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型”扶贫 助农增收

2014-12-06崔伟群吴达

老区建设 2014年23期
关键词:黄花菜树莓龙头企业

□ 崔伟群 吴达

崇仁县六家桥乡大唐村的王仁伟因自己做过大手术干不了重活,两个小孩又都在读大学,属于村里的贫困户。今年在国品禽业集团的扶持下,从县信用社贷款3万元,在自家的责任山上散养崇仁麻鸡,国品集团包鸡苗、饲料、技术指导和销售。今年王仁伟已出售成鸡4批,每批4000 羽,一共赚了5万多元。国品禽业集团目前已和80 多家农户签订了麻鸡养殖收购合作协议,年养殖崇仁麻鸡300 多万羽,全部销售到上海,农户每户赚钱都在5万元左右。这是该县“龙型”扶贫的一个实例。崇仁县针对部分农民脱贫致富少门路、缺技术、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在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社会扶贫各项扶贫机制的同时,在全县推行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基地+农户”、“龙头组织+农户”的“龙型”扶贫模式,带动2000 多农民脱贫。

龙头企业牵。崇仁县将龙头企业订单到户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实施“一乡一品”战略,出现了崇仁麻鸡养殖和白条鸡加工、树莓种植、黄花菜种植等为主导的扶贫产业强势崛起的良好态势。以天地缘麻鸡加工公司、天牧树莓加工有限公司、绿杉茶油等15 家扶贫龙头企业为依托,县扶贫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职能,围绕企业生产需求,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建立农企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今年,龙头企业与全县贫困农户签约麻鸡、黄花菜、树莓订单种养,实行统一种苗、饲料(化肥)、兽药(农药)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服务,通过产业覆盖贫困农户,每户贫困农户年增加收入万元以上,带动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了产业开发。

龙头基地带动。该县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农民传统生产习惯和市场需求,分片划区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葡萄、树莓、麻鸡、油茶、黄花菜等特色产品基地连片发展,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生产模式。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崇仁县还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崇仁麻鸡是中国十大名鸡之一,该县制定无公害麻鸡养殖操作规程,按照国际标准养殖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麻鸡。在六家桥乡洪家村、巴山镇财源村、河上镇东来草场的6000 余亩红壤岗上选择散养基区。麻鸡真正成为崇仁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鸡”。同时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5万亩,并拥有“山凤”无公害麻鸡、“白露”果蔗、“跃鸣”乌鱼块、“宝水”大米等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绿色农产品。通过龙头基地的示范引领,全县扶贫麻鸡发展到6000万羽,蔬菜大棚发展到2000个,油茶2万亩,黄花菜1000 亩,葡萄3000 亩。为农民开辟了脱贫致富新途径。

龙头组织触动。针对贫困户大多没有营销理念,县扶贫部门将扶贫项目、资金交给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让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手把手”指导贫困户脱贫致富,直到被扶持的贫困户具备了致富能力。目前,该县先后成立建辉紫薯专业合作社、缘凤麻鸡营销合作社、建平农机专业合作社三个扶贫经济合作组织,并建立“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辐射带动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同时积极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扶贫工程,分别发展了马安村紫红薯、游坊村草纸、白路村立体果园、航埠村棉花、梅坊源村和王铁村的麻鸡等5个特色产业。全县已帮扶1200 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形成扶贫产业基地60个,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64家。

猜你喜欢

黄花菜树莓龙头企业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黄花菜“凉了”
小黄花 有“钱”景
健脑解郁黄花菜
基于树莓派的骑行智能头盔设计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
黄金水果红树莓