳄。

(8)舌位靠后且不圆唇的[ɣ]充当韵腹的情况比较普遍。奇台话中没有[yɛ]这个韵母,该韵母在奇台话中被读成舌位靠后的[yɣ],如虐、决、缺、学、月等。在奇台话中[ɣ]这个韵母所辖的字要多于普通话中该韵母的字,这主要就是因为前面所说的普通话中[o]韵母的字在奇台话中都被归人了[ɣ]韵母。不过,有些原来在普通话中属[ɣ]韵母的字在奇台话中韵母又被读成了别的音,如:得(得到)、德、这、涩、色,韵母读[ei]音;助词“的、地、得”韵母读[i]音;“颗、棵”字有时候韵母被读成[uɣ]音;“渴”字的韵母读[aŋ]音;“饿”字被读成[vɣ⊃];

(9)奇台话中没有[iɛ]这个韵母。普通话中的这个韵母在奇台话中被读成舌位靠后的[iɣ],如“贴、捏、切、写、憋”等。“鞋”字在奇台话中读[⊆χai],韵母为[ai]。

(10)普通话中[u]韵母的字在奇台话中有时会被加上韵尾[ɣ],变成[uɣ],如:铺、模、秃、奴、苦、出、租、素,在中老年人中间这种现象较常见。

三、声调的比较

奇台话只有三个调类:阴平、阳平、去声。比普通话少了一个调类。方言中的阴平和去声与普通话基本相对应,只是阴平调调值高度比普通话相对稍低一些,普通话阴平调值55,奇台方言中的阴平调值为44,去声调读降升调213。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是阳平调,该调类是普通话中的阳平和上声的合二为一,调值为52。

去声213去声51近社正唱汉害(35)国桔答阁隔搁革识级吉烛竹骨沫没集(214)北雪笔角脊脚渴得~去

方言记音以老派发音为主,声母和韵母均有新老差异和文白异读的情况出现,声母有普通话中读[ʐ]母的字,将声母读成[v],如:软、褥、闰、绒;声母[ʂ]又读[f],如:书、熟、暑等。韵母有普通话中一些读[ai]韵母的字,方言读成[ei],如:百、麦、摘、脉、色等,这些字绝大多数是古入声字;普通话中[l]声母与[ei]韵相拼的字,韵母读成[uei]韵,如:雷、擂、垒、类、泪等,这类字主要来自中古蟹止摄。

[1]刘俐李,周磊.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3):161-171.

[2]周磊.兰银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3):271-278).

[3]奇台县史志编幕委员会编.奇台县志[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603-605.

[4][6]曾缇.奇台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1:32-37.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59.

猜你喜欢

奇台奇台县阴平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一朵小花送给你
分享平安果
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奇台县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奇台县举办第四届中国奇台恐龙文化旅游节
奇台方言音系及其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